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2022年06月30日21:45:19 育兒 1626

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社會裡,我們不能控制和命令別人。平等,就是每個人都有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這使得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父母也失去了對孩子的統治權。我們經常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孩子們不分時間地點,常常做出讓大人頭疼甚至討厭的事來。比如去遊樂園,本來是全家都開心的事情,但事實上大部分時候,家人們很難玩得愉快。

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 天天要聞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疲倦又亢奮的孩子們叫喊着「還要」「再來」,煩躁的家長生氣地說:「不能再玩了!」可是很快又因孩子的尖叫哭鬧而妥協。爸爸們煩惱又無奈地掏出錢包,花掉他們原本沒打算花的錢。在這樣的公共場合,打孩子屁股也屢見不鮮。最後常常以媽媽們拖着掙扎反抗的孩子們回家這樣的情形收場。回到家,家長們還會抱怨:「早知道不該帶你出去玩!」

孩子們在餐廳里的表現也常常讓人抓狂。他們在椅子上坐不住,動個不停,或者不顧旁人大聲喧嘩,在餐廳里跑來跑去。還有很多孩子非要哄着勸着餵食,才肯吃飯。在超市,孩子們經常玩旋轉門和護欄,在過道上亂跑,要買這個要買那個,得不到時就發脾氣,或大哭大鬧。

在類似的公共場合,我們經常看到行為不良的孩子在生氣、發脾氣、尖叫,而一旁的家長疲憊不已,束手無策,氣憤暴躁。而在家裡,很多孩子表現得不配合,不願意承擔做家務的責任。他們常常大聲吵鬧,不管不顧,不守規矩,沒有禮貌。他們的行為經常顯得對家長和其他長輩不夠尊重。他們一再跟家長對抗,而家長卻無計可施。

不聽話的孩子讓我們不知如何是好。我們試着用各種方式安撫他們,比如乞求、命令、哄騙、處罰以及賄賂,目的只是想讓孩子們守規矩。一位奶奶沮喪地說:「現在的孩子真不聽話!」孩子們無禮、違抗的行為普遍到家長們都習以為常了:「小孩子就是這樣的。」

學校里,許多孩子不願意承擔學習的責任。老師們要求父母親操心孩子的作業,卻又無法告訴家長們怎麼做才不用打屁股或說教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完成作業。

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 天天要聞

還有「問題孩子」,關於這個話題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多,這類孩子的犯罪年齡也越來越小。法庭要求家長們不要讓孩子晚上在外遊盪,卻沒有指導具體怎麼做。全美範圍內,關於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報告也越來越多,可沒有人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越來越多的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感覺到沮喪和煩躁。家長們都希望培養出快樂和自律的孩子。而事實上,孩子們卻常常感到不滿、無聊、低落,並表現出傲慢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兒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的研究表明,精神嚴重失常孩子的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然而很少有人真正意識到家長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們好像喪失了教育孩子的能力,而老一輩家長似乎不用人教他們怎麼養孩子。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過去有一套社會公認的教養孩子的規範體系,每個家長只要遵循社會標準就可以了。到了當代,我們確實需要發展 大規模的家長教育,為什麼會這樣呢?

很多人說,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成人缺乏安全感,情緒不穩定,思想不成熟,不是孩子的好榜樣;社會缺乏道德規範或健康的價值觀,或者沒有宗教信仰。確實,現在的道德觀念發生了改變,但當代社會中,人們對危害社會的事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說明現在的社會道德標準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遠超以前。

而說到安全感,每個時期都有讓人感到不安或壓抑的事件,不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恐慌,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或是原子彈爆炸、氫彈爆炸等。我們還聽到許多人說「現在的年輕父母和孩子都不夠成熟」。成熟,是個含混的詞,通常指的是「不幼稚」。用「不成熟」形容一個人時,也就暗示着「幼稚、孩子氣」是缺陷。

藉著「有禮貌」和「適應社會」之名,我們似乎更願意讓人們顯得世故,而不是流露真實感受。實際上,「成熟」指的是心智得到完全成長,潛力得到充分發展。只有少數人能認知體會這種快樂。完美的成熟,需要用一生來完成。怎麼能用「成熟」來要求孩子或是年輕人呢?

