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2022年07月05日12:48:18 育兒 1112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經常有讀者問:

小孩每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孩子不愛喝水,需要擔心嗎?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水是生命之源,每天喝夠水,喝對水非常非常重要。對於孩子,這也是影響他們一生的健康習慣。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不過,學齡前孩子需要的飲水量,可能比「你認為的」更少一些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因為——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之前看一部BBC的紀錄片《健康飲食的真相》,對一個片段印象深刻:

節目組把志願者分為四組,分別喝普通白水、鮮橙汁🍹、咖啡☕、牛奶🥛。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出人意料的是,喝牛奶是最補水的!

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的研究對比了茶、可樂、蘇打水、橙汁、咖啡等13種常見飲料對人體水合狀態的影響,也就是看哪種飲品的「補水」效果更好。

結果發現,全脂牛奶維持體液平衡方面與口服補液鹽 (ORS)的效果相當,脫脂牛奶表現甚至更好,反正通通比直接喝白水更好!

這在業界也不算不上什麼稀奇事。感嘆於牛奶良好的水合功效,早在10多年前,就有學者建議把乳基飲料,或者牛奶滲透液(牛奶超濾後的副產品)作為傳統運動飲料的替代品了。

是不是有些反常識?從小到大生活經驗都告訴我們,白水最補水、最解渴👍,但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白水的補水效果是「基礎線」。

在一些身體需要快速補水,如運動後大量流汗、腹瀉、嘔吐脫水的時候,喝白水就顯得低效了。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原因是,白水少了一些能加強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維持體液平衡的附加項——電解質、有熱量的營養物質

而對於牛奶🥛:

牛奶中含有更多像海綿一樣「吸附」水分的電解質鈉和鉀,不至於喝了白喝,流失太快。

另外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乳糖、乳脂肪會減緩胃排空的速度,這些營養物質會被胃腸道一點點地吸收,這也有助於減緩牛奶中的水分被尿液排出。

牛奶的含水量也很達標,能達到88%左右呢。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我們可以對比看看,牛奶的「補水原料」和口服補液鹽(水+電解質+糖)、運動飲料是很類似的,這些物質能很好地把喝下去的水「鎖」🔒在身體里,達到補水的效果: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一杯牛奶👆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一袋口服補液鹽👆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運動飲料👆

是不是又多了一個堅持喝牛奶的理由!噸噸噸補水~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當孩子發生腹瀉或嘔吐時,用口服補液鹽來補充體液流失才是唯一的必選項,而不應該是其它「業餘的」飲品。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6個月前

寶寶六個月前,母乳或者配方奶可以提供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包括水💧。

· ✏ ·

對於6個月前的孩子,無論是天氣熱,還是發燒,或者腹瀉,在任何你認為應該喝水的情況下,餵奶(母乳及配方奶)。

2019年,美國的四個關鍵國家健康和營養組織的專家代表小組,制定一份針對0至5歲嬰幼兒飲食健康規律的飲料全面建議,其中再次強調

給6個月以下的孩子額外喝水不能帶來任何好處小嬰兒的腎臟還未發育成熟,喝水會造成腎臟負擔,導致電解質紊亂,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起低鈉血症(hyponatremia)危及生命。

6個月後

六個月添加輔食後,就可以給寶寶喝水了,但寶寶攝入的流質仍然應該是母乳或配方奶為主

· 專家組對飲水量的建議 ·

0-6個月:不需要額外補充飲用水。

6-12個月:每天用餐時間攝入120-240ml飲用水(燒開後冷卻的自來水)。

1-3歲(12-36個月):每天240-960ml飲用水。

4-5歲(37-60個月):每天需360-1200ml含氟飲用水。

這個水量看上去很多,按這個標準,可能很多孩子都沒喝夠水,以常見飲品的容量為例: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但實際上,你給孩子喝的白水的量並不需要那麼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3歲的孩子一天之內沒有喝奶和其他飲品,為保持充足水分,建議喝4杯水,但如果他一天中喝了2杯奶,那麼再喝2杯水就足以滿足一天的水分需求了。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成年人

同理,我們大人也不用每天喝下8杯水(大概是4瓶普通礦泉水的量):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受身體活動、氣候和飲食影響,個人對於水的需求量每天都會變化。「8杯」水量只是一個參考範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輕體力活動成年人每天飲水1500毫升-1700毫升,約7-8杯),具體的喝水量還要取決於全天攝入的其他飲品。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儘管給6個月以上的寶寶提供白水,確保他們每天水分充足非常重要,但這並不意味着需要規定孩子每天必須喝下多少水。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做到以下五個方面:

