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孩子挺聰明的,一學就會,就是有點不上心。」
「他吧,課上老得讓我點,不注意沒準就又不知道想什麼去了!」
「冬冬踏實,做事也穩重,可你不說他就不幹,缺了些主動性。」
家長們或多或少都聽老師說過類似的反饋,不能說是喜憂參半,但也覺得比理想狀態差了點。
孩子自主學習成績好,當個不用操心的家長,想想就很開心。
01#
心不在焉
孩子的學習問題幾乎是每個家長都很在意和頭痛的問題。
家長首先要明白這件事: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學習,甚至有很多孩子討厭學習。
我們不妨以更加輕鬆的姿態來看待孩子學習的問題。
問一個最直擊內心的問題:您在求學時喜歡學習嗎?您在班級中能獲得優秀的名次嗎?
如果答案是否,或許可以從自身出發,更能理解孩子目前的狀態。
但是能夠理解不意味着放棄或放任。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或者讓孩子懂得在當今社會不學習造成的後果。
當孩子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並且有了一種如果不好好學習,未來可能會遇見很多阻礙的恐懼感之後,或許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會更加認真。
02#
注意力不集中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負責調整孩子的狀態,孩子負責拿學習的成果。
學習效果最好的狀態是平靜中略帶喜悅。所以在孩子平時的學習中,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和情緒。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在幫助孩子調整狀態的時候,可以悄悄記錄孩子的成長,及時反饋孩子的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心理都飛速發育,所以還要保證足夠的運動,通過運動來調整狀態。
只有「動」充分了,才能「靜」下來。孩子可能自己不願意運動,父母可以示弱,邀請孩子陪父母堅持一段時間。
03#
提高主動性
怎麼能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這是很多家長都感到困惑的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也是需要培養的。
比如讀書的興趣,我們要給孩子提供好的讀書環境;從家長自己讀書做起,給孩子做出榜樣,將讀書這件事貫穿生活之中。
對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我們要進行及時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主動學習的快樂與成就。
學習的興趣不僅僅存在於作業考試中,還可以從很多其他方面產生,包括游戲裏也可能產生學習動力和興趣。無論孩子還是家長自身,都應該興趣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