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偏心」正在流行,二胎家庭逃不掉,對孩子傷害特別大

2022年06月28日17:02:16 育兒 1526

有新型不孝在老人圈裡流行,同樣也有新型偏心,正在小孩子之間流行。尤其是二胎和多胎子女的家庭,似乎根本就逃不出這個怪圈。說實話,這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一種「新型偏心」正在流行,二胎家庭逃不掉,對孩子傷害特別大 - 天天要聞

都是父母親生的娃,爸媽能有多偏心?

錢女士和老公結婚後,倆人都很喜歡小孩子,就商量着多生幾個娃。結果,7年期間,夫妻倆生了4個娃,小家庭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

4個娃里有2男2女,而錢女士偏偏很喜歡女兒,老公也是如此。所以,夫妻倆就重女輕男,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女兒。比如,給孩子們買玩具,男孩就買地攤貨,女兒卻要富養,買好吃的好穿的供養着。

長大後,夫妻倆也只給兒子一點點的錢,連婚房買房之類的事情都不負責。而對於女兒,夫妻倆很捨得出手,生怕女兒嫁人後被人瞧不起,各種掏錢給買東西。

兩個兒子對此很不滿意,甚至還召開過家庭會議,對抗父母說:「爸媽,我們倆還是你們親生的兒子嗎?我們對家裡貢獻這麼大,家裡的積蓄都是我們存錢給你們的,對不對?我們工作後,掙了不少錢,都給你們了,沒錯吧?你們怎麼可以拿錢都給了女兒,偏偏不給兒子呢?偏心眼有這樣的嗎,太過分了。」

面對兒子的質疑,夫妻倆卻不以為意,還把這美其名曰為鍛煉兒子的毅力。尤其是媽媽,還抱住了兒子哄着娃:「別委屈,兒子,要不是我跟你爸媽窮養你,你跟你哥哥能有今天的出息嗎?你們對家庭貢獻這麼大,但爸媽也只是把你們掙的錢,給了你親妹妹親姐姐,你們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兩個兒子被懟的啞口無言,倆人啥也不能多說。畢竟,那也是一母同胞的親生妹妹和姐姐。可面對爸媽從小到大的偏心,兒子顯然是不開心的,跟父母之間始終有着隔膜。

將心比心地講,換做誰也不能高興,實在是開心不起來。拿兒子錢給女兒,小時候還區分那麼大,誰能受得了!

一種「新型偏心」正在流行,二胎家庭逃不掉,對孩子傷害特別大 - 天天要聞

爸媽的偏心表現在哪些方面?

1 給孩子花錢數額不同,給女兒多,給兒子少

都說多子女家庭里,父母要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然而,想做到百分百的端平,可真是很難。因為,有些家庭里,父母本身就有性別喜好的問題,爸媽就是不喜歡兒子,或是不喜歡女兒,而非常喜歡另外一方。所以,在這種家庭里生活,你表現再好也很難受到公平百分百的公平待遇。

主要體現就是,給孩子花錢數額不同,就像是這對夫妻一樣,給兒子的少,給女兒卻非常多,有很明顯的養育區別。

一種「新型偏心」正在流行,二胎家庭逃不掉,對孩子傷害特別大 - 天天要聞

2 把兒子給爸媽的錢,都挪用給了女兒

有的爸媽很偏心,偏心到不給一方錢,甚至還挪用這方的錢財,湊給另外一方。如果說,論對家庭的貢獻誰大誰小,然後分配資金也行。可偏偏卻是論喜好程度,爸媽想給誰就給誰。那就沒辦法了,這種偏心沒法救。

在這種新型偏心家庭長大的孩子,真的很難孝順爸媽。心裏充滿的都是憤怒,不滿意,畢竟自己是真心對爸媽的,也是真心為了父母好。可結果卻是,爸媽不能一視同仁,沒有做到一碗水端平,這讓孩子很氣憤。

一種「新型偏心」正在流行,二胎家庭逃不掉,對孩子傷害特別大 - 天天要聞

新型偏心悄然流行,二胎子女很難躲避,對孩子傷害很大

過去的偏心是重男輕女,但現在流行的新型偏心,確實對某種性別的特別喜歡和看重,而未必單純是重男輕女,也可能是重女輕男。

如果遇到這樣的家庭,二胎子女其實很難躲避,因為你始終要在這個家庭里生活,你也沒法脫離親情關係。但是,你內心的創傷確實是很難癒合,畢竟你受到了委屈,被爸媽不公平待遇了。

因此,如果想讓孩子傷害小些,避免日後跟父母反目成仇。那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爸媽儘力而為,不再偏心眼了。就算再難做,也要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做點努力了。

比如,給孩子分配零花錢,你要分配的合理妥當,不能厚此薄彼。孩子長大後,孝敬爹媽的份子錢,也不可以挪用過去,把兒子掙的錢花給了女兒。這些都是很多家庭,最常見的偏心方式。還有很多隱藏的東西,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另外,及時修復和子女之間的裂痕,也是多胎子女家庭必須做的事情。不然,一旦間隙太大了,之後再想複合關係,恐怕比登天都難了。畢竟,就算是血緣是親的,你們之間的分開生活也是早晚的,距離拉開了,美就少了,情就淡了,剩下的全靠回憶童年了。

結束語:多胎子女家庭中,一些爸媽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偏心現象很嚴重。這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只是有些孩子不好意思講,或是埋藏在心底。但等着某天突然爆發了,恐怕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也就徹底難維繫超親密狀態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原本,這就是人生!(讀到心酸) - 天天要聞

原本,這就是人生!(讀到心酸)

原來,你會經歷必須經歷,你會走過必須走過的,你會失去不可避免的,你會承受難以承受的,你會撐住不能撐住的,你會肩負必須肩負的一切,這就是人生。
一個人(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深度好文)

自誕生至終結,無人能全程相伴。父母會老去,留下我們獨自面對生活的風雨;朋友會散落在天涯,各自追尋夢想;愛人或許也會在某個轉角離去,留下我們獨自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孤獨,並非我們主動選擇,而是生命賦予的必然課題。周國平曾言:「孤獨是人的宿命。」學會與孤獨共處,方
寶寶燒水壺會有毒嗎?四大風險危害要規避 - 天天要聞

寶寶燒水壺會有毒嗎?四大風險危害要規避

寶寶燒水壺不僅是專為寶寶而設計的,用它還可進行燒水、煮茶等,而且優質的寶寶燒水壺燒水效率快,且能夠幫助我們節約時間等,但我們如果選購到劣質寶寶燒水壺,可能就會存在加熱效率慢且加熱不均勻、還會散發有毒有害的物質等,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危害非常大
「小暑逢單,地下不幹;小暑逢雙,天乾地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小暑逢單,地下不幹;小暑逢雙,天乾地裂」,啥意思,有道理?

「小暑逢單,地下不幹;小暑逢雙,天乾地裂」是一句流傳於中國民間的農業諺語,其核心是通過觀察小暑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單雙數,預測後續的天氣旱澇趨勢。這句看似簡單的俗語背後,凝結了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規律的長期觀察與智慧總結,但其科學性和實用性仍需結合現代氣象學與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