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滴滴出行官微發文稱:
一年多來,我公司認真配合國家網絡安全審查,嚴肅對待審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經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復“滴滴出行”的新用戶註冊。後續,公司將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平台設施安全和大數據安全,維護國家網絡安全。
時隔六個月,滴滴出行終於恢復了最初的狀態,司機和用戶都能正常進入註冊流程。
2022年7月21日,國家互聯網安全辦公室發布公告稱,滴滴後台惡意獲取用戶相冊信息、人臉信息、住址信息可達1億多條。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處80.26億罰款。滴滴違反了《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國家依法對滴滴“從嚴從重”處理。
這個事情曾經有多嚴重呢?如圖所示:
如今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各種方便的應用軟件在為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用戶的隱私帶來威脅,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層出不窮。網絡信息安全成了大數據時代社會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為面對用戶數據隱私頻發的問題,不僅國家不斷完善相關法律,防止不良分子鑽法律的空子,有些技術團隊也瞅准這一弊端,以保護用戶隱私為己任開發加密通訊的軟件。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將用戶的數據保存在終端,不經過雲端儲存。
端到端加密是一種只有參與通訊的用戶才可以讀取信息的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只保存在手機終端,不會經過雲端儲存,所以其他人、黑客、IT、或任何第三方機構都不能訪問服務器上的加密數據。
國外的Telegram、Signal以及國內的蝙蝠加密聊天、BF-Messenger都採用端對端加密。用戶註冊即生成專屬密鑰,在發送端發送消息前用密鑰對整個消息進行加密,接收端接收到消息後同樣用密鑰進行解密才能看到真實內容。中間不會發生任何信息泄露,從而防攔截、防篡改和防監聽。
除此之外,黑客難以掌握蝙蝠軟件上的加密數據,,也防止程序員、身邊親友泄露隱私!因為蝙蝠不僅採用加密算法,它對單個聊天框也能上鎖。對常用的聊天對象設置聊天暗號,輸入暗號才能正常進入聊天界面,能有效防止黑客盜取聊天信息。
人民出行憑藉傳承自人民數據的強大信息數據安全防護技術,有效防止用戶信息外泄,力爭成為行業標杆,呼籲各家企業依法合規運營,促進整個行業健康規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