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說到空調,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格力、美的以及海爾,其實國內的空調除了上述三大品牌之外,還存在數十個其他的品牌,其中比較有名的有:TCL、海信、長虹、志高、奧克斯、春蘭以及惠而浦等等(沒看錯,很多是電視廠家跨界生產,其實不僅跨界生產空調,還跨界生產手機、冰箱、洗衣機等等)。
在格力、美的以及海爾三足鼎立之前,國內曾有一家空調廠家,其市場佔比一度出現畢近這三者趨勢,很多人會想說是不是一直與格力硬鋼的奧克斯,其實並不是,奧克斯只是被格力起訴多了,帶動了名氣,實際在空調市場上,奧克斯從未真正威脅到前三的地位;真正一度逼近前三的,是同樣出身於廣東的志高空調!
志高的歷史
志高空調由李興浩創辦於1994年,總部位於廣東佛山,說到李興浩為什麼創辦志高,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段歷史。在創辦志高空調之前,李興浩是開酒樓的,由於當時酒樓的空調經常壞,找人修一次就要花1000元,李興浩覺得維修空調比酒樓賺錢,於是在1989年,又開了一個空調維修站,通過設立的維修站,李興浩發現空調的技術並不高深,而且空調的利潤遠高於酒樓,於是在1994年其順理成章了創辦志高空調。
得益於李興浩的經營能力以及整個大市場的環境趨好,志高空調逐步成長發展起來,1999年志高空調的銷量達到了20萬台;2002年達到了180萬台;2004年超過了280萬台,銷售量突飛猛進,2007年志高空調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行業第四,對格力、美的、海爾窮追猛打,而曾經在春蘭和科龍,則已被志高遠遠甩在身後。2009年7月13日,志高空調成功登陸香港證券市場,達到了志高發展的巔峰時刻。
不過成功之後的李興浩並沒有潛下心來好好做產品,而是驕傲了起來,打出了“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調”的標語可以說是信心或者願景,但是在多個公開場合踩格力以及海爾,則略顯下乘,甚至為了“擊敗”格力,志高不惜斥以重金,從格力挖走代言的影視明星成龍,在宣傳上硬磕格力!就是連廣告語也跟格力碰瓷,格力一直宣傳:“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而志高空調的宣傳語則為:“掌握智能雲核心科技”!
一系列的亂拳之下,李興浩2009年曾放出的豪言:“將通過整合全球資源,2年內將志高空調的銷量提升至1000萬台,10年內營收超過1000億”。不僅沒有實現,甚至還步入了破產的邊緣.
PS:董明珠有句話說得沒錯:成龍代言的品牌都死了,只有格力除外!現在看來,成龍的“代言”真的是一個魔咒。
其實從志高與格力的研發投入相比也知道,志高根本不可能超越格力,格力一年研發投入60多億,而志高空調一年的研發投入只有1.9億多元。顯然,志高學格力,並沒有學到核心點,當然志高有可能也知道核心是技術,只是不捨得花錢而已。從2010年的高光時刻後,志高就開始步入下坡路,2018年志高空調虧損了4.8億元;2019年志高空調創造了最高虧損記錄,達到了驚人的14億元;2020年上半年,志高空調凈利潤虧損7.2億元,預計全年虧損會進一步創新高。由於不斷地虧損,無力按時支付供應商貨款,自從2020年以來,志高空調牽扯了數十起官司訴訟,並且也被申請破產審查,曾經的一代王者,走向了落幕。
總結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老百姓的需求不斷在變化,在以往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只要生產出來不愁沒銷路,所以企業發展迅速。但是在今天,大部分的老百姓們更加追求的是產品的品質,明星廣告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越來越小;與其請明星,不如把相關的費用投入研發之中,過硬的質量,才是當今的立足之本。志高空調沒能及時找准消費者的需求進而求變,反而在宣傳方面下足了功夫,最終逐漸拉開了與行業巨頭的差距,落得今日被申請破產地步,值得每一個目前在走其老路的企業引起警戒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