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氛圍,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真的不難!

2020年11月09日20:32:03 育兒 1934

現在,爸爸媽媽們越來越重視孩子英語能力培養了:

孩子剛3歲就開始上雙語幼兒園;

高價給孩子報英語興趣班;

給孩子請私人外教……

爸爸媽媽做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要孩子不錯過語言學習的最佳階段,從小就處在雙語學習環境中。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說:「生活即教育。」其實,家是孩子生命最初的課堂,如果父母能在家裡給孩子創設一個雙語環境,對孩子的英語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把英語啟蒙融入生活情景中,一方面可以給孩子提供生動、具體的學習材料,方便他們在生活中靈活地用英語;另一方面促進孩子主動探索生活,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大多數人認為,創造雙語環境的首要條件就是父母必須都具有超強的英文能力才行,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不過,父母將英語啟蒙「融入」生活時,需要遵循以下2個原則:

1、保證語言輸入的「量」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英語啟蒙離不開大量的輸入,所以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保證大量的英語輸入是前提,是基礎。

BBC紀錄片《寶貝:神奇世界》中,就有一項研究證明:詞彙量對語言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孩子聽到的詞彙量越豐富,詞彙量也就越大。

不過,所謂「大量」不是指短期速成、單調重複的大量輸入,而是積少成多、細水長流的大量累積。我們常說看動畫、讀繪本、聽兒歌,都是很好的英語啟蒙輸入方式。

2、提高輸入語言的「質」

保證給孩子足夠的英語輸入量,是英語啟蒙不可或缺的法寶。但是如果只追求數量,不加以選擇地給孩子輸入,不僅對英語學習無效,而且無益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提高英語輸入的質量,才是英語啟蒙的正確姿勢!就像上文我們說到看視頻、讀繪本、聽兒歌,如果沒有父母參與其間,只會是一種單向、無效的輸入。反之,高質量的融入是一種雙向互動的輸入。

據研究,對於兒童而言,與家長對話的學習效果是孩子自己聽音頻的6倍。因此,想要給孩子打造高質量的語言環境,互動和交流才是王道。

今天,小易總結了5種方法能夠讓家長輕鬆為孩子創設一個雙語環境。

正確磨耳朵

給孩子聽英語兒歌,像聽中文兒歌一樣,這是一種比較省力的方式,俗稱「磨耳朵」。這個階段以引導孩子興趣、培養語感為目標,不必強求必須聽懂或必須說出每一個詞語。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氛圍,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真的不難! - 天天要聞

孩子都喜歡有節奏有韻律的歌曲,我們儘管給他們聽即可。通過堅持大量的聽,不斷的輸入,在培養語感的同時,也是在提高孩子的辯音能力,對後續的英語學習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當然,對外語水平較好的家長而言,就不用僅僅停留在」磨耳朵「的階段,而是盡量直接用外語與孩子互動,只有在互動中才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學習」這門語言的必要性。

共讀英文繪本

繪本主要以圖片為主,以故事為載體,能夠促進孩子對世界多方面的認知,和孩子共讀英語繪本是雙語啟蒙的最佳工具之一。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氛圍,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真的不難! - 天天要聞

如有條件,在家設立一個孩子容易接觸到的英語圖書角,將英語繪本都放在裏面。每天和孩子用英文共讀半小時,長期堅持,會對孩子將來的雙語能力有深遠影響。

當孩子完全理解繪本里的某個故事時,家長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情景演繹,把發生的故事演出來,能夠達到鍛煉口語的效果。

無處不在的詞彙庫

語言學習首先要在大量反覆的輸入中逐漸理解語言的涵義。在這一階段,不強調「讀」和「寫」,甚至也不強調「說」,主要是讓孩子在「聽」的過程里,建立英語語音和意義之間的直接聯繫。

家長可以把孩子經常接觸的物品,例如玩具、餐具等,所有寶寶要用的東西都貼上英語標籤,或者自己製作單詞卡片,放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成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氛圍,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真的不難!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喜好,如果孩子喜歡吃,那就在廚房、冰箱等地多貼一些卡片,讓孩子能夠隨時拿到;與孩子玩遊戲時,可以教孩子辨認相關遊戲情境中的單詞卡片,這對記憶更有幫助。

當然,家長的陪伴是最重要的,每天抽些時間,用詞彙卡片和孩子溫習一下今天認識的新事物,這有助於鞏固孩子的語言學習。可以說,浸入式的啟蒙,是最有效的語言學習形式。

小遊戲巧妙啟蒙

運用遊戲的方法來教學,一直是西方教育界崇尚的教育方法,他們認為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能在收穫快樂的同時,自然而然學會知識。其實激發孩子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幾款簡單的英語小遊戲就夠了。

家庭口令遊戲

1、在客廳布置一下障礙物,椅子、紙箱、玩具熊等,可適當調整,但需要注意安全。

2、孩子和家長來到遊戲的起始點。

3、爸爸媽媽就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的指令:turn around, pick up the teddy bear, come back.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氛圍,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真的不難! - 天天要聞

口令語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慢慢加大難度,從一兩句到三四句,加上各種複雜動作等。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這些動作詞彙和家裡的物品的名稱孩子肯定是記牢了,遊戲的目的就達到了。

簡單兒歌對唱

選擇一首孩子熟悉的兒歌,例如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聖誕老人要來鎮上了》)。父母先唱一句「You better watch out」,然後唱「You better not…」並作出哭泣的動作,引導孩子唱出「You better not cry」。

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和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都會有提高。用遊戲的方法,不僅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對英語的興趣,更能培養親子間親密的關係。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氛圍,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真的不難! - 天天要聞

善用網絡資源

說到給孩子創設雙語環境,很多家長可能心裏會犯嘀咕,自己英語不好,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氛圍,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真的不難! - 天天要聞

一個字:學。誰說只有孩子才能學英語呢?如果覺得自己的英語不夠好,和孩子一起學是最棒的自我提升機會。而且,如果覺得自己和孩子共讀繪本時不夠流利,網上有很多英語啟蒙的資源,可以加以利用。

除此之外,家長們還要儘可能地給孩子創造英語學習的儀式感。因為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這時就需要一點「儀式感」作為興奮劑。

父母每天可以留出一段固定的時間和寶寶一起唱英文歌、一起看繪本故事或是做一些小遊戲。讓孩子從小養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真正把英語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比起一時興起的幾個小時,每天學習15-20分鐘的效果反而要好得多。很多時候,堅持下去,少即是多。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