還有,「成年人從來沒有做過孩子的好榜樣」。在過去的年代,孩子不可以做大人做的事。大人常說「照我說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在宗教領域,擔任神職人員的家長及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家長,和他們信仰無神論的鄰居一樣,在管教孩子方面遇到各種挑戰。

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 天天要聞

教堂的主日學校里,經常因為有孩子不聽老師的話,課堂變得混亂。每個主日學校的老師都能證明,普通學校存在的問題,主日學校也存在,有時候還更嚴重。問題的癥結隱藏得很深,這些事實表明,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孩子。傳統方法已不適用於今日,而我們還沒學會新方法。

在養育孩子方面,每種社會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都逐漸衍生出相對明晰的社會規範。因此,對早期社會進行研究比較,是了解現今社會育兒規範的絕佳方式。不同族群有不同的傳統文化、不同的教養方式,其成員也相應發展出特有的行為規範、性格特徵,以及遇到困難和挑戰時的應對方式和習慣。長期發展下來,族群中的男性、女性和孩子都很清楚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是什麼。每個人的行為模式都建立在長期發展出來的文化傳統之上。

當今一個普遍現象,是家長給予孩子無限自由,結果孩子成了「小霸王」,父母成了孩子的僕人。孩子享受所有的自由和權利,而家長則承擔所有的責任和義務。這根本不是民主。父母這樣做,就會承擔給孩子過分自由的可怕後果:他們要替孩子掩飾,替孩子承受懲罰,容忍孩子無禮,對孩子的要求不斷妥協,喪失了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

而對孩子來說,雖然不明白原因是什麼,但能感受到生活沒有限制,沒有任何約束,沒有規則引導。他們更加為所欲為,不去了解、學習、適應集體和社會生活的限制和規則。這樣的狀態,會妨礙孩子對集體生活和夥伴發展表現出應有的興趣,讓孩子覺得混亂和不適,問題和挑戰增多。

清晰和明確的界限,能給人安全感,讓人清楚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和職責。否則,人們將感到無所適從。即使孩子不斷努力,想要「找尋自我」,找到自己的價值,卻沒有方向。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孩子,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可以目中無人,卻很不快樂。這就是原因。自由必然與規則相伴,沒有規則,就不會有自由。

要幫助我們的孩子發展出人生成功所要具備的性格和能力,應該改變已經過時的強權方式,建立基於自由與規範責任的新方式和秩序。不能再強迫孩子絕對順從,而應該用激勵和鼓勵的方式,讓孩子主動遵循應有的規則。我們需要用新的育兒方式替代過時的傳統方式。

我是幸福孕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 天天要聞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外婆的巴掌響亮地在廚房裡回蕩,彷彿一記雷霆劈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我站在門口,驚愕地看着這一切,手裡的菜刀差點滑落在地。「你這是幹什麼!?」父親的聲音如怒吼的獅子,一步跨進廚房,把我擋在了外婆和小輝之間。小輝是我的兒子,今年剛滿八歲。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 天天要聞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共情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能。我的理解是這種能力使一個人能夠通過他人的某種行為,去讀懂這種行為背後暗含的某種情感,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彼此感同身受。但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讓人感同身受。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 天天要聞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一個總是將家裡弄得一團亂的「面對熊孩子」,許多寶媽可能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心生無奈。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接招」並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行為習慣,成為一種挑戰。然而,通過採用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寶媽完全有能力「治住」這種行為,為家庭營造一個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 天天要聞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社交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聯繫,提升溝通能力,還能夠增進自我認知,促進情感發展。因此,家長在孩子的社交教育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了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以確保孩子獲得最大的收益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 天天要聞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她一個組的同事小張總是和她搶功勞。「我們同時進的公司,彼此關係非常好,私底下也算是朋友。結果上次開會彙報項目,我講了自己的方案,她一直打壓我的點子,去襯托她的主意有多好。」「不僅如此,她有時候私下也非常強勢,什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