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鏈”在中國千年的文化里一直都存在 ,人被分為“三教九流”。
三教,指中國三大傳統宗教:儒、釋、道。
九流,指尊卑不同的九種身份。由尊至卑依次是:帝王、文士、官吏、醫卜、僧道、士兵、農民、工匠、商賈
而如今,除了職業,還有學歷歧視鏈:
海歸的看不起國內讀大學的,985、211的瞧不起二三本的,本科的瞧不起大專的,大專的瞧不起高中畢業的,以此類推。
而且這個鄙視鏈不止在高校,高中、初中,甚至是小學,都會有這樣一條鄙視鏈。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需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學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年少的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學歷有多重要,“學歷”的概念的虛化無實的,“為什麼學歷重要”這個問題從來沒有被好好解答過。
直到步入社會才明白,原來大多數企業都要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
學歷成為了敲門磚,沒有學歷,連和別人同台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再後來有了夢想,有了自己想要的未來,卻發現第一扇門的鑰匙竟然還是學歷。
沒有學歷,考不了想要的證書,甚至連事業單位公務員的報考資格也沒有。
你開始焦慮,陷入困境,感覺第一學歷限制了你的所有,命運也就這樣了,永遠現在自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當中。
但你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主人公,是改編自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的故事。
克里斯雖然學力低,但抵不住他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玩命的努力,最終他拿到了實習生里的第一,獲得了股票經紀人的職位。此後,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
但你會說畢竟這些人是少數,他們的運氣太好了。加德納要不是遇到了法拉利男人,他就不會去證券公司,他就不可能翻身。
但實際上,只要你不想改變,一切都可以成為你的借口。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提出了一個學說,叫“目的論”。(《自卑與超越》)
正是因為你把不勞而獲當做了“目的”,所以大學差、學歷低、運氣不好等就當成了理所當然的理由,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為阻礙你前進的借口。
根據阿德勒理論,你大可不必過分糾結於學歷,而要專註於現狀,去找解決方案。
就像你得了感冒,醫生不會糾結你是穿得太薄、還是淋了雨,而是會根據你目前的癥狀,給你開藥把你治好。大學差和學歷低是目前改變不了的事實,但你可以改變自己,去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你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只有你自己願意改變自己,否則沒有人能夠改變你。
所以。
不要抱怨你的原生家庭,不要只焦慮未來,而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娛樂和交際上。學歷低不再成為你不努力的借口。
想盡一切辦法提升自己,學歷也好,愛好也好,技能也好,若干年後,你一定會感激現在義無反顧決定新開始的自己。
「專註海洋」可以幫助你隨時隨地專註學習。
無論是在無人學習的寢室,還是下班後空無一人的合租房,都能帶你找回學習的專註狀態和高學歷。新入手的夥伴們可以配合番茄鍾使用,每專註學習25min,就休息5min,以此類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的接受程度,調整專註時長。
最後,這個視頻同樣送給大家:
「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
【專註海洋,陪伴你的點滴時刻】
*部分內容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