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甘肅:激活科技創新的一池春水

以巍峨的吸熱塔為背景,九色鹿騰空飛躍,飛天翩然起舞,滿載貨物的駝隊緩緩前行……畫面最後定格在由12000多面定日鏡拼出的“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巨幅圖案。展示在觀眾面前的這些酷炫畫面,是今年國慶期間,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運用AR技術、結合敦煌文化元素製作的特殊效果,為了獻禮國慶,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被稱為“超級鏡子發電站”,是我國目前建成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可24小時連續發電的100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電站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釋放相當於1萬畝森林的環保效益。

10年來,甘肅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水平建設蘭州白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成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形成覆蓋多學科方向和重點產業技術領域的創新體系,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較10年前提高近12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8位。

國慶前夕,蘭州大學科研團隊又傳來捷報。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陳熙萌、李湛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全新結構的氧化石墨烯/納孔石墨烯宏觀異質結膜,可簡單、快速、高效地分離天然水中的氘水,具有工業化應用潛力。

氘作為氫的重要穩定同位素,由其組成的水分子被稱為重水。重水在國防、工業、醫療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需求。此前我國的重水生產技術只能依賴進口,外國企業一旦斷供,就會對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造成影響。

“這項研究,簡單而言就是通過一層薄膜成功實現對氘水的快速分離,對於打破國際壟斷、提升我國自主研發水平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們已經在與相關企業對接,相信不久的將來便能實現產業化應用。”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國家核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李湛說。

前不久,由蘭石重裝研製的首台國產化N08120材質冷氫化流化床反應器圓滿完工。N08120是一種固溶強化的耐熱合金,是多晶硅行業冷氫化流化床反應器製造的選材之一,可滿足多晶硅製造設備大型化、輕量化需求,能廣泛應用於高溫、高壓等苛刻工作環境中。該設備裝置的成功研製,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這類裝置原材料的壟斷,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隴原大地,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厚,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的速度不斷加快。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產業化公司研製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實現了重離子治療癌症的臨床應用,被譽為“大科學裝置造福人類的典範”;敦煌研究院的古壁畫數字保護技術和土遺址修復技術,讓世界文化瑰寶煥彩重生;祁連山生態保護依託現代科技,建成“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絡,讓生態治理走上信息化軌道;萬名科技特派員奮戰“三農”一線,匯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

今年召開的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擘畫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甘肅發展藍圖,甘肅將推動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的“四強”行動。其中,“強科技”重點強調抓好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讓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未來5年,甘肅將堅定不移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以強化科技攻關、促進成果轉化為導向,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切入點,以打造創新聯合體和新型研發機構為支撐點,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科技生態,依靠科技創新催生髮展動能、創造美好未來。”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尹弘表示。

(本報記者王冰雅宋喜群本報通訊員秦佳寧)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