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的父母遇到青春期的孩子,就像火星遇見地球,如果正確處理好矛盾,雙方便在各自軌道正常運行,相安無事;否則,就會引發激烈碰撞,衝突不斷。
那麼,身處這一階段,父母跟孩子之間該如何正確對話化解矛盾呢?
今天我跟大家探討的話題是:更年期的父母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應該如何正確對話化解矛盾。
通常情況下,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般也都正處於更年期。
此時,青春期的孩子大多迷茫、騷動、極端、困惑、追求獨立、脾氣急躁、個性叛逆、意氣用事、做事衝動等表現突出;
而正處於更年期的父母,情緒也不太穩定,激動、緊張、焦慮、憤怒等時有出現。
當青春期的孩子遇上更年期的父母,就好比火星與地球相撞一樣,勢必會引發爭端。
如何正確解決親子矛盾、合理化解親子衝突,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就顯得非常重要。
重視中學生的青春期教育,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通過正確的對話交流,解決親子間的矛盾衝突,是新時期家庭教育的重大研究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以案說法。
愛交朋友,體育、音樂特長都很突出的小輝已經上初三了,學習成績一般。
馬上面臨中考,但他仍然像之前那樣悠閑自得。
經常跟好友出去打球、騎單車,甚至還和幾個好友一起組建了一支樂隊,時常在校園或廣場上表演。
想依靠特長考上高中,忽略文化課的重要性,不努力學習。
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裏,認為兒子太「不務正業」了,經常訓斥和指責他。
可小輝卻依然我行我素,絲毫沒有轉變。
更讓父母氣憤的是,他竟然還交了一個女朋友,關係親密,交往甚密。
爸爸實在忍無可忍,終於在某一個周末與兒子爆發了一場「家庭大戰」,狠狠地「教育」了兒子一頓。
小輝似乎有所收斂,之前「囂張的氣焰」有所減弱,但好轉的跡象並不十分明顯,小輝父母為此憂心忡忡。
青春期的孩子由於身心發展相對不平衡,容易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偏差。
幫助孩子順利走出低谷,是每個父母都急於解決的問題。
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拳頭、棍棒、批評、指責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還適得其反。
面對小輝的所作所為,如果父母忽視孩子心中的感受,一味批評、指責、不屑於孩子的所作所為,表現出對孩子的強烈不滿,孩子就會因此產生對父母的對抗情緒。
長此以往,親子關係越來越僵持,父母就有可能會失去許多可以幫助孩子成長的良好機會。
小輝的父親應該摒棄大人居高臨下的姿態,放下大人的架子,營造平等的對話環境,與孩子平等溝通,平等交流。
尤其是在狠狠地「教育」了兒子一頓之後,更應該和孩子心平氣和的交談。
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尊重孩子的特長愛好,肯定孩子的才藝優勢。
並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談現實社會、談美好理想、談當前形勢、談實際情況、談人生選擇、談理智取捨、談職業規劃、談現在應該幹啥。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這樣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