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關閉8英寸晶圓廠,向12英寸轉型

2025年06月11日18:30:21 科技 4059

恩智浦關閉8英寸晶圓廠,向12英寸轉型 - 天天要聞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8英寸時代或將終結。

恩智浦關閉8英寸晶圓廠,向12英寸轉型 - 天天要聞

當前,頭部廠商晶圓製造正加速向12英寸遷移。

據荷蘭地方媒體《de gelderlander》最近報道,半導體大廠恩智浦計劃關閉多家8英寸晶圓廠,轉向更高效率的12英寸製造。這一戰略調整旨在提升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

據悉,恩智浦計劃關閉4座8英寸晶圓廠,其中一座位於荷蘭奈梅亨,另外三座則在美國境內。

恩智浦與世界先進於2024年6月在新加坡設立vsmc合資公司,計劃投資78億美元,興建一座12英寸(300mm)晶圓廠。該晶圓廠專註於生產混合信號、電源管理和模擬產品,目標市場包括汽車、工業、消費電子和移動終端等領域。此外,vsmc的技術授權和轉移將直接來自台積電,以確保其技術實力和先進性。

vsmc的首座12英寸晶圓廠預計於2027年開始量產,2029年月產能將達到5.5萬片晶圓。

儘管12英寸晶圓的初始投資成本較高,但其單位成本的顯著降低使其在成熟製程中具有不可逆的成本優勢。據分析,12英寸晶圓相較於8英寸晶圓,在不考慮邊緣損失的情況下,單個晶圓的生產量是後者的2.25倍。這一轉變不僅預示着更低的固定成本和製造成本,同時也為恩智浦帶來了提升利潤的巨大潛力。

同時,12英寸晶圓的物理特性優勢,加上受到手機、pc、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下游應用高速發展的影響,12英寸晶圓逐漸受到市場青睞,需求量快速上升。同時,12英寸晶圓的高生產效率和更先進的線寬精度,使其在高端應用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此外,隨着技術的進步和工藝的優化,12英寸晶圓的生產效率和良率正在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內,12英寸晶圓的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作為汽車芯片龍頭(汽車業務佔比56.4%),恩智浦轉型契合車規芯片向高集成、低功耗演進的需求,尤其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領域需12英寸支持先進制程。據semi數據,2023-2026年全球12英寸產能增速超30%,8英寸僅增14%;預計2025年全球12英寸月產能達920萬片,年複合增長率近10%。

值得一提的是,奈梅亨基地是恩智浦在荷蘭的核心樞紐,承擔製造、研發、測試及技術支持等綜合功能,其關閉將對當地業務布局產生結構性影響。

今年5 月,印度媒體披露,印度塔塔電子正與恩智浦就合作展開洽談,試圖成為恩智浦的芯片代工廠。此前,塔塔電子已攜手中國台灣力積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設 12 寸晶圓廠,其產品涵蓋電源管理芯片、面板驅動芯片等,廣泛應用於汽車、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有匿名消息源指出,恩智浦正在評估哪些產品可轉移至塔塔電子在印的晶圓廠生產。

恩智浦的戰略調整,實則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升級浪潮中的一個典型案例。近年來,ai 技術的蓬勃發展與數據中心需求的激增,促使市場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製造技術轉型。在這一背景下,大尺寸硅晶圓優勢盡顯,12 寸晶圓憑藉更大的面積,大幅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芯片生產成本,進而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數據顯示,12 寸晶圓面積約為 8 寸晶圓的 2.25 倍,在相同芯片設計條件下,單片 12 寸晶圓可切割出的芯片數量遠超 8 寸晶圓,從 8 英寸轉向 12 寸已然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semi 統計數據顯示,2023 - 2026 年期間,全球預計新建 82 個 12 寸芯片設施與生產線,到 2026 年,12 寸晶圓廠產能將提升至每月 960 萬片。在 2024 國際 rfsoi 論壇上,滬硅產業常務副總裁李煒博士曾提出,2024 年或許是 8 英寸硅片退出歷史舞台的關鍵節點。他指出,集成電路行業每遇產業調整,落後產能技術便會遭到淘汰,正如 2007 - 2008 年經濟大蕭條後,6 英寸及以下晶圓製造逐步退出市場。當前,集成電路產業處於低谷期,已有廠商開始關停 8 英寸晶圓廠,這與當年 6 英寸晶圓的退場情形頗為相似。相關數據表明,12 英寸晶圓在半導體硅片總出貨量中佔比約 65%,而 8 英寸晶圓僅占約 20%,其餘份額多為小尺寸晶圓片。

