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2022年09月29日13:27:02 育兒 1461

雖然各地的飲食文化不同,但是大家都會在月子期間進行飲食上的調理,坐月子吃的飯菜和平時不一樣,種類要豐富,而且要有營養,才能讓產婦恢復體力,讓新生兒健康成長。

一般在我們重慶,坐月子會吃麻油豬肝、生化湯、麻油腰子、木瓜鯽魚湯、豬腳湯這些,雖然重慶人無辣不歡,但是坐月子時還是要忌口,必須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能加辣椒。重慶女子羅娜遠嫁到海南,就因為坐月子和老公吵了起來。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羅娜的親媽隔得遠,坐月子時肯定照顧不了她,於是羅娜和老公商量說去月子會所,這樣有專業人士照顧她跟寶寶,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但是羅娜的婆婆卻不樂意,覺得月子會所價格太貴,自告奮勇來照顧她們,但是吃了幾天婆婆做的月子餐,羅娜是真的吃不下了。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其實羅娜的婆婆還算勤快,做事也很麻利,每天給羅娜都精心準備了飯菜,一般都會有一條魚,是她一個人的量,因為這個魚沒有什麼味道,除了產婦其他人根本不吃,做多了也浪費。婆婆都是去市場買的新鮮魚,魚肉細膩而嫩滑,要麼蒸要麼煮要麼煎,簡單的烹調就能激發魚肉的鮮美,吃起來特別香甜。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另外婆婆每一餐都會準備一個新鮮的蔬菜,保證葷素搭配合理,白菜菠菜菜心這些輪流來,什麼新鮮買什麼。還經常燉雞,雞湯里放了大棗枸杞,夠滋補。最關鍵的是每一頓都有這一碗豬肚湯,誇張點說,附近菜市場的豬肚都被羅娜婆婆承包了。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月子里吃豬肚,不能放太多調料,所以處理豬肚成為最大問題,處理得乾淨吃起來還不錯,處理得不好一股膻味根本吃不下。羅娜婆婆買的都是新鮮豬肚,除了用白酒殺菌除異味,還要用鹽麵粉這些來處理,為了口感好,每次都要清洗好幾遍,里里外外洗乾淨才開始做豬肚湯。切成大塊蒸熟後再放點枸杞,豬肚湯就做好了。豬肚營養成分高,還能下奶、助消化,適合孕婦吃,所以基本上一頓不拉,天天都有豬肚湯。這個湯比雞湯魚湯要油膩,喝多了會覺得膩,豬肚又嚼勁,口感好,耐不住沒有味道,吃多了也會煩。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天天吃這些還不要緊,關鍵婆婆不準羅娜喝白開水,渴了只能喝黑豆水,就是把黑豆煮熟加入紅糖來當水喝,羅娜不知道這是不是海南的習俗,但作為重慶人,這樣的月子餐她是吃不慣的,但她老公看到親媽天天辛苦做飯還要照顧孩子,覺得她矯情,有人伺候還嫌三嫌四,在爭吵中還無意說出愛吃吃不吃滾之類的話,所以說女孩子還是要謹慎遠嫁啊!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海南婆婆做月子餐,重慶女子坦言吃不下,老公回懟:愛吃吃不吃滾 - 天天要聞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討論!(素材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