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2021年09月26日18:28:03 育兒 1321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真相只有一個!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近日有新聞報道,紐約大學研究發現,嬰兒大便中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20倍,引發了大家對使用塑料製品的擔憂。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中國日報

其實早在2020年就有研究推算過,嬰兒吮吸奶瓶每天會吞下158萬個微塑料。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央視網

微塑料是指直徑小於5mm的塑料顆粒、塑料纖維,或者塑料薄膜。

微塑料廣泛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不知不覺地進入我們的體內。

這些微塑料到達人體腸胃後,無法溶解於胃酸,不能被消化。

其中一部排出體外,而另一部分則可能永遠留存在我們體內。

01

認識塑料標識,減少有害風險!

認識塑料標識,能在我們與塑料之間建立一個保護盾,減少我們接觸塑料有毒物的幾率。

塑料標識在塑料產品的底部,是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形,三角形內有一個數字。

數字從1到7,代表不同安全級別。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圖源:自己拍的

這些標識是由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在1988年制定的,用來幫助民眾區分不同的塑料類型。

現在我們國內的塑料製品,也是採用了這套編號。

為了方便大家快速辨別,局長整理了常見的塑料編號及其常見產品和特性,信息量比較大,大家一次消化不完可以收藏備用。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圖源:自己做的

編號數字7的塑料製品,是把前6種材料以外的其他塑料都被歸在了這一類。

使用這類塑料最大的風險就是,你不知道這種塑料究竟是什麼。

但也不是說「7」類塑料就一定不安全,比如,近年來被證實比較安全的材質tritan就屬於這個「其他類」。

總結:

  • 1號塑料總體安全,但注意不要置於高溫環境,也不要反覆使用;
  • 2、4、5號塑料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就算有「微波爐適用」的標誌,也最好不要放在微波爐里加熱;
  • 6號塑料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避免用於盛裝食物、飲料。
  • 7號塑料需要辨別具體使用材料來進行判斷。

02

微塑料究竟在哪裡?

1、礦水泉瓶、飲料瓶

常見的礦泉水瓶、飲料瓶,瓶身多採用PET(聚酯)材質,不能長期循環使用,不能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晒,更不能裝熱水,否則可能釋放出有毒物質。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2、塑料奶瓶 、水杯

奶瓶水杯主要由PP (聚丙烯),PES (聚醚碸),PPSU (聚苯碸)材料製成的。

相比PP材質,PPSU材質的奶瓶材質,更耐高溫,而PES材質次之。

無論使用哪種材質的奶瓶,安全起見,媽媽們可以先在玻璃容器內沖泡好配方奶粉,並在冷卻後倒入塑料奶瓶當中,以減少奶瓶因晃動和高溫釋放有毒物質的風險。

3、保鮮膜

市面上的保鮮膜有四種材質製成的,它們分別是含大量塑化劑的PVC(聚氯乙烯),常溫下相對穩定的LDPE(聚乙烯),以及能耐高溫的PVDC 和PMP 。

購買時選擇LDPE(聚乙烯)、PVDC、PMP材質的保鮮膜,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雖然部分保鮮膜號稱能放進微波爐使用,但無論哪一種材質的保鮮膜,在加熱時都會分解出有毒物質,因此應避免將保鮮膜放進微波爐中或者用其他方式加熱。

4、食品盒

部分塑料食品盒,標註能放進微波爐,它們真的能安全地被加熱嗎?

其實標有"微波爐適用"的塑料盒,之所以被認為「微波爐適用」,是因為它們使用的材質耐熱性好,加熱不容易變形,但這並不意味着塑料容器加熱食物對健康無礙。

保險起見,仍然建議大家使用微波爐專用玻璃容器加熱食物

5、一次性水杯

去年11月,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在《危險材料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一次性紙杯中裝上熱飲,在15分鐘內會向飲料中釋放大約25,000個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顆粒。

6、各種塑料玩具、文具、鞋等兒童用品

由於產品特性,這些用品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添加一些化學成分,如鄰苯二甲酸酯用於軟化。

我們時常看到這種新聞:某進口玩具增塑劑超標766倍!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央視財經

某品牌童鞋被檢出增塑劑超標!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央視財經

為孩子購買玩具或其他兒童用品時,要注意檢查玩具標籤,確保產品不含PVC。

03

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發佈了報告稱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包括在水循環中,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不使用以上產品,也不可避免會吃進微塑料。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全球人均每周僅僅通過飲用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96個塑料微粒,按重量算,等同於一張信用卡。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吃掉那麼多微塑料,會有什麼傷害嗎?不清楚!

