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孩子談話,這些雷區父母絕對不要踩


今日分享:《青春期關鍵對話——如何與你的孩子無話不談》

作者:米歇爾.伊卡德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最頭疼的是不知道如何與孩子交流,以及怎麼聊才能達到好的效果;也有的父母感到痛苦不堪,曾經滿眼都是媽媽的孩子,慢慢的也開始疏遠他們,和他們無話可說。

.

作者米歇爾.伊卡德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專家,作者深知青春期孩子面臨的挑戰,也對父母的焦慮有深切的理解。

作者用自己數十年和向她諮詢的家庭打交道的經驗寫出了這本書。幫助父母和青春期孩子實現良好溝通。

.

✅巧妙的有效的BRIEF對話模式,讓孩子願意對父母開口。

B:心平氣和地開始對話

R:與孩子共情

I:父母提出問題,收集信息

在對話過程中,我(父母)是主動提出問題的人

E:重複聽到的話

提醒父母要重複所聽到的話

F:父母要給出反饋

.

建議父母不知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對話的可以套用BRIEF對話模式,對話實踐得越多,你就會發現孩子們更願意向你敞開心扉,也更信任你,變得無話不說。同時書中還有大量的BRIEF對話模式案例可以套用參考。


✅這12個談話誤區,提醒父母避開談話雷區

1⃣️開頭過於心急

建議不要一上來就直奔主題,不妨先探探孩子的口風。在引入敏感話題前,給自己,也給孩子一些時間,確保你們的節奏是同步的。

2⃣️主觀臆斷孩子的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最無法忍受的就是家長們口口聲聲地說他們比他還了解自己。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能臆斷孩子的感受。

3⃣️表述模糊

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父母大可不必小心翼翼的,我們得靠謀略取勝——用事實和數字說話。

4⃣️說話太絕對

父母為了強調自己的想法有多重要,他們說話總是太絕對,一點餘地都不留。過於絕對的措辭會給人一種黔驢技窮的感覺。

5⃣️說話拐彎抹角

直接表達自己的訴求,不要讓對方以為你在抱怨指責他。

6⃣️恐嚇威脅

不要咆哮着給孩子下最後通牒,注視着孩子,然後輕聲細語地告訴他後果,比聲嘶力竭地吼要管用得多。

7⃣️消極攻擊

直接表達自己的訴求,而不是故意裝出受傷的樣子。

8⃣️未設置邊界

當孩子身體或情感上面臨危險時,你必須設置安全門。而且,最好開門見山地告訴孩子對談話別期待太高。

9⃣️總想證明自己

孩子不斷地糾纏肯定會讓大人發毛,於是你就想找證據來說服他們,讓他們相信你是對的。


別把自己當成主角

父母越想佔據孩子成長過程的中心位置,他們越是要把父母從身旁推開。

1⃣️1⃣️誇大其詞

父母為了讓自己說的話顯得更有分量,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誇大其詞。遺憾的是,誇大其詞只會適得其反。

1⃣️2⃣️喋喋不休

面對一個啰里啰嗦的人,聽者肯定會在心裏暗暗發誓,以後有問題堅決不找他。你希望孩子能好好聽你說話,卻堅持最後要由自己說了算,只會讓孩子對你敬而遠之。


和孩子交談是門大學問,我們不能指望一下子問題都得到解決。需要的是時間和實踐。

.

如果你還在苦惱不知道如何跟孩子好好談話,試試作者在書中闡述的直接、客觀、坦誠的對話方式,相信它能幫助你和孩子更好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