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不顯肚,才算得上「完美孕婦」?| 睡前聊一會兒

2020年12月30日08:05:13 育兒 1049

睡前聊一會兒,夢裡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近段時間,一些公眾人物孕後身材引發了關於「完美孕婦」的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所謂的「完美孕婦」呢?從「懷胎6月腰細如枝」,到「懷孕7月依舊少女」,再到懷孕不顯肚、懷孕不長胖,更像是對孕期女性身材的審美偏見。孕婦身形發生改變,本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不僅僅是因為肚子里生長着一個新生命,還因為要比懷孕前吃更多的食物。而且如果孕婦處於劇烈的孕吐中,做不到正常進食,孕婦的身體也會出現水腫。正如不少網友指出的,反覆對所謂的孕期「完美身材」進行炒作和鼓吹,是一種畸形的宣傳,會產生錯誤的引導。

懷孕不顯肚,才算得上「完美孕婦」?| 睡前聊一會兒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鳳凰網)

實際上,關於身材美的討論經久不息。2014年,某內衣品牌發佈了一則站着10位模特的平面海報,廣告語寫着「完美身材」,受到了不小規模的抵制。人們在社交平台上質問:「完美身材」難道只能是圖片里的么?一些用戶認為這則海報設立了對女性身材的狹隘評判標準,甚至號召用戶在網上上傳各種高矮胖瘦的身材照片來表明態度,風波最後以品牌商修改廣告語告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審美既是社會的,也是個人的,不存在唯一標準。在社會範圍內,美的標準單一化很容易催生一些問題。當「一白遮百丑,一胖毀所有」大行其道,當「瘦」成為統領一切的美學霸權,「身材焦慮」「顏值焦慮」將導致人們在獲取美麗的過程中南轅北轍。

不僅如此,在身材審美問題上,單一的標準還很容易導致審美的極端化。就拿「瘦」來說,A4腰、筷子腿在社交平台刷屏的時間相去不遠,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引領一時潮流,又立馬被粉墨登場的「巴掌腰」「4cm手腕」所替代。沒有最瘦,只有更瘦,越來越嚴苛的標準只會使身體日益偏離健康的軌道,離「美」的距離也只會越來越遠,更遑論「完美」。如果說,通過健身、減脂、塑形等方式進行身材管理,是人們對於健康和美麗的真實需求和焦慮感扭結在一起的結果,那麼為了達到某些「美」的標準而損害身體,可能單純是畸形的審美觀在作祟,有必要予以糾偏。

懷孕不顯肚,才算得上「完美孕婦」?| 睡前聊一會兒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跳出對「美」和「完美」的趨同和狹隘化定義,還需摒棄審美過程中的浮躁心態。只關注少女感,可能就忽視了疼痛感;眼裡只有瘦腰,就看不到受苦,懷孕的苦痛就可能在關於「完美身材」的討論中被消解,這一孕育新生命的厚重過程也就不可避免地被矮化和庸俗化。對孕婦「瘦美」的刻意宣傳和大肆吹捧,顯然與人們的客觀認知不符。「身輕如燕」「活力十足」,沒有走樣的身材、沒有變胖的身軀,一切都和正常時一樣美好……這樣的「完美」與其說是人們認同的審美取向,毋寧說是消費主義和營銷手段製造出來的話題和幻象。話題度越高,越能吸引流量;幻象越美好,消費者為了達到這一幻象的真金白銀投入就越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用戶在面對類似的話題時,有必要保持避免被營銷「套路」的審慎。

美的標準變動不居,但從來不只看表面,也從來不只有一個。有哲人說:「美在實體本身方面並沒有一定的特徵。它僅僅存在於審視事物的心靈之中,而每一個心靈所感受到的美都是不同的。」不讓片面、極端、浮淺的身材審美佔據主流,要給天然和健康的秉質留出更多的空間。美原本就是一個很豐富的形容詞,只要是健康的、適合自己的,豐滿為美纖瘦亦為美,燕瘦環肥,各美其美。在全社會營造健康、自然、多元的審美導向和生態,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和參與。

這正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方為完美。

(文丨張近山)

| 薦書 |

★ ☆ ★

《與世界談談心——睡前聊一會兒》

★ ☆ ★

懷孕不顯肚,才算得上「完美孕婦」?| 睡前聊一會兒 - 天天要聞

丨簡介丨

繼《與時代談談心》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再推系列讀物之《與世界談談心》。本書系統梳理了這兩年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熱點,分為都市、生活、藝文、校園、新知、科技、心理、食飲、光影、風尚10個部分,給讀者一個觸摸時間、觀察世界的窗口。

這個世界的豐富性,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本書所收錄的,也只是我們這個宏大時代的吉光片羽。但這些文化現象、社會風尚、思想觀念,就像風與水之於大地,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覺中刻畫著我們的時代。我們嘗試從中看到水的走向、聽到風的聲音,去發現、接受和推動改變。我們希望,瞬間的積澱不要流淌,歲月的饋贈別被消磨,而是在時間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潛的力量。我們希望,能與讀者一道觀察、思考,發現更廣闊的時代,與社會一起向陽生長。

— 「與時代談談心+與世界談談心」套裝 —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裏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