微塑料在理論上確實可能會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體」,但很可惜,現在國際上的研究都還無法確定微塑料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危害、有什麼危害。

但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飲用水中的微塑料》報告給出了推論:

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在環境中攝入微塑料和其他顆粒,但沒有相關的健康影響跡象。

看到這個推論,你是否會比較安心了呢?

塑料的出現,給現代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塑料製品輕便、耐摔,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使用。

我們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自然而然也承受着環境改變帶來的風險,這是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環節。

嬰兒日吞158萬個塑料微粒:這麼多塑料下肚,會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關注新聞傳遞的消息,也不要被新聞中驚人的數據嚇倒。

接受改變不了的現實,充分了解相關知識,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足矣。

今天的媽媽調查局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

希望看了這篇內容後,大家放下心中的恐懼,正確選購及使用塑料用品~

- 作者簡介 -

本文由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特約供稿,版權歸媽媽網所有,如果想轉載,請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本期編輯:木小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萬米高空2歲娃食物卡喉 呼吸困難 - 天天要聞

萬米高空2歲娃食物卡喉 呼吸困難

▲希希轉危為安。 ▲卡住希希喉嚨的奶塊。 台海網5月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林偉健)5月2日15時20分,廈航MF8467杭州—貴陽航班上,一場生命救援正在上演。....
駕駛嵐圖夢想家帶孩子採摘喜愛的小番茄 - 天天要聞

駕駛嵐圖夢想家帶孩子採摘喜愛的小番茄

前幾天孩子說想去採摘小番茄,但是我沒時間所以也就沒去。今天剛好有時間出髮帶孩子去體驗採摘小番茄的樂趣!白色的嵐圖夢想家還挺好看的,孩子們開心的來到嵐圖夢想家車裡看着喜歡的動畫片。路上嵐圖夢想家操控起來還是那麼絲滑,動力有勁超車提速完全不在話
徐小虎:再一次離開爸爸 | 到此的路程 - 天天要聞

徐小虎:再一次離開爸爸 | 到此的路程

徐小虎姐弟三人與施特凡·庫特納夫婦的孩子在華盛頓合影,後排左三白衣女孩為徐小虎。作者供圖1945 年到1949年四年時間裏,我們全家能夠天天住在一個房子里共享歡樂。當時未能預知,那一閃而過的歲月基本上就是大家能夠享受合家歡的最後時日了。1948年秋,上海馬克諦耶女中開學之後,我又開始住校,只有周末在家,如同在歌...
全新智己L6提供莫蘭迪紫色:預售權益價21.99萬元起,5月13日上市 - 天天要聞

全新智己L6提供莫蘭迪紫色:預售權益價21.99萬元起,5月13日上市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全新智己 L6 將提供莫蘭迪紫色車漆,官方已經公布了該車漆的官圖。全新智己 L6 將於 5 月 13 日正式上市,預售價 22.99 萬-29.99 萬元,預售權益價 21.99 萬-28.99 萬元,還新增馬蒂斯紅車漆。全新智己 L6 汽車原創韻感雕塑設計,搭載多角度光束智慧燈組 + 超薄水滴型激光雷達、擁有 3 倍輪軸比、2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 天天要聞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新生嬰兒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紅網時刻新聞5月7日訊(通訊員 姚嬋姣 程雲高)一名剛完成剖宮產手術的新生嬰兒,在醫護人員清理其口鼻時,突然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彷彿在向帶自己來到世界的「第一雙手」致謝。5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產科手術室里,一個剛來到人世間的男嬰用稚嫩的手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