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2022年09月28日20:31:37 育兒 1166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VOL 2868


自言自語,是自閉症孩子的語言特點之一。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自閉症娃嘟囔着與當下情景無關,或者沒有交流對象的話,這些話可能是動畫片台詞,也可能是無意間聽來的,還有可能是奇奇怪怪的火星語……


靜下心想想,每個人都有自言自語的時候,比如:


✔ 關門一瞬間想到還沒拿鑰匙,懊惱地脫口而出:「哎呀,鑰匙落家裡了!」


✔ 沉浸在電視劇情節時,情不自禁地評論:「太感人了!這也太好哭了吧!」


✔ 洗澡時,開心地哼唱起來……


為什麼自閉症孩子的自言自語會讓家長抓狂呢?


原因是自閉症兒童自言自語,通常時機和場景都不合適,不但對自己的思考和表達沒有意義,也會打擾他人。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呢?


大米和小米高級督導李齊用具體的案例,針對不同的情況,來給大家支招——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情況一

完全火星語


概述


自閉症孩子只是發出聲音,但沒有具體內容,其他人聽不懂他在講什麼。


案例


小布常常一個人獃著,不玩玩具,也不黏爸爸媽媽。有一天,午睡後,他依舊坐在自己的小床上,自顧自地重複着一些別人聽不懂的火星語。幾分鐘後,媽媽看到小布邊走向自己的零食櫃,邊繼續念叨着聽不懂的音節……


分析


小布的語言還沒有實際意義。從他的行為來看,大概率是餓了,想要拿零食吃,但他沒有表達需求或溝通的意圖。


我想強調一下,表達並不是只有口語一種方式。有些小朋友不會講話,但會用動作交流,餓了知道走向媽媽,拽着她走到零食櫃面前。



策略


針對火星語,也就是無意義的自言自語,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喚醒溝通動機,幫助孩子尋找合適的溝通方式,比如手勢、圖片、相似音等。


示範


媽媽把小布最喜歡的玩具車放在一個透明盒子里,然後拿到他面前晃一晃,同時對他說:「盒子里有玩具車!」。


當小布想要伸手拿時,媽媽拉起小布的手,邊說「媽媽」邊拍拍自己,再抓着他的手指一指裝着玩具車的盒子。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爸爸在旁邊輔助示範。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情況二

自我交談


概述


自閉症孩子自顧自地講述看到的、聽到的、甚至想像出來的東西,其他人可以聽懂他在講什麼。


案例


小明在地板上玩交通車玩具。他一邊玩一邊嘀咕:「wee-woo,wee-woo,消防車來了」,「不可以停這裡,不是停車位,開到這裡」,「上海站到了,請到站的旅客拿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下一站,杭州站」……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一直坐在旁邊的沙發上,但小明沒有跟媽媽互動。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分析


小明的自言自語,是有意義的自我交談,小朋友在語言學習階段,都會有類似的情況。


這一情景如果發生在孩子獨自玩耍時,無傷大雅。但如果小朋友們在一起玩,或是旁邊有人時,孩子仍不與他人互動交流,完全沉浸在自言自語中,那就不妥了。


策略


針對此類情形,家長應該主動加入孩子的活動,引導他社交互動。


示範


媽媽自然地走過去,坐在小明旁邊和他一起玩。


當小明玩消防車時,媽媽指着積木搭好的房子說:「快點兒呀,這裡着火了!」


當小明玩停車場時,媽媽拿着一輛小車說:「哪裡才是停車位呢?你能幫幫我么?」


當小明模擬高鐵站情景時,媽媽拿個玩具小人偶假裝是乘客,收拾好東西,準備下車:「小人兒小車啦,他說:『謝謝列車長,再見!』」。


在小明的自言自語玩耍時,家長主動加入社交互動元素,引導他互動,能幫助他學習如何與其他人一起玩耍、一起交談。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情況三

