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底片記錄中國文革 -- 《紅色新聞兵》作者李振盛

2023年07月20日02:42:45 歷史 72344
10萬底片記錄中國文革 -- 《紅色新聞兵》作者李振盛 - 天天要聞 10萬底片記錄中國文革 -- 《紅色新聞兵》作者李振盛 - 天天要聞
2:00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 天天要聞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國象棋,這項傳承了幾千年的智力運動,不光是棋盤上的博弈,更是中國文化里的一塊瑰寶。為了梳理這些高手的地位,棋迷們根據他們的歷史表現、成就和對象棋發展的貢獻,搞出了一個“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王國之淚》2年了,有些遺憾終於將實現! - 天天要聞

《王國之淚》2年了,有些遺憾終於將實現!

一晃《塞爾達傳說 王國之淚》都已經發售整整2年了。儘管許多玩家認為《王國之淚》的體驗不如《曠野之息》,已經沒有了當年初見《曠野之息》的驚艷感,但《王國之淚》在玩法交互上帶來的突破也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本作仍然留下了不少遺憾,這其中,有些即將得到補完,也有的或許會成為下一部作品的創新基石。隨着《曠野之息》...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 天天要聞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環時財經-HUANSHICAIJING-編者的話: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提到一種武功,名為“七傷拳”,其最為人知的特點就是“一練七傷”,“先傷己,後傷人”。這像極了當下美國政府發動的關稅戰。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 天天要聞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戰國時期,隨着宗法分封制的崩解與封建生產關係的確立,人才選拔機制經歷了從 "世卿世祿" 到 "選賢任能" 的劇烈變革。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青川木牘等出土文獻與《史記》《戰國策》等傳世典籍相互印證,勾勒出五種主要選官途徑的運作實態。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 天天要聞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目前,給辛選集團的主播寄樣品都是要求寄往廣州。”近日,有商家在社交媒體爆料稱,辛選集團已經搬回廣州。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爆料稱,“(辛選的)大部隊已經回廣州了”,並在廣州購置兩棟物業作為總部辦公大樓。此外,辛選集團旗下大主播蛋蛋近日也在直播間透露,她已經搬回廣州,還表示公司的核心團隊已經...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點,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簽署的這份聯合聲明,在以後的歷史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很可能是新舊兩個大國興衰的標誌性事件。深度贊同巴老的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賴於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強大的
鄢陵之戰:春秋爭霸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鄢陵之戰:春秋爭霸的轉折點

引言鄢陵之戰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發生在公元前575年。這場戰役不僅是晉國與楚國之間的直接衝突,也是當時中原諸侯國之間複雜政治關係的集中體現。鄢陵之戰的勝負不僅影響了晉楚兩國的命運,更為後來的春秋爭霸格局埋下了伏筆。本文將簡要分析鄢

歷史分類最新資訊

遼瀋之敗I(60):李彌的私心 - 天天要聞

遼瀋之敗I(60):李彌的私心

李彌這個人,似乎和我們的故事主題一點關係也沒有,但仔細說起來,還真的有關係,他在整個遼瀋戰役中,充當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角色。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

新華社權威快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3日公開發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標識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80”、時間“1945—2025”構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 天天要聞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據氣象北京,5月13日16時~20時,北京市昌平、懷柔、順義、延慶、海淀、石景山、門頭溝等局地均已出現8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目前強對流回波位於房山北部、門頭溝東部、朝陽、丰台、海淀一帶,海淀區雷陣雨天氣中伴有冰雹,尺寸較大,可能造成雹災。強回波向東南方向移動,請出行丰台、大興、通州和中心城區...

全站最新資訊

韋唯:從天后到戰士,她用傷疤綉出人生勳章! - 天天要聞

韋唯:從天后到戰士,她用傷疤綉出人生勳章!

姐妹們,今天咱要聊的這位姐,簡直是行走的"人間硬核"——韋唯!這名字一出來,00後可能得愣三秒,但70、80後絕對DNA動了!《愛的奉獻》前奏一起,誰還沒跟着哼過兩句?可誰能想到,唱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的天后,自己的人生劇本比狗血劇還
刻不容緩!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 - 天天要聞

刻不容緩!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談論電影的“可看性”,因為隨着互聯網和全媒介的普及,願意進影院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且已演化為一種世界性的趨勢,所以必須增強電影的“可看性”。前不久尹鴻教授在一篇短文中則提出: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還必須具有“必看性”,觀眾才會如我們所願義無反顧地走進電影院。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