一、每天多次提供白水

我們在6個月後,給寶寶提供白水,更重要的意義其實是:讓寶寶學習使用杯子,並養成喝白水的習慣。這樣補水,最有利於口腔健康。

在寶寶長牙後,為了保持口腔清潔,每次進食,尤其是輔食和配方奶後,可以提供裝有白水的水杯,讓寶寶逐漸適應和學習用杯子喝水。這樣也可以清潔口腔,保護牙齒。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喝水的量可以在滿足奶量的情況下,提供白水給寶寶(比如每餐後),讓寶寶自己決定喝多少。和輔食一樣,剛開始可以每天一次,逐漸增多次數,比如一天提供3-4次。

二、飲品只提供奶和白水

美國的四個關鍵國家健康和營養組織的專家代表小組,營養和飲食學院(AND)、美國兒科牙醫學會(AAPD)、美國兒科學會(AAP)和美國心臟協會(AHA)只推薦兩種飲料給孩子: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那麼具體來說,孩子每天需要喝多少奶呢?

·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

0-12個月:一歲以下的嬰兒不宜飲用牛奶。

1-2歲:1-2歲大的嬰兒可以適量飲用純牛奶/巴式殺菌全脂奶每天2至3杯(480-710ml)。

如果幼兒出現超重、肥胖、血脂異常或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經兒科醫生同意,可選擇低脂牛奶。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 12至24個月大的嬰幼兒的牛奶日需求還取決於輔食攝入量。隨着孩子能吃的輔食種類越來越多,從母乳、配方奶、牛奶等流食中獲取熱量和營養物質的需求隨之減少。換句話說,如果輔食吃得好,奶可以少喝一點;如果輔食吃得不好,優先提供多樣的輔食,不夠的營養則由更多的奶去彌補。

2-5歲:兩歲時可以(非必須)逐漸過渡到脫脂或低脂(1%)純牛奶/巴式奶。

兩歲以上兒童每天的總牛奶攝入量約為2杯(480ml)在進入青春期後,由於鈣需求增加,則建議每天3杯。從2杯到3杯,可隨着孩子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

三、提供豐富的果蔬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不僅在補充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方面功不可沒,不可代替,它們同樣也是補水的主力軍。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那不勒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一些新鮮果蔬可以為我們的身體高效補水,效果比普通白水好得多!

原因依然是,它們含有有助於增加水合作用的物質——保濕鹽分、礦物質和糖,而且是天然的、易於吸收的形式。

新鮮果蔬本來就是「水做的」,含水量普遍很高,比如一根黃瓜🥒含有96%的水,芹菜含有96%的水,還富含鈉、鉀、鎂、鈣、磷、鐵和鋅等礦物質。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水果也一點也不會輸,如水分大戶西瓜🍉含有92%的水和8%的糖,富含鈣、鎂、鉀和鈉等必需鹽以及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牛奶、蔬果中的水分形式和人體溶液成分非常類似,所以它們易於被人體吸收,並且能被高效利用。

四、了解其他飲料的健康程度

雖說白水和奶是首選,但生活中可能也會碰到孩子很想喝飲料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做到對這些「備選項」的健康程度心中有數,它們是能適量喝,還是一口也不能給?

美國兒科學會聯合其他幾個健康機構的專家組聯合建議:100%純果汁🍹可以適量飲用,其餘飲料(包括嬰幼兒奶粉)都為不推薦飲用的類型。

為什麼「純天然的」100%純果汁不能敞開喝呢?

