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世你想做「天使」還是「魔鬼」

2020年11月15日13:52:04 育兒 1797

你要懂事,這句話我從小聽到大。

前幾天跟媽媽聊天時突然聊到,在我小時候就一直有親戚在我耳邊說:你爸爸疼你姐姐,媽媽疼你弟弟。你是老二就是沒人疼的那一個。

雖然當時年紀小,卻還是把這句話深深的刻在腦海里。

從那以後就一直想着,我要懂事,不然爸爸媽媽就不要我了。

其實當時會這麼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每次爸媽生起氣就假裝把我們關門外,過會兒才會開門把我們接回去。現在想來也是很好笑。

媽媽聽完笑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的孩子怎麼會不疼呢。

旁邊的阿姨又說了句:哪有絕對的公平,私心總是會有的,總是會疼這個多一點疼那個少一點。

其實長大後我心裏也清楚,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會一直在的。只不過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總是沒錯的。因為「懂事」,似乎從小我得到的偏愛就很少。

下一世你想做「天使」還是「魔鬼」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女孩子你要懂事。

你是成年人了你要懂事。

弟弟還小你要懂事。

父母老了你要懂事。

但,懂事不應該是懂他人的事。

做什麼都要仔細掂量,生怕惹別人不高興。

小時候家長們帶着我們跟表姐一起去逛街。我看上了櫥窗里一件很喜歡的裙子,看了一眼吊牌覺得很貴,媽媽和大姨在一旁問我喜歡這件裙子嗎,我裝作一副可有可無的樣子說也不是很喜歡,而表姐卻是一副買不了她就不走了的樣子。最後懂事的我替媽媽省了錢。而表姐得到了那件裙子。

這幾年我發現我變了,我不想再做所有人眼裡那個懂事的好女孩。

我瞞着父母獨自一人跑到深圳,等到穩定下來才告訴他們。

工作中受了委屈我也可以請個長假放鬆心情,甚至辭職。

朋友相處不開心了,不管多少年的友情我也可以說不要就不要。

不再像以前一樣,因為懂事處處迎合別人。

我們這一生,不是父母的續集,更不是朋友的番外,而是自己對自己一生的負責。

長大後的我在父母面前開始撒嬌,顯然效果也是很顯著的。爸爸會把蝦剝好再給我吃,媽媽會在我生氣的時候哄哄我。

長大後的我似乎少了很多朋友,但需要委屈自己去維持的友誼不要也罷。

人們總把孩子的不甘叫頂嘴,把少年的勇氣叫叛逆,把成年人的懦弱叫顧全大局,還有我最討厭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詞語叫懂事。

下一世你想做「天使」還是「魔鬼」 - 天天要聞

其實懂事的孩子真的挺累的,好女孩只得到了一個「好」字。而壞女孩卻得到了所有。

或許在很多事情面前我們都身不由己。

但你折騰了這麼久,可曾真的為自己活過?

下一世你想做「天使」還是「魔鬼」

下一世你想做「天使」還是「魔鬼」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長大後還黏媽?這4個秘密,讓媽媽成為孩子永遠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聞

孩子長大後還黏媽?這4個秘密,讓媽媽成為孩子永遠的安全基地

兒子發信息過來:媽,要不要打個電話?隨即他就打電話來問:媽,我不是跟你說過了我晚上有空嗎,你什麼時候想找我都可以打電話給我的。一次沒打過電話的我……我都不好意思說:有啥好聊的?我也是明白了我去外地讀書的時候給我媽打電話時她說的話:都不到一個
西安博物院回應「留言『薄』中多處英文單詞拼錯」:已撤回,進行更正及審核 - 天天要聞

西安博物院回應「留言『薄』中多處英文單詞拼錯」:已撤回,進行更正及審核

呂先生7月1日在遊覽陝西西安博物院時,發現館內的觀眾留言簿上有遊客對英文介紹中的多處單詞拼寫「糾錯」,隨後,他將該頁面拍照發到了網上。7月4日,西安博物院工作人員回應紅星新聞,此前忽視了留言簿中存在的問題,現已督促將出錯的留言簿撤回,並對錯誤之處進行更正及審核。 ▲呂先生曬出的有遊客「糾錯」的頁面呂先生...
潛意識教育法:孩子信念轉化詞庫 - 天天要聞

潛意識教育法:孩子信念轉化詞庫

孩子的一句話,往往藏着他內在的潛意識自我認同。很多時候,孩子不是能力不夠,而是被錯誤的信念限制了表達、行動與成長。例如:「我數學太差了」 → 不是真的差,而是怕失敗、怕評判、怕再被說。
幼兒園兒童鉛中毒引家長擔心,有家長表示以後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兒童鉛中毒引家長擔心,有家長表示以後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最近,甘肅天水一幼兒園上了熱搜。原因是有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那上學,結果去醫院檢查發現鉛中毒了。這個鉛中毒不是小事,這有可能對孩子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因為孩子是在幼兒園吃飯的,所以家長懷疑是幼兒園的食物出現了問題,就是添加了含有鉛的添加劑。
計生系統內憑空多出一個小孩,官方:多出來的「女兒」並不存在,信息已刪除 - 天天要聞

計生系統內憑空多出一個小孩,官方:多出來的「女兒」並不存在,信息已刪除

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 唐佳燕7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近期夫妻倆因需要遷戶口到東莞,新戶口簿打好後,按要求去社區計生窗口登記建檔,卻被窗口工作人員告知,計生系統內兩人名下多出一個女兒。網友感到莫名其妙,他們夫妻倆是原配,且從未生育過孩子。計生系統還顯示,該信息是玉堂圍社區於2016年登記,且兩人戶口簿上仍只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