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慌了!“芯片之父”手握3000項專利棄美回國,美媒:損失重大

老美千方百計阻撓他回國,印度喊話讓他公開技術,他卻帶着3000多項技術專利,突破重重阻礙回到國內,接連拿下項目,為我國芯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他就是鄧中翰,被譽為“硅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中國芯之父”。

眾所周知,芯片是“現代科技產業的靈魂”,重要性不言而喻。旅美十餘年的鄧中翰已經在硅谷數次創業、身價過億,卻為何選擇放棄在美的優渥生活,投入中國芯的研發?

01.天才回國攔不住!外媒:比核武恐怖

不是中國沒人才,而是人才流出‬比例太高。老美曾經諷刺“你們辛苦培養的科學家,卻有48%留在我們國家做貢獻”。

而“芯片大神”鄧中翰卻用實際行動,狠狠地扭轉了局面。

1992年,鄧中翰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畢業生,卻沒有向同學一樣,參加工作,而是帶上了行李離開了祖國,遠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物理學。僅用了2年,他便拿下了碩士學位。

鄧中翰沒有就此停下自己學習的步伐,在攻讀物理學學業的同時,他又開始了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學習。5年內,一口氣拿下了3個學位,震驚師友。

不少朋友疑惑地問他,既然出了國,應該好好開開眼界,享受生活,為什麼整天泡在圖書館裡?

鄧中翰卻回答,“因為我有比享樂更重要的事要做”。原來,鄧中翰祖籍江蘇南京,家鄉不可磨滅的悲痛歷史,從小就在他的心中留下巨大的烙印。年少時,他便暗下決心,一定要為祖國洗雪屈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多年來,他眼睜睜看着祖國在半導體科技領域失去先機,遲遲無法研發出自己的芯片,只能拚命讀書,等待時機。

憑藉過人的成績,鄧中翰畢業後,拿下不少硅谷科技公司遞出的橄欖枝,順利進入IBM等巨頭企業工作,積累經驗。短短几年後,他便自己開始創業。不到30歲,鄧中翰在美硅谷所創立的半導體公司市值就已經突破1.5億美元。

輝煌的成就,也引起了多方關注。

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致信,希望他能回到祖國為芯片研究做些貢獻,老美卻不樂意了,如此重量級的科技人才一旦離美,豈不是“放虎歸山”?綠卡、豪宅、高薪,老美一項項拋出重重誘惑,百般挽留。

鄧中翰卻不為所動,眼看時機成熟,他毅然放棄了自己在美的事業,回到國內,還將金兆偉等科學人才一同帶回了國,投入國產芯片的研發事業。對此,外媒稱,“這比核武還恐怖”。

02.手握3000項專利,中芯“扭轉乾坤”

在鄧中翰的帶領下,“星光中國芯工程”正式啟動。

可天有不測風雲,芯片項目正值關鍵時期,美國老東家卻“以侵犯專利、技術泄密”為由,將其告上法庭。國際巨頭屢屢發難,初出茅廬的中國芯片產業卻應對自如,10年里在多場專利官司中從未敗陣。

美日巨頭們的百般阻撓、刁難,終究成了一場空。2001年春天,我國首枚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星光一號”芯片問世。

2005年11月15日,我國“星光一號”芯片,順利拿下“三星”、“索尼”訂單,遠銷海外,從此徹底終結了我們“只能進口芯片”的時代。

在鄧中翰帶領下,中星微電子順利拿下近3000項專利,在全球芯片產業中大放異彩。

中國科研史上,像鄧中翰一樣,成就斐然、為國爭光的科學家,並非個例。去年年底,在普林斯頓任教多年的“科研女神”顏寧,也在辭職回國,投身深圳醫學院科學院,繼續她的生物研究。

而顏寧所主攻的生科領域,目前已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去年,中科院生科研究團隊首次開展細胞活化抑衰分子cellrator(譯為“樂賽端”)臨床。據全球頂刊《Nature》資料顯示,其對延緩神經、肌肉、精力等老年指標,表現出積極潛力。

此項突破的非凡意義,還在於它打破了生物科技長期被美日等國“卡脖子”的局面,我國紓解老齡社會問題。京JD東大健康渠道中,走下天價的“樂賽端”已在我國高凈值群體中大範圍流行,雙11預售表現中,更是受到數十萬中老年群體擁躉。

檢索樂賽端千餘條反饋後發現,多數群體雖然難以理解細胞活化,但對睡眠質量、精力水平更加關注。

對此科研人士表示:只有不斷推進我國自研技術的進步,才能在為國爭氣的同時,普惠更多人。

03.打破封鎖,永不停歇!

近年來,美歐對我們崛起,更為忌憚。對於芯片、光刻機的把控也越來越嚴重。打破這一困境,自然離不開“中國科學家”挺身而出。

鄧中翰博士,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工程師,他更是一個有着堅定信念和高遠目標的家國情懷者。

目前,在這些歸國科學家的號召下,歸國科研人才的隊伍還在不斷壯大。他們放棄在美的卓越成就、耀眼履歷,毅然回國,從一開始,這樣的愛國情懷與氣魄,就已經讓人心生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