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童 顧樂曉
編輯 | 陳臣
近日,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份關停的傳聞引發全網關注。對此,阿里巴巴和蝦米音樂方面的回應均是“不予置評”。2019年,阿里巴巴作為領投方參與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的B2輪融資,曾被外界視為“放棄蝦米音樂”的信號。誕生14年,市場佔有率不足2%的蝦米音樂,真的要說再見了嗎?
連年虧損的阿里大文娛
2013年,阿里全資收購蝦米音樂。2015年,阿里音樂集團成立,蝦米、天天動聽等阿里旗下相關音樂業務全面整合。隨後,阿里音樂被劃入2016年成立的阿里大文娛版塊。2019年6月,阿里音樂又被併入創新業務事業群。
阿里財報數據顯示,2017至2020財年,集團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營業收入增速逐漸放緩,經調整EBITA利潤率平均約為-60%,虧損逐漸收窄,但尚未實現盈利。
蝦米音樂市場份額不足2%
近三年在線音樂平台月活躍率中,蝦米音樂與其他平台差距明顯,平均月活躍率僅為1.39%。排名第一的酷狗音樂平均月活躍率為24.96%,為蝦米音樂月活躍率的18倍。
據界面數據統計,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蝦米音樂平均月活躍人數為1190萬人,平均市場份額約為1.8%。
蝦米音樂版權佔比低於20%
2015年7月,國家發布“最嚴版權令”。截至當年7月31日,全網共計主動下架未經授權音樂作品220餘萬首。其中騰訊下線2.37萬首、阿里音樂下線2.6萬首、百度音樂下線64.2萬首。
在版權規範化的背景下,幾大音樂平台的版權大戰愈演愈烈。相比騰訊的大幅“圈地”,阿里的版權意識不足直接導致了蝦米音樂發展後勁不足。出身“小而美”的蝦米音樂,因自身的小眾特點,加上缺乏版權支撐,行業競爭力逐步下滑。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騰訊系音樂平台(酷狗音樂、酷我音樂、QQ音樂)的版權音樂佔整體比例均達到90%以上,網易雲音樂版權音樂歌曲量佔整體版權音樂的70%左右,而阿里音樂的版權音樂在整體佔比低於20%。
移動音樂TOP4佔領市場,蝦米音樂斷層顯著
繼參與網易雲音樂融資之後,2020年8月,阿里將網易雲音樂納入88VIP會員權益,在音樂權益上,用戶可以選擇蝦米音樂或者網易雲音樂。這一舉措將蝦米音樂置於更加艱難的境地。
根據《2020中國移動音樂行業報告》,騰訊音樂集團和網易雲音樂佔領了超過90%以上的市場。2020年9月中國移動音樂活躍用戶規模Top10企業中,5家企業為騰訊系。網易雲音樂憑藉社交屬性位列第四,其用戶粘性較高。近一年,網易雲音樂月均使用時長為16小時,接近行業平均值的兩倍。相比之下,蝦米音樂位居第七,與頭部音樂平台差距巨大,斷層明顯。
儘管有很多用戶表達了對於蝦米音樂的惋惜,但情懷恐怕難以挽救落寞的蝦米音樂。你的聽歌平台里有蝦米音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