魏書生才改變孩子不會說話的命運:打開社會的大門

歡迎閱讀,請關注!

習慣就是命運,哪怕看似細小的習慣,字跡潦草、說小話等,足可鑄成學業命運。教育就是播種好習慣,根除壞習慣,改變命運。

心理學家認為,一種新的行為反覆二十多次就養成習慣。習慣是經驗的重要表達方式,一種行為帶來一種安逸,自然反覆,養成習慣。可經驗有顯隱之分,有的經驗並不為自我發覺,卻本能地養成習慣。惡習是以安逸的本能養成,好習慣是自覺訓練而成。

嘴巴是用來表達熱情和思想的,可嘴巴長期不用也養成習慣,分數教育就是將孩子投進題海,剝奪說話的功能。不少成績優秀的孩子疏於用嘴,慢慢蛻變成嬰孩——不會說話。

聽說,衡水中學就寢過程不準說一句話,犯一次規請家長,犯兩次開除。無休止地埋頭刷題換得分數,可喪失表達力,既不能作文,也不能說話,語文素養極其低下,簡直不及三歲孩子。

不會說話決不只是表達功能喪失,更是表達欲喪失,愛和思想喪失,既對自我也對世界一無所知,淪為冷漠麻木的蒙昧生命。嘴巴封閉的不僅是言語,更是將生命緊閉於狹隘牢獄,將外面世界的大門緊鎖。

教育專家大概沒有調查過,重點大學畢業的孩子進入社會一年、五年、十年後的生存狀況,到底有多少高分孩子成為社會棟樑,又有多少孩子墮落為平庸的樣板?

經過九年應試馴化,到了高一,所謂優生往往變成一根沉默的木樁,斜立於課堂,嘴巴緊閉如鐵鎖。教師試圖敲開嘴巴,真是艱難得很,親切鼓勵也好,義憤鞭策也罷,橫豎不開口,沉默是座大山。

全班瞧着等着,寂靜壓迫着,就是枯寂地佇立如噩夢,臉不紅而冷白,心不跳而凍僵。習慣的力量就是如此強悍。怎麼能相信,孩子不痛苦?怎麼敢相信,孩子已覺悟?

無論怎樣痛苦,孩子也沉默地拄着;無論怎樣荒謬,孩子也決不肯改變。不說話也許只是惡習,卻因為跟環境對抗,把惡習演變成堡壘,把生命關進堡壘,與世隔絕,卻全然不覺有什麼錯。

按邏輯,既然不會說話即失去適應社會的能力,為了生存和發展,自我就必須敲開嘴巴,學會說話。

可生命背離邏輯,沉默分明就是一道厚牆,將社會擋在外面,卻決不打開嘴巴,表達熱情,翻越高牆,融入社會。習慣是反邏輯的,越是荒唐越固守,內心越痛苦改變的希望越小。

多少孩子因為不能表達,就把自我塑造成孤僻木訥自卑的可悲形象,鑄成不幸,甚至患上抑鬱症,毀滅希望。

領導和教師都只讚美孩子爭得的高分,卻對失去表達力渾然不知——或者裝着不知,沉醉於分數創造的偉大政績。家長也只談論高考成績,對孩子問題渾然不覺。

失去表達力的孩子進入大學,才發覺自我無法適應社會,不能說話的問題才赫然發現,人脈等於零,無緣幹部舞台,嘴不能說,眼不能看,手足無措,孤僻木訥,拿不出手,見不得人……

原來,不能說話內含種種消極性格,悄然註定平庸宿命!進入社會遭受種種挫折,才猛然醒悟:是分數欺騙自我!

於是德育來了!德育的使命是恢復嘴巴表達的功能,以嘴巴為利劍開闢嶄新的生活,尋覓丟失的自我,重塑勇敢剛強挑戰的個性,改變灰暗宿命。

只要登上講台,打開嘴巴,世界便開闊得沒有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