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2024年04月30日03:32:35 育兒 5734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早幾年回答過一個問題。

「白茶餅是買松壓好,還是緊壓好?」

聞言,思忖片刻,別走兩極化。

壓太松,或者壓得太緊、太死、太硬,都不是好事。

壓餅過緊,整體堅硬如石的白茶餅。

不僅撬茶費勁,容易撬出滿桌碎茶碎屑,泡茶時也很難順利泡開、泡散。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同時,壓餅太緊的茶,意味着壓餅期間操作不當。

不是下壓時間太長,就是溫度與力度控制失誤,會造成嚴重的茶味損毀,品質不佳。

然而,在硬幣的另一面,壓餅狀態鬆鬆垮垮的白茶餅,也不是什麼好事。

壓餅太松,意味着一次壓餅不成型,容易散架,需要二次返工。

在茶味特點上,也不具備正常白茶餅的甘醇、成熟風韻。

所以,看待白茶餅,建議站在中庸立場。

不松不緊、鬆緊適中,才是一塊好餅。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2》

這些年在鑒定問題白茶餅時,碰到「鐵餅」的概率更高。

掂起來硬邦邦的,撬茶時茶刀壓根伸不進去的,整體形如鉛球鐵餅的茶餅素材。

包括小餅大餅在內,各式魑魅魍魎, 在鑒茶期間都有打過交道。

唯獨松壓餅的素材,比較少。

除了早年間,有位廣東茶友給我們發來一張「蓬餅白牡丹」外,過去5、6年來一直沒有親眼目睹過。

直到前陣子,身邊有朋友給我們分享了一盒茶。

外盒上寫着,松壓工藝白茶餅。

用料顯示是2019高山二級白牡丹。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朋友直言,這是他見過工藝最爛的白茶,是材料商送給他的,感覺沒法喝,送給你們當素材,看能不能分析出哪些問題。

聞言,欣然收下。

有丑,才能襯出美。

有黑,才能顯出白。

選茶挑茶也如此,優質茶與劣質茶擺在一塊,高下立見。

上午,剛拆了一批新到的景德鎮瓷器。

回到茶桌上,想起朋友送來的那一盒2019松壓工藝二級白牡丹,於是理了理心情,燒水試茶。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3》

拆開包裝後,一包接一包類似豆腐塊的老茶餅,整齊裝在密封袋內。

從中摸出一包,撕開袋口。

倒出在桌面後,裏面還有一層大小配套的白棉紙。

展開餅紙,才正式露出那塊「豆腐餅」的廬山真面目。

有了朋友那番話作為心理鋪墊,看到那塊餅略顯黑褐暗黃的葉片外觀時,心底並沒有太吃驚。

很正常嘛,這就是做舊茶常見色號,有渥堆做舊嫌疑。

哪怕主觀上沒有做舊,但這塊茶在當初加工時,也被嚴重悶堆、渥堆到了。

不然從2019年存到今年,短短5年陳的時光,不至於讓白茶的葉片從綠直接轉黑變褐!

粗看兩眼乾茶後,放下那塊形如豆腐的松壓小餅。

接着拿起手機,拉大倍數,拍下這款茶的實拍特寫。

無意間瞥了一眼,又有了意外發現。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哎呀,這塊茶的形象工程太差了!

因為在茶餅的正面,赫然是一根細細的白絲線。

見狀,很難不讓人質疑這塊茶的衛生問題。

之前在茶桌上和朋友閑聊過,喝茶之前要多看幾眼乾茶。

通過簡單的「看」,能避開不少糟心事。

不然,當你將一款茶泡開喝到最後,無意間發現葉底里藏着頭髮絲、棉繩、小蟲子等雜物。

這畫面光是想想就覺得可怕,簡直不要太膈應人。

看到那根細絲線,心底已經沒有了試茶心情。

再接下來,也不打算充當小白鼠,強忍心裏不適去喝茶。

但出於好奇,還是進一步泡了一遍,打算一探究竟。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4》

這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塊」,凈重顯示為5克。

於是,沒有稱茶。

直接將其放入白瓷蓋碗。

拈起茶餅的那一瞬,心底後知後覺,它好輕啊。

像一團棉花,內部擁有「空氣感」。

看起來雖然蓬鬆,實際重量卻不重。

投茶後,往蓋碗內注入沸水。

按往常的注水習慣,對準蓋碗內的干茶後,兜頭將沸水澆下。

但由於「松壓」特性,那塊餅隨着水流,輕輕旋轉,閃躲了部分熱水直接衝擊。

注水結束後,整餅茶浮起在水面。

有四分之一,還沒沾到水,保持乾燥狀。

過了十來秒,那塊松壓豆腐餅,依舊沒有沉入蓋碗底部。

湯色看着也偏淺,是淡黃色。

於是只好人為加快進度,拿起蓋子,往湯麵摁壓。

想看一下,這塊茶泡開之後,葉底會是什麼樣。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幾番摁壓,那塊松垮的餅,在水裡撲騰幾下後就逐漸散架。

整塊茶泡開後,能一清二楚看出內部用料。

所謂的「二級白牡丹」身份,得加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為有些茶梗實在太粗,同時還有大量寬葉。

勉勉強強,只能算是普通春壽眉。

正當感慨於,這又是一例用壽眉假冒白牡丹的經典案例時。

無意間撥開浮在湯麵的茶葉,看到茶湯的那一瞬,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這也太可怕了!

