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2022年09月28日14:13:04 育兒 1348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作者:米喬(富書專欄作者)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視頻中,男孩坐在電動單車后座,一邊津津有味地吃着包子,一邊目不轉睛地盯着手機。


與此同時,一頭白髮的爺爺卻吃力地推着車和車后座上的男孩艱難前行。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這段視頻一出,引發了廣大網友的感慨。


大家紛紛表示,看到孩子這樣,感覺父母的責任更大,愛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應該讓孩子明白,愛是相互的。


孩子都這麼大了,不僅對爺爺的辛苦視而不見,甚至還仗着爺爺對自己的愛,理所當然地讓爺爺為自己推車。


視頻下方,有一個高贊評論是這麼說的:


愛得太多便是害,沒有天生的白眼狼,許多白眼狼都是被慣出來的。把孩子養成這個樣子,父母的確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看完視頻我在想,或許,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辛苦付出一切,卻培養不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父母越卑微,孩子越無情


在陝西寶雞一家醫院裏,發生了這樣讓人憤怒的一幕。


女孩向媽媽要錢買飲料被拒,於是開始直接動手。先是給了媽媽幾個耳光,然後又用腳使勁踹她。


一邊對媽媽拳打腳踢,一邊還咬牙切齒地喊着:「打死你,打死你」。


而這位媽媽,全程站在那裡,絲毫沒有還手,只是嘴裏弱弱地說著「不要打媽媽,不要打媽媽」。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無獨有偶,類似的悲劇,一直在重複上演。


湖北武漢一地鐵站里,一女孩兩手插兜,對着拖着沉重行李箱的母親一頓狂踹,原因竟然是因為嫌媽媽坐錯了地鐵,氣焰囂張至極。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圍觀群眾看不下去了,想把女孩子拉開,沒想到女孩子非但不領情,而且還開始追打路人。


面對自己囂張跋扈的女兒,背着大包小包的媽媽不僅沒有半點責怪,反而好聲好氣地給自家孩子道起了歉。這一做法簡直讓網友大跌眼鏡。


有網友打趣地說道:「這個媽媽在女兒面前反倒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片。


兒子在椅子上翹着二郎腿,悠閑地玩着手機。與此同時,媽媽卻卑微地在兒子面前跪着,含胸低頭,一動不動。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事情是這樣的,孩子任性不去上學,勸說無果後,這位媽媽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賣慘。


於是,才會出現媽媽給兒子下跪的那一幕。


可兒子完全不吃這一套,非但對跪了將近一小時的媽媽沒有絲毫同情,反而拍下媽媽下跪的樣子發了朋友圈,並配文「開心每一天。」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孩子,看着固然讓人心寒。可這些父母的態度同樣引人深思。


孩子對母親拳腳相向,母親對孩子低頭下跪。孩子霸道得不像孩子,父母卑微得不像父母。


我們總是錯誤地以為只要是為了孩子好,做牛做馬都無所謂。


可結果呢?


你做牛孩子就真的會把你當牛,你做馬孩子就只會把你當馬,到最後,除了自我感動以外,徒增了孩子對自己的厭惡罷了。


人生來就有慕強心理,你怎麼能指望一個任由孩子欺辱,卻不知反抗的父母能夠培養出一個打心底里欽佩父母,熱愛父母,想成為父母的孩子呢?


《正面管教》一書中說:


「孩子好比石頭,如果你使用的工具是鐵鎚,那麼你打造出來的只能是粗糙的碎石。


如果你使用的工具是刻刀,那麼你雕琢出來的就是精美的藝術品。」


換句話說,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子,很大程度取決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方法不對,愛也成害。


以前,我總是喜歡跟孩子打感情牌,甚至有時不惜放低自己的姿態,來迎合孩子的需求。


可我總是感覺孩子好像沒有那麼喜歡自己,甚至會跟我頂嘴。


有一天,我向朋友抱怨:


「我對我家孩子就差把心掏出來了,可是他好像並不怎麼領情啊。」


聽完我的話後,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


「你喜歡自己一次次向孩子妥協的樣子嗎?」


朋友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是啊!向孩子無底線低頭的樣子連我自己都鄙視,又怎麼能要求孩子真心喜歡呢?