逃避任務/自我刺激

概述


在特定場合或者特定情緒下,孩子為了逃避任務和(或)自我刺激,機械性重複一些語句。


案例


媽媽和小蘭一起學習時,媽媽指着一堆認知卡片問:「哪一個是正方形?」


小蘭找不到,媽媽握着小蘭的手,指着正方形的圖片說:「這是正方形,跟我說:『正方形』」


小蘭發音尚不清晰,模仿着說:「denghuang 形。」


媽媽說:「不對,是『正方形』要說清楚。」


幾遍之後,小蘭開始慢慢前後搖晃身體,並且不停地背誦動畫台詞:「豬爸爸、豬媽媽、小豬佩奇、喬治豬爺爺......" 儘管她還是說不清楚,但依然自顧自地背着自己熟悉的動畫。


無論媽媽說什麼,小蘭都不再理會。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分析

學習認知圖卡類的活動對於小蘭來說比較枯燥,而且這些內容對小蘭也有些難度,小蘭用自言自語來逃避任務。同時,為了安撫自己的情緒,小蘭也使用自言自語作為自我刺激滿足自己需求的策略。


策略

降低任務難度,或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示範


媽媽可以其他的活動,代替卡片,教小蘭認識圖形。


比如,用形狀玩具盒,一人一個輪流把形狀放進盒子里,在這個過程中,媽媽不斷重複形狀的名稱;


也可以用玩具卡車載一個正方形開到小蘭的前面,一邊開一邊說:「正方形要來咯!」,或者讓小蘭開卡車,媽媽做旁白描述:「哇,正方形過來了!」;


還可以把形狀都放在一個黑色的袋子里,讓小蘭閉上眼睛抓一個,拿出來後看是什麼形狀。


這些活動都比單純地認圖卡有趣,也更能提高小蘭和媽媽的互動,讓小蘭不會感到任務太枯燥或者太難。


此外,媽媽還需要教會小蘭如何表達拒絕。


當媽媽觀察到小蘭不喜歡圖卡活動時,可以教小蘭說:「我不要做了」「我不喜歡」,在小蘭正確表達後,就把圖卡收起來。


補充


小蘭自言自語除了逃避任務,還有自我刺激。


我們注意到,小蘭自言自語時,伴隨着身體前後搖晃,這時「自言自語」伴隨着身體前後搖晃屬於一種自我刺激行為。因為任務太難,她需要自我調控,以免情緒爆發。

對比情緒爆發的大哭大鬧,孩子用自言自語調節情緒,很多時候,是一種可取的策略。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情況四

思維活動外化


概述


一些有良好口語表達的自閉症孩子,會把腦海中突然想到的事情,不分時間場合地表達出來。


案例


小朋友們在玩桌游,小牧看到這些圖片,想到了自己喜歡的海洋動物,便開始滔滔不絕,地重複海洋動物的名稱、生活習慣等。


分析


小牧看到桌游圖片,聯想到了熟悉或者喜歡的事情,想要發表一些評論。這種情況,大家都會出現。例如看到漂亮的日落,忍不住感慨:「哇,這就是詩句裏面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呀!」


不同的是:


✔ 我們很少直接脫口而出,而是會先默默在腦海里或者心裏想一想;


✔ 我們即使說出來了,也不會喋喋不休,一遍遍重複;


✔ 我們脫口而出的評論,大多是考慮周圍人感受,會被接納的。


策略


類似小牧的情況,家長不要着急,只需要教會他們一些簡單的社交規則即可。



示範


家長平時可以跟孩子多玩一些情景模擬的遊戲,在遊戲中扮演其他小朋友。


看到海洋動物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先跟其他人有個互動,再介紹:「這個是海豚,我很喜歡海豚,海豚……」


當孩子說完海豚的一些基本習性後,家長提一些問題,引導孩子回答。


此外,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多設定一些常見的情節,讓小牧去分辨,什麼時候可以用嘴巴說出來,什麼時候只要在心裏想想就好。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最後,建議家長面對孩子不恰當的表現時,一定要先觀察、多思考,只有分析出原因,才能找到針對性解決辦法!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自閉症娃總在「自言自語」咋整?別方!應對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本文作者|李齊

大米和小米言語語言治療(ST)高級督導

美國言語聽力協會(ASHA)認證專業言語語言病理學家(CCC-SLP)

美國紐約州言語語言病理學執業執照

美國紐約州教育局認證中英雙語-言語及語言障礙教師

加拿大Hanen中心認證專業家長培訓講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裏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