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07月07日
1492
科學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布式發電、便攜式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07月07日
6130
科學
氣候已經不可逆轉了?簡直熱到離譜了,亞洲不算最熱的,最高溫也就是在40度左右徘徊較多,然而歐洲的熱那簡直不敢想象,居然出現了超過46度以上的高溫,大家對比一下,誰熱?當然,這也不是說40度左右就不熱了,這是沒有最熱,只有更熱的局面,地表溫度
07月06日
1126
科學
地球越來越熱不是因為全球變暖,這是謊言?變熱是因為地球在吸收熱量?這不,來自美媒近期指出:地球吸收的熱量比氣候模型預測的要多,而且在20年內這個速度翻了一番。
07月06日
1645
科學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07月07日
4382
科學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07月06日
9730
科學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07月06日
6769
科學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07月06日
5705
科學
7月4日盤後消息,國資委調研表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資源開發、冶煉加工、工程建設等傳統業務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並特彆強調推動以超導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超導材料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載體,其分類與
07月06日
1799
科學
近日,南京瑞金路街道聯合後標營小學,組織40餘名師生走進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參觀該中心精心打造的華東實物地質標本館以及“天演”文化廣場,共同學習地球演化的知識。
07月06日
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