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回乳,就是說要斷奶,停止餵奶。一般哺乳10個月到2年,可根據需要自然回乳。自然回乳主要是通過逐漸減少餵奶次數、延長餵奶間隔時間、縮短單次餵奶時間、減少催奶食物(高蛋白、湯水、花生、豬蹄、鯽魚等)的攝入、穿緊身衣等等。如果自然回奶不行,可人工回奶。
人工回乳,在自然回奶的基礎上,通過母嬰生活方式(減少母嬰同室、不刺激乳頭乳暈、不餵奶)、中醫藥(內服、外敷、外治法)、西藥(口服或注射雌激素類藥物)、催乳師按摩等方式幫助回乳。
這裡主要介紹一下中醫藥的方法。
一、回乳方:
1、炒麥芽60-120g,煮水代茶,一天一劑,服3-5天,如果不行,可適當延長服藥時間。
2、炒麥芽90g、山楂30g,需翻煎,每日一劑,分2-3次服,服3-5天,如果不行,可適當延長服藥時間。乳房脹痛明顯、膚溫高者,加蒲公英5-15g。外敷:冰袋冷敷、或蒲公英打粉、加水或蛋清、放紗布敷患處。(by Bee)
3、麥芽60g、稻芽60g、山楂15g、五味子30g,每日一劑,分2-3次服,直至回乳為止。(by Fengfeng)
4、麥芽30g,瓜蔞15g,枳殼9g,青皮6g,蘇梗6g,桔梗6g,當歸9g,益母草12g,蒲公英15g,金銀花9g,連翹9g,丹皮6g。By《臨證醫案醫方》
5、焦麥芽1兩,枳殼2錢。By《謝利恆家用良方》(清代1兩≈36.9g、1錢約等於3.69g)
6、乳房脹痛明顯,有腫塊,可用芒硝或仙人掌片、馬鈴薯片等外敷。
二、穴位:
膻中、神封、天池、乳根、曲池、合谷、光明穴、足臨泣、太沖、少澤等,可選方便的穴位,3-5個穴位,按壓,每次2-5分鐘,每次2-3次。其中,足臨泣可點按或艾灸,效果較好。
注意:
1、回乳需要時間,不能操之過急;
2、如果乳房實在脹得難受,可擠1/3-1/2乳汁,但不能擠空,否認會刺激乳汁分泌;
3、如果乳房裡有硬塊,要及時揉開,預防乳腺炎;
4、不推薦使用雌激素類藥物。
以上僅供參考,如有明顯不適,請到當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