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2024年06月25日22:30:36 育兒 8390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半個月,福州一直在下雨。

每天下午,必然黑雲密布,雷聲滾滾,暴雨傾盆而下。

坐在窗邊喝茶,聽着雨打芭蕉,格外清凈

茶桌上,還擺着一盤茶友寄來的大楊梅。

肥嫩多汁,鮮甜在口中肆意橫流,夾帶着柔和微酸,在舌尖上躥下跳。

蒸騰的暑氣和燥熱,瞬間煙消雲散。

楊梅的季節,雨就是多。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這樣想來,古人真聰明,為了不讓人厭惡陰雨連綿的天氣,特地取了「黃梅雨」這麼詩意的名字。

而楊梅,也是極好的水果。

在暑氣蒸騰的福州,一口涼茶,一顆楊梅,不用擔心上火,還滿足了口腹之慾。

不過,很多人是吃不得酸味的。

對於不喜酸的人來說,酸溜溜的果肉,真真是會酸掉牙。

可奇怪的是,有些人明明不能接受水果的酸,卻熱衷於喝「梅子香」的老白茶。

實在是匪夷所思,無法理解。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2》

之前,在某音上看到一位「大師」。

自封的,無從查證。

他在互聯網上,慷慨地分享自己珍藏的,10年陳老白茶。

從開箱起,就不停地誇張:「這款茶的「梅子香」很濃。」

到了喝茶的時候,更是大言不慚地說,只有轉化到位的老白茶,才會有梅子韻。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大家仔細想想,所謂的「梅子香」,不就是酸味嗎?

對於微發酵的白茶來說,酸味,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存在。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我們倉庫里的老白茶,有不同年份的,也有不同品類、不同形態……

比如,2017年的春壽眉餅,2015年的白毫銀針,甚至是2014年的牡丹王餅,以及2014年的白露餅。

雖然香型、風味特徵不一樣,但都是待在標準的倉庫里,密封、乾燥、避光、陰涼、無異味。

多年以來,皆是如此。

所以,白茶始終處在一種含水量極低的,舒爽乾燥的狀態。

陳化出來的香氣,有葯香、陳香、棗香、稻穀香、粽葉香、花香,等等等等。

唯獨沒有酸味,沒有那股酸溜溜的,茶葉過度發酵的味道。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3》

我們重點來聊一聊酸味。

酸味的產生,除了植物自身DNA里自帶的,像楊梅、西梅等等。

除此之外,就只有通過高溫高濕條件下的發酵,才會生成。

理論上,發酵是一個中性詞,生活中普遍存在。

可若是和白茶搭配在一起,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眾所周知,白茶的工藝很簡樸,不炒不揉,沒有殺青,只有輕微發酵。

工藝的精髓,萎凋和乾燥,要領就是去水。

去除多餘的水分,足夠乾燥了,才可以長期儲存。

白茶國標里也有規定,成品茶的含水量,必須低於8.5%。

所以,水分低了,就缺少了發酵的一大重要條件。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另外,只要做好防潮、避光,不讓白茶與外界的水汽、光照、熱量過度接觸,就不會生出酸味。

就像農家曬筍乾,或者曬蘿蔔乾,一定要曬得極干極干,干到極致,再密封收納起來。

如此一來,才能保證多餘的水分,不會在儲存的過程中跑出來「搗亂」。

而存放一段時間再次打開,倘若發現飄出酸味,甚至長黑點黴菌了,那就說明過度發酵了,霉變了,壞了,不能吃了,得扔掉。

到了白茶這裡,也是一樣的。

聞到酸味,就說明這款茶在存放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汽。

在又濕又悶的環境里,過度發酵,變質變味。

原本的有益物質,清新舒服的香氣,醇厚軟糯的茶湯,也一同揮發了。

這樣變質發酸的白茶,便沒有必要用「梅子香」來美化它了。

萬一不明真相的茶友,聽之,信之,買回家喝,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4》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茶友疑惑了。

既然老白茶發酸是存壞了,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美化這些變質的白茶?