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卑微的父母永遠養不出有情有義的孩子,相反,父母越卑微,孩子越無情。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但也是最根本的,孩子不懂感恩,再優秀也沒用。


父親花錢讓女兒出國留學,結果女兒卻在網上大罵父親是「噁心玩意」,甚至還對父親說:「老傢伙,養不起本仙女當年就別生啊」。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要從她和父親的一次聊天說起。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國內的父親收到了女兒在境外的消費賬單,於是耐着性子提醒女兒,自己工資有限,希望女兒盡量把生活費控制在一萬元以內。


可女兒不僅對父親的勸說毫不領情,還冷漠地對他說:「我不想大清早跟你吵架。」


當爸爸希望女兒能理解自己的不容易時,她卻怒懟道:「我也很不容易」。


更讓人心寒的是,在父女倆聊天結束後不到一小時,女兒就把聊天記錄發到了微信群,還配文字「噁心玩意」。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甚至不惜將父親的照片和真實信息發到網上,要求網友網暴父親,還叫囂着:「誰網暴她父親,她就給誰發裸照」。


這些孩子大把花着父母的錢,吃着美食,穿着名牌,只懂自己的快樂,不懂父母的辛酸。


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發生在表哥身上的一件事:


表哥為了讓兒子上大學,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結果兒子畢業後非但不去找工作,還在家裡啃起老來。


不僅花光了家裡原本就所剩無幾的積蓄,甚至還賣掉了表哥的車。


為了償還網貸,今年侄子竟然打起了表哥房子的主意。


眼看自己半輩子的心血就要被不爭氣的兒子揮霍完了,表哥再也坐不住了,拒絕了兒子的過分要求。


結果,父子倆為此大打出手,兒子還聲稱要和表哥斷絕父子關係。


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着的溫室花園。


孩子卻習慣了單方面的索取,認為一切都可以輕而易舉得到,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


而被索取的父母,因為沒有原則,不懂要設下界限,不斷地委屈自己,犧牲自己。結果把自己變成了被索取的受害者。


大儒朱熹曾說過:「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


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優秀,對於家庭,對於社會,也全無益處。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遠勝過養出千千萬萬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不想把孩子養廢,父母要學會狠心


想起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


19歲的大二男生,為了幫父母減輕壓力,利用假期去當外賣員,60天共送出了3470單。


因為常在戶外奔波,常常要面對高溫暴晒,皮膚被曬得黝黑。


不光如此,除了被高溫暴晒,被雨水澆淋更是家常便飯,為了多賺點錢,中午更是連家都不回。


就這樣,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沒有休息一天,總共掙了17350元,不僅攢夠了學費,還攢夠了生活費。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接受採訪時,他母親說:


看到兒子不斷被晒黑,還因沒帶雨衣淋雨後心疼不已,但爸媽又不能一輩子為他遮風擋雨,希望孩子在人生路上繼續加油。」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而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要讓孩子知道,麵包來之不易。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在該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現在多吃的每一份苦,都會變成未來生活里的糖。


周杰倫曾經在採訪中就分享過自己小時候的經歷:


他說媽媽對他特別嚴格,別人家的孩子在玩耍,他要被關在房子里練琴,練琴的時候,媽媽經常手裡拿着藤條看着他。


但長大以後,他很感激媽媽當初逼他一把,讓他學會不輕易放棄,也因此,他才寫了那首《聽媽媽的話》。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功成名就後的鋼琴大師朗朗,也曾不止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沒有我爸,就沒有現在的我」。


當年郎朗北漂,父親陪讀,父子倆住在到處都是垃圾的破舊筒子樓里。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來探望的郎媽看不得兒子受這份罪,想勸郎爸回去。


結果卻遭到郎爸拒絕,他說:「你不要影響兒子的未來,已經決定的事,就算再苦再難,也要走下去」。


正因為父親的堅持和嚴厲,才為郎朗後來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如今的郎朗也已然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特別狠心,特別愛》一書中說:


「中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在適當時機向他們索要,因此最終導致子女一輩子艱難,一輩子向他們索要!」


事實上,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因為只有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能懂得生活的不易,體會父母的辛酸,感恩父母的付出。


溺愛出逆子,慣子如殺子。真正的愛應該帶點「無情」,帶點「狠」。

看完那個幫孫子推車的爺爺,我才明白:有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米喬,富書專欄作者,非典型處女座,喜歡跑步,閱讀、寫作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文章:爸媽精讀,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 天天要聞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父母養大孩子,不代表孩子就會敬愛他們。要是相處不和諧,孩子也會嫌棄父母。父母對孩子成長影響大,想晚年親子關係好,就得留意那些影響感情的行為。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一、過度干涉子女生活:越界的關愛,適得其反父母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從傳統曆法角度而言,雙春是指在一年之中出現兩個「立春」節氣。以2025年為例,立春分別落在農曆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和臘月十七(2026年2月3日),形成了「兩頭春」的獨特景象 。在傳統觀念里,「雙春」往往被賦予吉祥寓意,它象徵著好事成雙,萬物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