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汽車排量越大,開空調時對動力的影響會越小。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排量要達到多少,開空調後才不會對動力有明顯的影響呢?
其實這個問題細說起來還是比較複雜的,因為每個人對汽車動力的需求不同,不同駕駛狀況對動力的需求也不同。這就導致有些人覺得1.6自吸開空調都很輕鬆,但有些人2.0排量還嫌動力不夠。同樣的道理在你平穩行駛時不容易感覺到開空調對動力的影響,但是在滿載、爬坡、超車時又會隱約感覺到動力不足。
所以說並沒有一個完全符合所有人預期的說法,排量達到多少以後開空調就一定感覺不到動力受影響。
不過汽車有個大家平時不太注意的參數,叫做比功率,根據比功率其實還是能反映出來一些問題的。
所謂比功率又叫做汽車功率質量比,是用發動機功率(單位:千瓦)除以汽車自重(單位:噸)得出的一個數值,表示該車輛每噸重量能獲得多少驅動功率。我根據自己的經驗並結合一些朋友、網友們的體會,整理了下面這個表格,來幫助我們分析排量與開空調後動力的關係。
從表格里可以看出來這樣一個規律:比功率大於60的車,開空調後動力都不會有明顯下降,或者說開空調對動力的影響完全在駕駛員可以接受的程度以內。如果比功率大於70的話開空調的影響就更小了。比功率大於80的話那幾乎是感覺不到影響。
從表格中還能看出來一些問題,比如柴油版寶來,雖然比功率只有56.6,但它是柴油機,本身功率就比同排量汽油機小,再加上柴油機在2000-3000轉常用區間內扭矩充足,所以在日常駕駛中它開空調對動力幾乎沒有影響。只是起步瞬間如果油門跟不上的話柴油機會由於轉速過低而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但只要油門跟上,那全程基本上都是無比絲滑。
另外變速箱對開空調後的駕駛感受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比如CVT變速箱由於能精準匹配發動機工況、多檔位變速箱相齒比更加綿密,這些因素都對開空調的動力感受有積極影響。更有意思的是4AT變速箱的車,由於檔位少,低速行駛時變速箱換擋頻率低,開空調後對動力反而有積極影響。整體來看自動變速箱由於在開空調後仍然能儘可能精準地控制換擋,所以在平順性上略好於手動擋,也會淡化人們對動力不足的感受。
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在低速行駛時會略有影響,因為此時增壓器不工作,本質上還是一台小排量自吸發動機。不過只要轉速進入最大扭矩區間,發動機就有足夠的扭矩來克服空調的阻力了。而2.0T由於基礎排量就大,所以整個駕駛工況下都基本上感覺不到影響。
當然了,以上評判完全是個人主觀感受,是基於日常代步、平穩行駛的駕駛狀態進行的評價。在這種狀態下只要車輛比功率大於60,大部分車輛開空調後動力感受並沒有那麼糟糕,個人認為完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如何計算比功率呢?
其實很簡單。舉個例子吧,比如2010款的捷達前衛,發動機最大功率68千瓦,整車自重1105公斤。比功率計算時功率的單位是千瓦,自重的單位是噸,所以捷達的比功率就是68(千瓦)÷1.105(噸)=61.5。
總結: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只看排量不行,要結合車輛自重,根據比功率去判斷更準確。
2、柴油車由於常用轉速區間扭矩非常充足,所以開空調後對動力的影響並不明顯。雖然比功率小,但那是因為柴油機轉速偏低導致的,這點和汽油機區別比較明顯。
3、對大部分司機來說同款車自動版本開空調後一般比手動版本要更平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