甚至還要將受潮後的酸味,說成是「梅子香」,或者「梅子韻」呢?

這背後,就有心理因素在作怪了。

這裏面,要分為兩個角度,一個是商家,一個是消費者。

商家的角度來看,進了一批茶,品質不好,粗製濫造,在制茶的時候,已經生成了怪味、酸味。

或者是商家自己沒把茶存好,卻捨不得損失,想要把這批存壞發酸的茶賣出去。

所以,硬說酸味是正常的味道,硬說這是一種可以接受的酸味,硬說這酸味是舒服的酸味。

讓不明真相的茶友,為商家的存茶失誤,痛快地買了一回單。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自己存了三年五年的老白茶,年份真實,實打實的見證着茶葉變老的。

可是,因為自己不會存茶,不懂得儲存的要點,沒有按照標準的方式去存茶。

沒有及時做好密封,或者頻繁開箱,又或者存茶的房間濕度太大,溫度太高,經常有陽光暴晒進來。

那等到開箱的時候,聞起來,氣味是帶酸的,喝起來還有巧克力味,不僅發酸的,甚至有輕微的酒味。

換位思考一下,辛苦存了這麼多年,滿以為會收穫一箱好茶。

沒想到,酸溜溜的。

到網絡上一查,有人說,酸味是存壞了的茶,不能喝了。

也有人說,酸味是正常的,是梅子香,那他自然會接受後面這種說法。

不停麻醉自己:老白茶就是有酸梅味的,老白茶就是梅子香。

只有這樣,才不致於面對「存了多年存出一箱壞茶」的現實。

想着想着,也就相信了,並成為這種理論的忠實擁護者。

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有「梅子香」?有這種香氣的老白茶,品質更好? - 天天要聞

《5》

有酸味的白茶,必定就是存壞了。

不信,測試一下含水量,便知真假。

對於白茶而言,酸,就是存壞了,加重發酵了,內質變了。

不管給這種本不應該存在的酸味,換上了多麼高大上的名字「梅子酸」、「梅子香」、「梅子韻」……

都改變不了白茶出酸味,是變質的味道這一事實。

既然如此,這樣發酸的茶,為什麼還要留着?

扔掉吧。

當然,如果勇士實在要喝,也是可以的。

雖然不會馬上中毒,但請提前備好腸胃藥,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銀川女子推着10個月大的孩子失聯?警方:大人小孩都好好的 - 天天要聞

銀川女子推着10個月大的孩子失聯?警方:大人小孩都好好的

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寧夏銀川永寧縣38歲女子推着10個月大孩子失聯」,上述尋人啟事引髮網友關注。6月28日,當地警方回應極目新聞記者稱,「人家和孩子都好好的。」網傳視頻顯示,在一小區大門前,一名女子正推着一輛嬰兒車前行,車內坐着一個頭戴帽子的孩子。視頻配文稱:「尋人啟事,王某某,38歲,於2024年6月26日早上9點...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24歲的啟功就將梁詩正行書學到骨髓級了! - 天天要聞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24歲的啟功就將梁詩正行書學到骨髓級了!

提到梁詩正,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他不僅清朝的「國手」,而且也在整個書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佩服,而啟功先生作為後來人,對梁詩正有着極其的偏愛,年輕時期的啟功先生,就將梁詩正作為學習的榜樣,24歲時,學習梁詩正,就已經達到了骨髓級別了,諸如下面的作
不是吹!毛主席的這幅書信字跡我100%都認識,堪稱視覺盛宴! - 天天要聞

不是吹!毛主席的這幅書信字跡我100%都認識,堪稱視覺盛宴!

一想到毛主席的書法,那種翻江倒海,大氣磅礴的境界感,就會在腦海中浮現,這也是我們對「毛體」書法的認識,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一封書信,或者是一幅書法作品,能夠認出5%的字,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封信上的字跡,我卻100%都認識,不過這封信上的字跡,堪稱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