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2022年09月27日16:07:05 育兒 1080

著名校長李鎮西說過:學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父母有着直接關係。


「優生」不全是老師教出來的,「差生」也不全是學校培養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做好家庭教育,比一切都重要。


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本周小慕通過一線校長視野,整理出當代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三個難題,快來看看你們中招了嗎?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01

「零起點」教學

孩子輸在起跑線怎麼辦


2018年,教育部提出小學起始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從此,每一屆的小學起始年級家長壓力倍增:


不讓提前教,孩子跟不上怎麼辦?

別人的孩子都在學,我的孩子不學不就落後了?


在當今全體雞娃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都想盡辦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讓另一部分即使有心給孩子減負的家長也不由得開始焦慮,自己到底該不該放任孩子「零起點」。


可是心中無論如何焦慮、壓力大,有些事情也還是要明白,究竟什麼是「零起點」?


「零起點」就代表着零教育嗎?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其實所謂小學「零起點」教學是基於當前「減負」政策下開展的一種凸顯教育起點公平、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為依據的教學行為。


具體來說,「零起點教學」的內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兒童在入學前,沒有參加過任何校外形式的輔導學習,兒童也不需要以任何形式的學科知識積累作為入學條件和基礎,他們只要按照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來學習,就能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是教師在教學中,不以部分孩子超前掌握的知識水平為教學起點,而應結合全體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基於具體的學情,以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開展教學。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總結一句話就是:在「零起點教學」理念下,無論兒童在入學前是否學過拼音、加減法或英文字母,對其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都不會有影響。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該會的學習技能,早晚會學會,無需因為搶一時的「起跑線」讓父母、孩子都壓力倍增。


但所謂的「零起點」並不意味着對孩子的「零教育」,而是反對一切形式的超前教育和非常態教學。


將目光放在孩子的長遠發展上,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塑造他們的美好品格,才是助力孩子起跑人生的禮物!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02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質量

決定孩子的成長質量


家庭教育的許多問題往往都可以歸根於親子溝通問題。


來看看下面這幾種親子溝通模式,你們是否也中招過:


命令:「不許玩手機,趕緊給我寫作業去!」

威脅:「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諷刺:「還知道看書?真是難得一見!」

懷疑:「你小孩家家知道什麼?」

指責:「我養你有什麼用?」

羞辱:「我看你就是個廢物!」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說:


「我認識到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巨大影響。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孩子因為受年齡的限制,思想不夠成熟,在許多行為和表達上比較衝動,若這時父母也做不到有話好好說,耐心引導,而是通過言語「以暴制暴」,那麼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導致親子矛盾的發生。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們嘗試改變一下溝通的方式,或許會讓親子關係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比如少和孩子講道理,嘗試用提問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情緒,同時耐心傾聽,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表達他們自己的感受。


用同理心共情孩子,把他們當作朋友,彼此交心,這樣才會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當然,作為父母也要記得向孩子表達愛意,學會讚美、鼓勵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愛的。


給他們安全感,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好地愛這個世界。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03

二胎教育怎麼做才有效?

同等的愛是基礎


隨着二胎、三胎時代的到來,多孩教育已經成為許多家庭所要面臨的問題。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爸爸媽媽抱怨:「怎麼自從有了二寶後,大寶變化很大,變得很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就鬧。」


這是因為孩子害怕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後,不再愛自己了。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確實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很多時候父母可能只是遵循着本能,會給予更小的孩子額外的呵護,卻沒有意識到會對大寶造成傷害。


其實孩子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想要得到爸爸媽媽專屬的愛和關注,當他得到的安全感和愛足夠了,自然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愛。


比如媽媽可以給予孩子一個固定的特殊時光,只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


如此,就會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愛兄弟姐妹,但最愛的還是我!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這種專屬的愛,是親子關係的潤滑劑,哪怕遇到其他「不公平」事件,在孩子心底他依然還有安慰。


所以說真正的公平,不是絕對地一分為二。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多讓大寶參與和弟弟妹妹有關的事情,比如幫忙拿衣服,洗手等,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會讓孩子之間慢慢建立情感連接。


我們也不要總是讓大寶去照顧謙讓,大寶沒有滿足時,謙讓對於大寶也是一種傷害,要先尊重大寶的想法,也要理解大寶尋求關注的需要。


二胎家庭,父母是引導者,積極培養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才能使每個孩子都健康茁壯地成長。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04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人生,孩子未來的成功,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打底。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要成長,不合時宜的教育方式,只會成為孩子的束縛,順應孩子成長的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最後,希望所有父母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能妥善找到應對方法,與孩子一起成長。


現代家庭教育最常見的三個難題,你們中招了嗎?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