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沒動力,自信心不足,追究根源大部分都在自我價值認同的教育上出現過問題。孩子在3-4歲的時候形成自我認知,開始進入自我價值認同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尤其熱衷於角色扮演的遊戲,這就是尋找自我價值認同的表現。
1.自我價值認同高,孩子更自信
自我價值認同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基礎,自我認同高的人具有強大的內驅力,做事積極主動、敢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挫折,在交往中表現的自信大方。
自我認同感低的人,容易自卑,經常否定自己,感覺自己不被愛,只能在別人的評價中尋找自己。
心理學上把3—4歲定義為自我價值認同期。寶寶開始認識自己,開始思考我是誰的問題。
他們會發現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媽媽戴眼鏡為什麼我沒有?爺爺走路有拐棍我怎麼沒有?我可以是警察叔叔嗎?可以是醫生嗎?……
這個時期的寶寶模仿能力特彆強,樂於模仿他見到的任何人物,特別喜歡玩過家家,模仿自己喜歡的任何角色。
過家家的過程其實就是寶寶自我認同的過程,他們通過角色扮演建立最初的自我價值認同和最初的自信心,這個時期的自信是未來建立自信心的基礎。
2.正確引導,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認同
這個時期寶寶經常因為挫敗產生自我否定,他們在看到自己不如別人寫得好、不如別人畫得好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笨自己差,這是自我否定和不自信的表現。
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自信心是孩子自我價值認同期最關鍵的內容,要做好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及時看到自己的長處,幫助孩子建立起最初的自信。
告訴他,你看你計算數字速度很快呀,你故事講的也很好呀,你跳舞也特別棒呀,這說明你很聰明,寫字和畫畫不好是因為咱們之前沒有學過,別怕,明天媽媽教你,肯定一學就會了。
3.父母多用心,孩子更自信
這個時期,父母要積極的配合寶寶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並認真、投入的扮演好相應的角色。
孩子要當護士,你就扮演病人配合測量體溫打針吃藥。孩子要當奧特曼,你就演怪獸,幾個回合被奧特曼打死。
寶寶會通過角色扮演獲得自我價值認同,感覺都自己是勇敢的,有力量的,充滿自信的。
無論孩子的遊戲多麼幼稚,家長都不能嘲笑打擊和敷衍,要給孩子充分的鼓勵和肯定,把自己變成孩子的小夥伴和孩子一起天馬行空的。
孩子要當消防員,家長不能說:「你膽子那麼小,還不好好吃飯長得那麼瘦,怎麼當消防員?我看你還是算了吧!」父母應該鼓勵和認可寶寶說:「你真勇敢,從大火中救了那麼多人,還救出了一隻比卡丘,你真是個大英雄!」
家庭是一個人性格的底色,在3-4歲的時候父母多陪寶寶做角色扮演的遊戲,在遊戲角色中讓其找到最初的自我價值認同,為以後建立自信打下基礎。
用心觀察寶寶的心理變化,在出現自我否定時,給予及時走出自卑的陰影。
希望每一對父母都是學習型父母,父母越努力孩子才能越優秀。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微藍,陪您在教育的路上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