因為果汁中含有很多液體遊離糖,少了細胞壁的包裹,它們和人工添加糖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12個月後即使給孩子喝果汁,也最好是偶爾、少量、殺菌過的100%果汁,而非還額外加了糖的果汁飲料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五、用水杯而不是奶瓶提供白水

美國牙科協會,澳洲政府,都傾向於讓孩子儘快地學習用水杯喝水、喝奶:從6個月開始學習,12個月後戒掉奶瓶。

我們要幫助孩子戒掉奶瓶,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使用奶瓶對牙齒髮育不好,容易蛀牙、牙齒咬合不正(齙牙)。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但實際上,這些機構都不建議讓孩子長期地用帶有防漏閥門的吸管、學飲杯「吸」飲品。他們都建議選擇不帶防漏閥門的杯子,讓孩子在喝的時候,如果倒了,水能夠漏出來!讓孩子學着控制,學着用真正的杯子喝水、喝奶。

一些觀點還認為,用兒童水杯會使孩子不想再用普通杯子,會阻礙孩子學習使用普通杯子。而且,使用防漏杯還會有潛在的危險,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孩子可能會被壺嘴或者吸管傷到口腔。大家在購買和使用水杯前,需要認真考慮一下可能的風險。

可以在給孩子用兒童水杯的同時,讓孩子學習使用普通水杯哦!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除了詢問孩子自己口不口渴,我們也可以通過孩子尿液顏色和排便情況來推斷孩子喝夠水了沒。

只要孩子排的小便淡黃清亮就說明不缺水。如果孩子缺水,6個月以下餵奶,6個月以上給水。

小孩該喝多少水,喝什麼,怎麼喝 - 天天要聞

1/2/3是尿液的正常顏色👆

關於便秘,如果孩子每周排便小於2次,或者有大便滯留史等,也需要排除日常飲食搭配不合理、水攝入不足的問題,通常推薦增加水果、生蔬、麥麩全麥麵包和穀物的攝入,也推薦攝入足量除奶以外的液體。

兩餐之間,可以嘗試給寶寶喂一些水,平時也應該鼓勵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

並不需要強迫孩子喝多少量,而是多提供,幫助孩子養成勤喝水的習慣,而非口渴了才猛喝一陣。可以給小朋友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在餐後喝水,可以把嘴巴里的食物沖洗到肚裏里去,自己吃掉!不留給口腔細菌吃!

運動後,出了汗,告訴小朋友身體的細胞會口渴,趕緊給他們補上一些。

總之,多提供白水,幫助孩子少量多次地飲用,養成喝白水的習慣,才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堅持的。

還有一種情況也要及時補水,可能需要用到補液鹽,如孩子腹瀉、嘔吐、高燒、運動後大量出汗。

如果孩子拉肚子,注意避免讓孩子喝果汁、水果飲料或加糖的米湯等含糖飲品以及碳酸飲料等,防止腹瀉加重。

參考資料:

[1] Craig W Berry,S.Tony Wolf,Bob Murray,Hydration Efficacy of a Milk Permeate-Based Oral Hydration Solution,Nutrients. 2020 May; 12(5): 1502.

[2] Ronald J Maughan, Phillip Watson,A randomized trial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different beverages to affect hydration status: development of a beverage hydration index,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103, Issue 3, March 2016, Pages 717–723,

- END -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關注「夏天的陳小舒」,

回復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推送啦

回復【懷孕】備孕知識、孕期疼痛、孕期營養、孕期美容 等;

回復【哺乳】開奶、母乳不足怎麼辦、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藥 等;

回復【奶粉】配方奶知識及奶瓶餵養;

回復【乳腺炎】漲奶、母乳過多怎麼辦以及如何擠奶餵養;

回復【濕疹】了解嬰兒濕疹;

回復【生病】關於感冒、打鼾、發燒、咳嗽、便秘等幼兒常見病;

回復【睡覺】嬰兒睡眠知識綜述、新生兒睡眠安全等;

回復【頭型】如何塑造寶寶的漂亮頭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 天天要聞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我對孩子太過急切,像極我爸當年對我的樣子,也是我最討厭的樣子。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這一路走過去的印記,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執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題主的焦慮和無奈,表面上題主是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實是你對於自己...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 天天要聞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愛使者——熊貓寶寶。它們宛如一顆顆精緻雕刻的玉球,圓潤得如同家中的「煤氣罐罐」,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愛意滿滿。作為中國的國寶,熊貓寶寶不僅因其黑白分明的獨特毛色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在全球圈粉無數,更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 天天要聞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篆書,作為中國古老書法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在篆書書法中,其字形勻稱、線條優美,給人以古樸、端莊的美感。張德聰先生的篆書,每個字的線條都呈現出一種流暢、圓潤的美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特別是在書寫長篇作品時,篆書的線條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聞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確實有一些特殊的方式,這些方式可能與其他年齡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強烈的表達:熊孩子可能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經過太多的修飾或考慮。例如,他們可能會直接告訴父母他們想要什麼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