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的時候,學校通常會進行一些相關的家庭調查,而一些老師也會進行自己「個性版」的調查。
學校的大調研一般都有固定的項目,但是老師們自己對學生的摸底調查,可就比較多樣了。
因材施教
多多今年是第一次上幼兒園,在家進入幼兒園之後,自然就迎來了家庭情況調查的環節,但是令人比較意外的時候,多多的老師所進行的調查方式是「畫出自己家的車標」。
並且為了避免孩子們不懂什麼是車標,還詳細的向孩子們解釋了車標的含義以及位置等,確保孩子們能夠正確的畫出自家汽車的車標。
不過,多多畢竟年紀還很小,對於自己家車的車標真的不是很熟悉,不過多多的想像力還是蠻豐富的,他從小就非常喜歡天使,於是就畫了一個帶翅膀的小人,完全將老師畫車標的任務拋在腦後,只想着自己想咋畫就咋畫。
而當多多將自己畫的結果交給老師的時候,老師瞬間就對多多改變了態度。
之前老師對大家可是一視同仁的,但是當老師看到多多畫的「車標」之後,便開始對多多有了「優待」,但同時班裡有什麼活兒的時候,也會讓多多做的更多。
那麼,為什麼老師在看到多多的「車標」之後,態度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
主要是因為,「小飛人」車標代表的是優渥的家庭條件,而在這種家庭條件下生活的孩子,一般沒有受過什麼苦,並且會受到更多的生活照顧,很可能會缺乏鍛煉等。
所以老師通過車標看出多多可能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所以才會多關照一些多多,讓多多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另外,讓多多多幹活也是磨鍊孩子的心性,讓孩子加強自身的自理能力,更好地融入到這個班級集體中去。
其實,多多老師進行「車標」調查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想通過車標來初步地判斷每個孩子的生活條件,從而選擇更合適的方式、態度來對待孩子,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引導孩子快速的融入集體,增強孩子的個人能力,改掉一些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或缺點等等。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因為「因材施教」而對學生進行家庭調查的。
假公濟私
小小上幼兒園的時候,小小的老師也進行了家庭情況的調查,而調查的方式和多多老師的方式一樣,也是採用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家車標的方式進行。
不過,小小的老師明顯更加上心一些,要求孩子們準確地畫出自己家的車標,家裡沒車的可以不畫,但是有車的必須畫出來。
小小對於自己家的車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小小出生就一直坐着這輛車,對於這輛車的車標更是熟悉,並且這輛車的車標還非常容易畫出來,兩邊兩個小翅膀,中間一個「B」,小小其實在之前畫畫的時候,就經常畫自己家的車,所以非常輕鬆的就將自己家的車標畫了出來。
老師在看到小小畫的車標之後,還專門找到小小確認了車標的真實性,而在得到小小肯定的答覆之後,老師似乎非常的滿意。
小小也因為老師的滿意而感到十分的自豪,想着是不是自己畫得最像、最棒了。
接下來的幾天,小小明顯能夠感到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好了很多,並且平時也非常照顧自己,這讓小小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
於是,小小和老師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密了,而就在小小沉浸在這種快樂之中的時候,老師突然表示自己想要借小小家的車用一下,讓小小回家之後和大人商量一下。
小小聽到老師要借車,自然「義不容辭」,畢竟老師這麼照顧自己,和自己的關係這麼好,借車怎麼能不借呢?
於是,小小回家之後就和自己的父母軟磨硬泡,想要把車借給老師。但是,當家長了解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卻認為老師是「心機極深」的一個人,利用調查孩子家庭背景這件事,假公濟私,更可氣的是為了借車,而不斷的和孩子套近乎,利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來達到借車的目的。
最終,小小的家長既沒有說不借,也沒有說借,而是將這件事反映給了園區,詢問是不是幼兒園需要家長提供幫助,如果是幼兒園舉辦某些活動需要的話,家長自然支持。
而園區在得知這件事之後,知道是小小老師假公濟私,便對老師進行了相應的處罰。
現在孩子上學,學校方面進行基本的家庭情況調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一般調查的都是家庭的政治背景、經濟背景等,以便於以後的一些政策落實等。
比如說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軍人家庭的優待政策等等。一般並不會進行某種特別針對性的調查,比如說家裡有幾輛車、什麼牌子的車等等。如果出現了這種針對性極強的調查內容,那很可能是老師的個人調查行為。
結語
教育行業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行業,老師辛勤地付出我們也是看在眼裡的。但是,也不乏某些老師利用職務之便,牟取個人私利。
那麼,如果你家孩子的老師以公謀私的話,你會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