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寶寶一件衣服,到底是穿多了,還是穿少了,也可能引起家庭矛盾。生活中的科學育兒該如何做?怎樣才能真正融教育於生活?家長需要掌握哪些技能?……今天(11月14日),上海市科學育兒指導項目組正式向全市0至6歲嬰幼兒家庭發起行動倡議——一起來做「七會」好家長。
有些家長簡單以為,科學育兒不就是「照書養」嘛!「在我每天接診的病人中,也面對各種家長,現在家長普遍存在的育兒問題中,不少出現在孩子的某些行為問題到底該管不該管。比如有的孩子特別愛盯着吃某一種食品,但家長該同意嗎?針對個體要有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但針對大眾也要有普遍性的規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醫師章依文說:「今天我們說讓孩子加油,不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更應該讓家長『加油』,讓家長學習系統化的科學育兒知識,而不是自己網上看到的片面說法。」
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茅紅美說,科學育兒強調在生活與養護中家長的言傳身教,0至3歲嬰幼兒出生後的1000天至關重要。家長在平平淡淡地給孩子喂飯、遊戲等活動中,培養與孩子的情感,讓孩子從小走好人生每一步。專家還認為,嬰幼兒最初的1000天中,家長需要「犧牲」一點,關注孩子生長發育的同時,特別要注意陪伴。最好的教育就是科學的陪伴,做「七會」好家長。
今天在徐匯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舉行的上海市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育兒加油站」活動中,教育、心理、醫學專家圍繞「讀懂寶寶心語」「從孕期開始學做『七會』家長」「生活中的兒童急症救助」三大主題,給出詳盡講解,專家、家長暢談「七會」家長的內涵和技能養成,分享經驗心得。
如何成為會照料、會撫愛、會陪玩、會溝通、會放手、會等待、會示範的「七會」家長?做「七會」好家長,需要做到「會照料」,安全舒適滿足需求,衣食住行放手獨立;「會撫愛」,表達愛意隨時隨處,真誠接納擁抱鼓勵;「會陪玩」,融於生活走進自然,伴隨遊戲巧妙引導;「會溝通」,耐心傾聽及時回應,鼓勵表達尊重想法;「會放手」,創造機會鼓勵探索,接納嘗試自主發展;「會等待」,觀察發現放平心態,欣賞理解靜待花開;「會示範」,把握契機養成習慣,以身作則榜樣影響。
650餘戶0至6歲的嬰幼兒家庭今天走進徐匯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主會場與徐匯實驗幼兒園、西岸藝術中心、漕河涇街道中心託兒所、華涇托育園、斜土路街道社區育兒指導站等5個分會場,在親子遊戲指導、專家面對面諮詢、科學育兒大講堂與育兒工作坊中盡享親子時光、學習科學育兒知識。家長們還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博物文化場館中、室內室外親子遊戲中,學習「七會」技能,探索「七會」家長養成法。街道社區家庭科學育兒指導站的志願者代表獲贈《陪伴寶寶成長的玩具包》,通過好用、有用的玩具、圖書資源,更好地陪伴支持寶寶的發展,輕鬆實現在生活中、家庭里科學育兒。意猶未盡的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生動有趣、寓教於樂的育兒公益活動受益匪淺,希望活動能再多一些!」
面對家長們的希望,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科學育兒指導將繼續着力推進,一方面強化「互聯網+」科學育兒指導,使線上「科學育兒大講堂」「專家互動問答」等內容不斷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另一方面下沉社區,讓更多嬰幼兒家庭在家門口就能接觸到優質的科學育兒指導。
「育兒加油站」自201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9年。今年上海市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走進社區,教育、心理、醫學三大領域專家與家長面對面交流,讓幼兒家庭真正得到便捷、就近、專業、親切的公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