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用心,孩子還是學習不好?
是孩子基因不好,天賦不行嗎?
我知道你特別希望,我給你這樣的回答。
如是這樣,家長就可以撇清責任,給自己安慰
你看,不是我家長不努力,是孩子天賦不行,我再努力也沒用,我儘力了,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我不想騙你,騙得了你一時,騙不了你一世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孩子,智商都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既不是弱智,當然也不是愛因斯坦那般天才,
但應付學習和考試,也是絕對足夠了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學不好呢?
有人說,是孩子習慣不好
我想大多數人思考,也就到這一步,
然後各路專家跳出來,給你指點迷津
告訴你怎麼抓孩子學習習慣
哇,專家說的方法,好有道理
想進一步進修嗎?
來,家長訓練營的課程,目前有打9折的活動,當天掃碼進群繳費,分享至朋友圈,還有禮品贈送。。。。
現在網上很多所謂的教育專家,都特別喜歡跟你講具體的方法論
為什麼?
因為你出現一個問題,給你一個具體的方法,回頭再又有一個問題,你得重新繳費,再給你一個方法,需求源源不斷,方案也源源不斷,當然錢也是源源不斷。
韭菜的錢,就是這麼割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向來不喜歡講太多的方法論,我是想告訴你底層邏輯,你可以舉一反三
那到底,為什麼家長明明用心,孩子還是學習不好呢?
習慣不好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家長你,用錯心了。
首先,學習,是孩子的事,還是你的事,請思考一下。
我還見過有些家長幫孩子制定非常詳細且專業作息和學習時間表,
細分到,每天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刷牙吃飯,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活動,什麼時候上輔導班,什麼時候吃水果等等。。。
然後他們還很自豪得曬到朋友圈和微信群,等待一眾膜拜,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這樣的家長,是徹底把孩子的學習當做自己的事,然後把孩子當做一個機械體,而不是生命體
什麼是機械體?
就是類似於流水線上的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的特性,就是需要由指令人發出很明顯代碼和指令,絲毫不差,機械才能正常運轉。
什麼是生命體?
我們人,有思想,有創造,有情緒,就是最高級的生命體。
生命體的特性就是可以自我更新、自我迭代、自我發展。
想想人,是怎麼進化而來的。
你認為你的孩子,是機械體還是生命體,請好好思考下!
假如你也跟我一樣,認為孩子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那為什麼你對孩子的管教,不是引導,卻是控制呢?
你的一切周詳的計劃和安排,分毫不差,不需要過問孩子,也不需要在乎孩子的喜好,只要求孩子去執行,你認為,按你的要求來,就可以學好一個東西,那不就是等同於,在流水線上向機器輸入精確的代碼嗎?
我還還見過有些家長,孩子還沒上小學,就每天安排各種卷子給孩子做,甚至於可以做到晚上10多才給睡覺,父母還很自豪跟大家說,我孩子已經提前掌握什麼樣什麼樣的知識,然後我孩子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把什麼樣的卷子,提前做完,很棒!
很好,機器也是這樣,每天輸入代碼,按部就班地運轉,它也希望快點把流水線的工作做完,然後休息下,喝點機油就可以,明天繼續。
醒醒吧,家長們!
家長需要放下自己虛榮心,放下自己的控制欲,
告訴自己,孩子是一個生命體,
他需要時間,需要空間,需要思考,需要自我掌控,他才會自我發展和迭代的。
機器是脆弱的,生命體是反脆弱的。
機器是不能隨便掉零件,不能隨便斷一根電線或一個集成體,所以他是很脆弱的,他沒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生命體,就好比你摔了一跤,有輕微的骨碎,也沒有問題,醫生幫你固定好支架,不要亂動,只要時間足夠,骨頭會自己復原長好,所以他是反脆弱的,他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假如你還按機器一樣,去帶養你的孩子,那他未來就是脆弱的,
往小了方面說,就是做題不會舉一反三,自學習慣差和動力不足,
往大了方面說,就是內心脆弱,禁不起風吹日晒,抗挫折能力低,心理素質低。
想一想,為什麼會有初中生和高中生去跳樓?
相反呢,你把孩子當做一個生命體的話,
你就不會去執着於什麼作息表,你會覺得很愚蠢。
也不會那麼焦慮於孩子生活中的各種犯錯,摔倒了,丟東西了,考不好了。
因為你知道,每一次的犯錯,對於生命體來說,都是一次鍛煉,有了鍛煉,他才會自我升級和迭代,產生反脆弱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家長對孩子照顧,無微不至,孩子反而很容易生病,而那些「粗心大意」的家長,帶養出來的孩子,反而健康得多。
那你的意思,是叫我們家長,全部當甩手掌柜,完全不管全不顧孩子,就好了嗎?
不是
生命體,會生長會迭代,但前提是,需要犯錯,需要外部適當的一點壓力,需要有不舒服,他才會在風險中去升級。
孩子打的疫苗,其實就是向你體內注入少量病毒,讓你身體自然產生對抗病毒的反應,進而產生抗體,下次你就有免疫了。
同理,家長對待孩子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引導和督促(一定的壓力),起步階段還需要陪讀,但不是代替孩子思考,代替孩子規劃,代替孩子學習。
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迭代成長起來,讓孩子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我們家長的事。你需要自己去規劃,去安排,去掌控。
我們要幫助孩子培養起自我閱讀的習慣,自我自學的習慣。這個才是正解。
我說了那麼多,可能還有人,表示看不懂或者不認可
那你就看看,那些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他們是怎麼學習的。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反懟我,別人那個是有天賦,你跟人家比么。
沒錯,考上那種名校,確實是需要學習的天賦,那除此之外呢?
除了天賦,這些孩子,這些孩子的家長,有沒有一些在學習上的共性,可以給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一些參考呢?
你只要深入了解就知道,但凡能考上這個名校的家庭,
幾乎不需要課外輔導班,也不需要父母整天盯着學習,
孩子都是有很強的自我掌控感,有很強的自學能力。
父母只做最初的引導,剩下的,做好場外觀眾,
生活上,物質上,照料好孩子,營造好學習氛圍,也就足夠了!
現在,你搞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