為什麼茶湯這麼渾濁?附着在白瓷蓋碗內壁的,有許多黑色細碎污點。

這是灰塵?還是從這餅茶身上剝落出來的碎屑物?亦或者其它?

一時間,已經沒有心情去探究。

也直到這裡,也終於明白了朋友的那番評語——這是他見過最爛的白茶。

說實話,這也是我們在試茶史上的最大滑鐵盧,以前還真沒碰過湯色這麼渾濁的「老白茶」!

肉眼看去,就倒足胃口,完全沒有勇氣喝下去。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5》

想到這,再一次想到一眾茶客關心的洗茶話題。

其實,好茶沒必要洗,劣質茶也沒有洗的價值。

因為這樣的茶,哪怕洗茶好幾遍,將「濁湯」洗成「清湯」,惡劣本質依舊不變,照樣不能喝。

悶泡一番後,倒出茶湯。

將茶水倒進透明玻璃公道杯後,打算進一步細辨。

但底下搭配的茶盤,是深色的。

為了便於觀察對比,特意找了張白紙作背景(這招建議大家參考,是觀湯色的利器)。

將公道杯擺上後,垂直視角拍一張,平視視角也拍一張。

橫看、豎看,茶湯都渾得可怕。

湯色昏黃,茶水不清透,雜質與臟污肉眼可見。

好似霧霾天的天空,怎麼看都是灰濛濛的。

渾濁、發霉、還卡嗓子,一塊「普通」的老白茶餅,藏着多少貓膩? - 天天要聞

《6》

看過茶湯,再來看葉底。

真可謂一個比一個糟。

乍一看,葉底除了葉片偏暗外,沒有達到「爛菜葉」的地步。

摸了摸泡開的葉片,還算有幾分柔嫩感,不全是粗老葉。

從中發散出來的氣息,實在難聞。

5分倉味、3分渥堆味、2分霉悶味。

趁熱聞,一團臭味湧出的那一瞬,聞着都有些刺鼻。

但放涼後,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那股又悶又臭的倉味與悶味,說明這款茶早已變質。

並且,是嚴重變質。

這樣的茶除了分享出來充當反面素材,提醒一眾茶友外。

它的飲用價值為零,哪怕不懼它的「不乾不淨」,喝下後對身體也沒好處!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 天天要聞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存在着一個被教育專家稱為「黃金五年」的關鍵階段。這短暫而寶貴的時期,深刻地影響着他們未來的道路與成就。遺憾的是,不少家長未能及時認識到這一時期的極端重要性,不經意間錯過了塑造孩子未來的黃金時機。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朱也天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袁靜「爺爺對我的教育一直都是言傳身教的方式,他不會特意對我說你要怎麼做怎麼做,或者是給我提很多要求,他更多是以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幾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精神,將他的心血投入到與銅相關的藝術創作中。」朱也天曾經這樣談及爺爺朱炳仁對他的影響。6月26日,朱炳仁孫子高考登上微博熱搜,...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 天天要聞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衝突的起因在一個普通的周末傍晚,家裡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母親正忙着準備晚餐,父親則在客廳里看電視。突然,母親走到父親面前,質問他為什麼沒有幫忙做家務。父親顯得有些茫然,他並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突然發火。母親的聲音越來越大,父親也開始不耐煩,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 天天要聞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我對孩子太過急切,像極我爸當年對我的樣子,也是我最討厭的樣子。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這一路走過去的印記,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執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題主的焦慮和無奈,表面上題主是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實是你對於自己...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 天天要聞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愛使者——熊貓寶寶。它們宛如一顆顆精緻雕刻的玉球,圓潤得如同家中的「煤氣罐罐」,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愛意滿滿。作為中國的國寶,熊貓寶寶不僅因其黑白分明的獨特毛色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在全球圈粉無數,更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 天天要聞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篆書,作為中國古老書法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在篆書書法中,其字形勻稱、線條優美,給人以古樸、端莊的美感。張德聰先生的篆書,每個字的線條都呈現出一種流暢、圓潤的美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特別是在書寫長篇作品時,篆書的線條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聞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確實有一些特殊的方式,這些方式可能與其他年齡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強烈的表達:熊孩子可能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經過太多的修飾或考慮。例如,他們可能會直接告訴父母他們想要什麼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