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你了解少兒編程嗎?
近些年來,少兒編程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雙減」之後,藝體類特長生被取消,在各種少兒編程培訓機構以及自媒體平台的「狂轟亂炸」之下,科技特長生正式步入家長的視野。
作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中國家長肯定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不管孩子是否喜歡都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名,希望孩子真的能藉助少兒編程來個彎道超車,最終考上名校。
其實,少兒編程就跟少兒美術、少兒舞蹈一樣,只是個普通的興趣班。雖然以後可能真的會考試,但也只是跟物理、歷史一樣的學科,學校會教的,考試也不會很難。
簡單來說,少兒編程是通過編程遊戲啟蒙,圖形可視化編程等課程,培養孩子的圖形認知、邏輯思維、數學計算、抽象創新等綜合能力,主要針對的是6-18歲的青少年。
少兒編程中最常見的三種語言分別是:Scratch、Python和C++。
Scratch,對於操作水平的要求最低,但其難度的上限有限,一般適合低齡的孩子;Python是難度覆蓋面最廣的語言,但對操作有一定的要求;C++是信奧使用的語言,入門更難。
總的來說,學編程不只是讓孩子掌握一項技能、培養一個興趣,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後一整套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如果孩子對編程感興趣,是可以通過少兒編程培養編程啟蒙的。
但是,如果家長抱有這4種目的不建議學,費心又燒錢。因為我大學不僅是學計算機的,也曾是一名高校計算機教師,希望根據我所了解的信息,提供一些參考和思考。
若家長抱有這4種目的不建議學少兒編程
我身邊的很多親戚朋友的孩子都有在學編程,包括我的女兒也在學,據我的觀察,目前常見到家長讓孩子學習少兒編程的目的基本是這4大類:
(1)其他孩子都在學,我家的孩子肯定不能落後;
(2)我家孩子對計算機編程、數學等學科非常感興趣,我支持孩子的興趣發展;
(3)我希望孩子通過學習編程培養邏輯和計算等能力,幫助到日常的學習;
(4)我希望孩子能夠走上信息學奧賽的道路,通過捷徑進入名校;
我女兒學編程是自己感興趣要求學的,對於孩子喜歡的,我往往都會支持,前提是學有餘力,所以我根據以上這4種目的做了個總結。
- 第1類目的:盲目跟風式學習
抱有這類目的的家長,我真的不支持家長讓孩子去學少兒編程,甚至不建議參與任何興趣班的學習,因為這樣的盲目跟風學習並不能讓孩子真正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譬如,昨天學畫畫,今天學鋼琴,明天學編程,什麼熱門學什麼,其他孩子學什麼自家孩子也跟着學什麼,學習過程中更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只會讓孩子對各個領域都失去興趣。
- 第2類目的:只是喜歡玩遊戲
作為家長,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了解他的興趣和特點,是否是真的喜歡編程,還是喜歡編程帶來的「虛榮假象」?
因為許多孩子說自己「喜歡編程」,其實只是喜歡玩電腦,或是將編程和電子遊戲聯繫在一起,說白了只是喜歡玩遊戲而已。
不可否認,製作和遊戲相關的內容確實能夠吸引孩子嘗試編程,但製作遊戲並不是編程的全部。學過編程的人都知道,真正有用的編程必然涉及到複雜的分析和計算。
如果孩子只是把編程和「我可以玩電腦」聯繫在一起,勢必會偏離學習的初衷。到最後,孩子打着學編程的幌子光明正大地玩遊戲,家長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么?
- 第3類目的:抱着試一試的心態
據我所知,大多數家長都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讓孩子學習編程的,這類家長普遍認為反正學學也沒壞處,畢竟技多不壓身,尤其是在這個高科技時代,說不定將來還是謀生的手段。
況且,萬一拿獎了,更是錦上添花。對於這一類家長,我覺得可以讓孩子嘗試,但事先要和孩子溝通,也要讓孩子明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
我身邊有許多家長,自己認為好的就直接給孩子報班,結果孩子在課堂上消極怠工,家長浪費了錢,孩子浪費了時間,老師浪費了熱情。
- 第4類目的:走捷徑讓孩子上名校
國家增加了科技特長生,如果孩子參加信息學奧賽並獲獎的話,會獲得初中、高中政策傾斜和保送名校的機會,這也是少兒編程越來越火的原因之一。
但是,想要通過信息學奧賽上名校的門檻是很高的,一方面,孩子必須達到一定的素質,另一方面,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費心還燒錢,更何況這條捷徑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
總的來說,孩子可以學編程,但也不是說每個孩子都適合學,而是要考慮兩方面:一是孩子是否對編程感興趣;二是孩子是否學有餘力。
所以,如果你也想讓孩子學編程,可以先帶孩子體驗一下,看看孩子對編程有沒有興趣。想要帶孩子體驗,選擇一家合適的編程培訓機構很重要,選錯了反而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動力。
少兒編程要不要學?有家長盲目跟風,有家長認為是「智商稅」。我對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倒沒有太多反駁,如果孩子學有餘力又感興趣的話可以先讓孩子視聽體驗一下。
雖說讓孩子學編程將來不一定以此為生,但是可以作為課外興趣來培養學習力,從而對課內學習起到督促作用。我認為還是可以學一學的,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