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2022年10月10日19:12:49 育兒 1805

我們的下一代,很多孩子其實已經沒有辦法感受,我們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狀態。現在的孩子要不學習,要不就是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或者和其他的小孩一起做遊戲,要不就是讓家長帶他去看電影,吃肯德基。毫不誇張地說,很多小孩子在家裏面已經成了小皇帝了。


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努力拚搏的是70後80後90後,而到了00後很多孩子開始躺平呢?道理很簡單,一個人來到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定數的,也就是說該你吃的苦,你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去經歷,然後你的父母幫你把苦都吃完了。


該你自己消的業,你的父母卻在拚命地幫你消。結果就是過分的幫忙,讓你罪業加重。所以長大以後,在面對社會的毒打,才發現很多事情是父母扛不了的。但是之前父母從來沒有讓他們獨立地去面對,這個時候本能的就會選擇避害,妥協,躺平。


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 天天要聞

很多孩子以為自己的生活是佛系的狀態,以為這種境界很高,其實只有內心知道,本來就是一種逃避,沒有主動地去面對問題。也沒有從來主動向生活發起挑戰。尤其是在今天,房價高,年輕人認為自己沒有機會了,已經買不起房子了,開始選擇不努力。很多男孩子覺得現在結婚的條件太高了,自己不管怎麼努力,也找不到對象,還不如就這樣算了。


所以今天我要講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現在有很多孩子,看上去很上進很優秀,其實這是一種新型的啃老方式,而且很多父母,還以孩子現在的狀態引以為傲。

第1種啃老的行為,躲在家裏面不去工作。給自己的借口也很簡單,就是還要學習,還要接着考試。


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 天天要聞

尤其孩子大學畢業以後,也不去找工作。甚至想逃避社會上的種種困難,然後選擇待在家裏面。給自己找到理由是在當下社會,競爭太激烈,自己的學歷太低,即使去找工作,工資也太低,很難熬出頭。怎麼辦呢?就讓父母再供養他幾年,給他時間,讓他一本書一本書的去啃。


今年大學畢業生是1,076萬,其中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然後他們又想到了居家學習,通過考研,考公務員,考教資等等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讓自己的籌碼更多。很多父母還以為自己的孩子前程遠大,有很大的理想抱負,願意支持孩子的想法。


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 天天要聞

但是有很多孩子已經養成了窩在家裏面,每天學習一兩個小時,剩下的時間打遊戲,看電視,刷短視頻。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在家裡混了幾年,最後考試也沒能通過。這種行為及本質就是在逃避自己的責任,不想被社會毒打。真正優秀的孩子一定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每天工作最多10個小時,然後還有6個小時可以用來學習,吃飯放鬆,剩下的時間休息。


第2種啃老的方式,就是拿着父母的錢去創業。

這種看上去比第1種要好一些,因為他主動的去迎接生活。但是他所造成的後果會讓整個家庭的財務狀況變得更加糟糕,甚至還會有損六親的福報。因為他一個人的行為,造成整個家庭破產,甚至負債。


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 天天要聞

年輕人敢去創業,想證明自己這是好事情。但是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就想憑着自己的幻想,憑着自以為是,就想創業成功,走上人生巔峰,幾乎是不可能。尤其是在當下,大環境不好,各行各業都內轉嚴重,更不要說拿着父母的血汗錢去創業了,這種行為在任何時候都不可取了。


但是很多父母卻偏偏以為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願意支持孩子一把,把自己給孩子準備買房的錢,結婚的錢,甚至還有自己養老的本錢,都拿出來給孩子創業。結果在孩子手裏面連一年都沒有玩下來,甚至還負債纍纍。說實話,這樣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在家裏面睡大覺,打遊戲,最起碼他一年花不了這麼多錢。有人說你不讓他去失敗,不讓他去經歷的話,他什麼時候也成長不了。我想告訴你的是,創業是憑本事的,用父母的錢創業算什麼本事。


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 天天要聞

最後一種啃老的方式,把父母變成自己的家庭保姆。

這種啃老的方式,要比前面兩種稍微好一些。因為這個時候父母是你的後盾,站在你的身後,沒有在前面為你遮風擋雨,說明你已經進步了。但是目前整個社會,年輕人生活的壓力是比較大的,尤其是有房貸有車貸的年輕人,夫妻倆都要上班,才能滿足家庭的日常開銷,這個時候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只能由父母來幫忙代勞。


所以時間久了以後,父母就變成了孩子的家庭保姆,幫孩子洗衣做飯搞衛生。這個時候有很多父母都非常放心地把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養老的本錢都交給了孩子,甚至把自己未來都交付給了孩子。這是在你手腳靈活的情況下,如果你不能動的時候,怎麼辦呢?


三種「啃老」行為,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是優秀上進 - 天天要聞

更何況養老這件事情靠年輕人根本就不靠譜,到時候有可能他會把你送到養老院。如果你自己手上有一筆養老費用的話,你在晚年可有更多的選擇。

最後留個小問題,你認為孩子的哪些行為是在啃老呢?評論區裏面一起探討一下。

註:文章統一由視頻轉發,錯別字望見諒!

未經允許轉載,抄襲,洗稿,依法維權!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着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着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裏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