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比智商高的更易成功

2022年10月09日20:33:05 育兒 1796

在現在很多家長的眼裡,喜歡用「智商」來定義孩子的「前途」:覺得孩子聰明將來就有出息,而不聰明的獲得成功的概率不大。

更是在步入學齡期後,通過孩子在學習能力和成績上表現來判斷。一旦孩子成績不好、學習能力差,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不聰明、讀書不厲害、腦子不靈活。

然而縱觀一些比較出色的企業家和功成名就的人,他們有的智商卻不是那麼拔尖,最後卻取得了成功,比如著名企業家——馬雲。曾參加過3次高考,而且三次都沒有達到分數線,最差的時候數學成績只有1分,位列浙江省倒數第三。然而並不影響,他日後等上首富寶座。

所以,以「智商」斷定孩子未來成功與否太偏激了。著名模式米歇爾(Walter Mischel)博士在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棉花堂實驗,通過這個實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很顯著的事實:比智商更重要的是,孩子具備強大的自控力。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比智商高的更易成功 - 天天要聞

斯坦福大學「棉花糖實驗」:自控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實驗過程:讓一群4歲的孩子坐在桌前,每個人前面放着一顆棉花糖。研究員對孩子說「我現在要離開房間,如果你在我離開後留吃掉,那就只有這一塊;但是如果你能等我回來再吃,那我就再給你一塊。」

實驗結果:15分鐘後,研究員回來了,發現,有70%的孩子選擇不假思索吃掉了第一塊棉花糖,只有30%的孩子選擇了等待,拿到了第二顆棉花糖。

事後米歇爾對這群孩子做了跟蹤調查,當參加實驗的孩子18歲時,那些等待時間長的孩子,學業成績明顯超過了等待時間短的孩子;他們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平均高出210分;其它方面也顯示出優勢,比如社交能力更強、事業成功、家庭和睦、體質指數更勝一籌。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比智商高的更易成功 - 天天要聞

實驗結論:

從這個實驗結果中,我們不難得出:自控力對孩子一生的影響。縱觀身邊的一些例子,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所謂的學霸、精英、成功人士,他們都有着一個共性,那就是「自控力強到變態」。他們的計劃就是用來執行的,而不是來安慰自己的。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比智商高的更易成功 - 天天要聞

何為自控力?

說到自控力,這是一種天生就有,但很難培養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數普通人自控力都比較差,比如明明知道晚上吃東西不健康,還是要吃;明明想要考高分,卻沒辦法好好複習;明明想多陪陪孩子,卻到家就躺着玩手機……。

關於自控力,家長要有兩個清晰的認知:

①自控力是一種「天生能力」:已經有心理學研究證實「自控力它真的是天生的」,來自大腦前額葉皮質,由人大腦中的生物能力決定。

②自控力「用進廢退」:自控力也是一種「肌肉模型」,像肌肉一樣,用進廢退。如果你天生有較強的自控力,但是後天不訓練也會退化;如果你天生自控力不好,但加強訓練,也能變強。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比智商高的更易成功 - 天天要聞

既然自控力對孩子這麼重要,那麼該如何提升自控力?

在訓練孩子的自控力上,有些家長喜歡用「延遲滿足法」,即孩子給你提出要買什麼的需求時,等待一段時間後再滿足他。這種「他控」的方法起到的只是短暫一時的效果,長期下來,孩子自控力得不到有效訓練。

「自控力」,要求的是孩子主動且自覺地練習控制能力,效果會比被動型延遲滿足好很多。具體該怎麼做呢?以下提供3個方法:

一、遊戲訓練

請跟我一起做:適合3歲左右的低齡孩子,讓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做動作、說話、表情。在遊戲過程中,孩子會集中精力跟着學,達到意志控制行為的最佳練習。

躲貓貓、木頭人、誰先笑:這些小遊戲能夠有效訓練孩子沉住氣,培養孩子自控力發育,。而且在遊戲情景里,孩子會更樂意主動控制自己。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比智商高的更易成功 - 天天要聞

二、短暫等待

刻意製造這樣的機會:「媽媽還在忙,5分鐘後再幫你,可以等一會嗎?」「這個問題媽媽還不知道,能讓媽媽想一會,5分鐘後再告訴你答案好嗎?」

短暫的等待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自控力,還有很強的現實作用,就像在社會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你求助後立刻給予幫助的。短暫的等待,還能慢慢改掉孩子的急性子哦!

三、不干擾、不打斷

孩子的自控力在自然發展時,會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那就是通過自言自語來讓自己專註。比如孩子穿鞋,會自言自語地說:「先把腳腳放進去,再把貼貼貼好」,喃喃自語地說出媽媽交給他的每個步驟。

這個過程不僅是孩子在記憶,更是把原本需要老師、家長的指令變成一種「自控」行為。此時千萬不要打擾或打斷他們。

自控力是有限的,同時在面對誘惑時,自控力又在損耗。所以想要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你就得讓他真正被自己內在驅動、樹立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養成了自控力習慣。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比智商高的更易成功 - 天天要聞

CiCi媽寄語:關注CiCi媽媽說育兒,專註於家庭教育知識分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CiCi媽點個贊並分享給更多的人!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關注並私信我,看到都會回復。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着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着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 天天要聞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5月5日,美腕旗下「所有爸媽的幸福家」直播間開播,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的媽媽李文利受邀參加直播。據悉,李佳琦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媽現在當主播了,你們跟我媽說一下,讓她就是嚴謹講話,因為我媽比我還誇張……」他展示直播間畫面並稱他媽媽在賣黃金。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 天天要聞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5月初,「瓊崖革命的搖籃」定安母瑞山,逐漸升騰起夏日熱烈的氣息。7日午後,88歲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終身名譽園長、義務講解員王學廣戴上老花鏡後,又從書堆里翻出了一沓紙頁,可以明顯看到,其中半數已經泛黃。 王學廣正在翻看關於他的報道。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豌 攝 「這是我收集的《海南日報》剪報,都是有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