不過,從8 寸轉向 12 寸晶圓製造並非易事,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其一,12 寸晶圓生產設備規模與複雜度遠超 8 寸設備。為保證加工精度,12 寸晶圓設備需具備更高分辨率與穩定性,設計製造難度極大。以光刻機為例,12 寸光刻機作為芯片製造核心設備,採購成本高達數億美元,後續維護、零部件更換等費用同樣驚人,這使得資金有限的企業更傾向於 8 寸晶圓生產線。其二,8 寸與 12 寸晶圓生產線設備互不通用。因晶圓尺寸差異,設備內部結構設計、參數設定等均需重新規劃,如晶圓承載裝置、傳輸軌道等關鍵部件都要精準調整,這要求企業在選擇生產尺寸時,必須全面考量設備購置與配套,難以在兩種生產線間隨意切換。其三,12 寸晶圓生產周期通常長於 8 寸晶圓,其生產工藝更為複雜,工序繁多,質量控制要求極為嚴格。

目前,12 寸晶圓製造主要服務於高性能計算、存儲芯片及高端邏輯芯片等領域。高性能計算需要處理海量數據,對芯片運算速度和處理能力要求極高,而固態硬盤、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等存儲芯片,以及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等高端邏輯芯片,對芯片性能和集成度也有着嚴苛標準,12 寸晶圓生產線能夠為這些高端芯片製造提供有力支撐。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繫後台。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擬入主688585,智元機器人要來A股了!公司聯合創始人曾是華為“天才少年” - 天天要聞

擬入主688585,智元機器人要來A股了!公司聯合創始人曾是華為“天才少年”

7月8日,上緯新材(688585.SH,股價7.78元,市值31.38億元)發布公告稱,智元機器人擬至少收購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後,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鄧泰華,核心團隊包括稚暉君等。 本次交易如成功落地,有望成為國九條和併購六條實施以來,新質生產力...
天融信WAAP助力應用安全升級,護航大模型應用落地 - 天天要聞

天融信WAAP助力應用安全升級,護航大模型應用落地

在雲原生架構、微服務技術普及及移動應用深度滲透的當下,Web業務部署與管理模式正被系統性重塑。應用交互流量增長、API端點激增、BOT攻擊上升,大模型還顛覆了Web攻防規則,Web暴露面急劇擴張,應用層安全風險持續升級。天融信WAAP作為新一代應用安全解決方案,以WAF技術為核心,融合API安全、BOT攻擊管理、抗DDoS防護等技...
華為Mate30突發更新!五年前的老旗艦,還能迎來鴻蒙5.0? - 天天要聞

華為Mate30突發更新!五年前的老旗艦,還能迎來鴻蒙5.0?

353MB小更新,Mate30又活了?鴻蒙5.0真的近了說實話,當我看到Mate30彈出系統更新提醒的那一刻,心裡真的咯噔一下——不是因為更新多重磅,而是因為這台2019年的老旗艦,居然還在被官方惦記着。在如今換機如換季的時代,很多品牌連兩
羅馬仕多個電商官方旗艦店關閉,消費者退款難題待解 - 天天要聞

羅馬仕多個電商官方旗艦店關閉,消費者退款難題待解

充電寶品牌羅馬仕正深陷由產品召回引發的信任危機。7月7日,記者查閱各大電商平台獲悉,羅馬仕天貓、淘寶、拼多多等官方旗艦店目前已關閉,其中京東平台僅剩下京東自營店,目前抖音旗艦店還未關閉。這一突然關店行為,讓正在進行大規模充電寶退貨的消費者措手不及。“我這涉及召回批次的充電寶還沒處理完呢,快遞說不收件,...
風雲A9L全球上市,超級置換搶購價13.99萬元起 - 天天要聞

風雲A9L全球上市,超級置換搶購價13.99萬元起

2025年7月8日,“鑒真章”風雲品牌之夜暨風雲A9L全球上市發布會在北京首都國際會議中心隆重揭幕。此次盛會是風雲品牌煥新啟航的關鍵里程碑,中國香港知名男演員古天樂作為風雲摯友也來到會場,深度體驗了基於全球高性能豪華電混E平台打造的風雲A9L,並給予了高度認可
博主: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手機頭部品牌 競爭遠未結束 - 天天要聞

博主: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手機頭部品牌 競爭遠未結束

【CNMO科技消息】據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轉發的數據,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功登頂後,第二季度小米以1141.76萬激活量再次蟬聯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隨後,有博主引用相關數據表示,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中國手機頭部品牌。小米手機 據博主分享的數據,在AI手機時代來臨之前,智能手機...
破局內卷,上汽大眾半年答卷詮釋合資2.0轉型路徑 - 天天要聞

破局內卷,上汽大眾半年答卷詮釋合資2.0轉型路徑

中國車市的2025年上半年,空氣中瀰漫著價格戰的硝煙與“反內卷”的呼聲。當工信部、行業協會接連發聲,呼籲行業回歸價值競爭的本質,市場的分化也日益清晰。與新勢力陣營正在加速洗牌不同,今年以來,主流合資車企的銷量普遍增長,呈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在這其中,一汽豐田、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