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記得,iphone的外觀已經幾年沒變了嗎?
答案是5年!
從iphone 12系列一直到iphone 16系列,新款iphone的外觀基本都長得一個樣,除了iphone 14系列把劉海屏換成了靈動島,以及每年例行公事地新增幾個外殼顏色,過去5年iphone的外觀幾乎沒有明顯變化。
如果不標註機型,有多少人能分清iphone12-iphone 16的區別?
從時尚先鋒到一塵不變
事實上,蘋果在工業設計領域長期被奉為行業風向標,反而近年來的保守才是例外。
2007年的初代iphone用大直板、全觸控革新了智能手機設計,用喬布斯的話來說,蘋果“重新發明了智能手機”。
2010 年 iphone 4的雙面玻璃 + 金屬中框奠定了iphone的高端質感;2014 年 iphone 6 的圓潤機身開啟大屏時代;2017 年 iphone x全面邁向全面屏;2020 年 iphone 12 的直角邊框從圓潤回歸硬朗風格。
iphone 4
可以看到,這一過程中,iphone 的設計語言經歷了四次重大迭代。然而自 iphone x 發布後的 8 年間,蘋果彷彿陷入了設計慣性。
從 iphone xr 到 iphone 16,儘管處理器從 a12 升級至 a18,攝像頭從單攝進化到四攝,但正面始終保留劉海或靈動島設計,背部鏡頭模組僅在排列方式和尺寸上微調。
這種“微創新”策略在維持品牌識別度的同時,也導致用戶審美疲勞。長期以來,iphone 用戶的換機周期一直在延長,而設計同質化被認為是重要誘因之一。
也是因此,每年的新款iphone都會在顏色上作出區分,以至於有不少網友吐槽:“科技以換殼為本”“不換新顏色,別人怎麼知道我用的是新iphone”
但其實換殼也並非易事,去年iphone 16系列上市時,「蘋果配色好醜」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二,其閱讀量高達1億,甚至蓋過了iphone 16的其他討論。網友吐槽iphone 16的新配色為“秋褲”色,將其稱之為“蘋果歷史上最差的設計之一”。
可能是意識到用戶對iphone的外觀已經審美疲勞,又或許是因為蘋果想要作出改變,總之,目前的爆料表明,未來幾年的iphone外觀確實要迎來大變了。
屏下攝像頭、真全面屏都要來了
近日,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稱,據供應鏈信息,iphone未來三年的外觀id都將有大幅變化:
2025年(iphone 17系列):背部大變,採用橫向大矩陣鏡頭deco;
2026年(iphone 18系列):正面大變,搭載屏下face id,採用單挖孔屏形態;
2027年(iphone 19系列):全面大變,升級為真全面屏形態,搭載屏下face id+屏下前攝。
具體來說,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布的iphone 17系列將在後攝模組、產品線、機身材質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例如,iphone 17 pro系列將採用橫向大矩陣模組(尺寸占背板1/3),三攝呈對稱三角排列,閃光燈與lidar移至右側豎列。該設計被網友調侃為“小米11 ultra與谷歌pixel的混合體”。
iphone 17系列機模爆料 圖片源自網絡
據悉,iphone 17 pro系列正在測試玻璃+金屬拼接背板,用以提升裸機手感的同時降低信號衰減。
此外,iphone 17系列還將新增iphone 17 air,其採用輕薄設計,機身僅5.5mm厚,重146g,可能會取代銷量低迷的plus機型。並且,iphone 17 air將採用7000系鋁合金框架與硅碳電池技術,增強機身強度和續航能力。
據供應鏈消息,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將實現兩大突破屏下face id和輕量化。
其中,屏下face id將通過微稜鏡陣列提升紅外光穿透率,徹底移除靈動島區域。不過,前置攝像頭仍將保留。也就是說iphone 18系列將成為單挖孔屏。
iphone 18系列假想圖 圖片源自網絡
輕量化方面,iphone 18系列將採用航空級鈦鋁複合中框,在強度不變前提下減重15%。對於目前重量普遍超過250g的pro系列而言,終於有機會將重量降至半斤以內了。
當然,最重磅的變化無疑將是iphone 19系列。2027年是iphone發布20周年,上一次10周年時,蘋果推出iphone x,正式開啟了全面屏時代。但時至今日,劉海屏和靈動島的存在證明“全面屏”還是一個需要打上引號的詞。
終於,2027年,迎來20周年的iphone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了。
根據爆料,蘋果通過自由曲面光學鏡頭和硅基 oled 技術,將前置攝像頭和 face id 組件完全隱藏於屏幕下方,實現無開孔的完整顯示區域。其屏幕峰值亮度也將突破 3000 尼特,同時解決屏下攝像頭在低光環境下的畫質衰減問題。
iphone 19系列假想圖 圖片源自網絡
為了準備iphone 20周年的“驚喜”,蘋果在屏下技術領域已持續投入近10 年,累計申請專利超過 200 項。最近幾年取得的關鍵突破包括,通過微透鏡陣列將紅外光散射率降低至 3% 以下;開發出動態子像素補償算法,使屏下區域的顯示均勻性誤差小於 2%等等。
此外,iphone 19系列的機身一體化也很可能將迎來突破。iphone 19系列的邊框寬度也將縮減至 1.2mm,讓真全面屏帶來的視覺衝擊力更強。
iphone 19 pro max則可能採用玻璃-金屬unibody 設計,通過納米注塑工藝將中框與背板無縫銜接,支持 ip78 級防水。
綜合來看,蘋果未來三年對 iphone 外觀 id 的改變是基於多方面因素考慮的結果。在技術層面,不斷投入研發資源,突破如屏下 face id、屏下前攝等關鍵技術,為外觀設計的變革提供技術支持;在市場層面,通過外觀創新滿足消費者對於新鮮感和個性化的需求,提升產品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當然,華為、三星、小米等也不會坐以待斃,屆時競爭對手完全有可能在蘋果之前就推出更輕薄的設計,乃至真正的全面屏,提前搶奪用戶目光。就像iphone x發布前,真正開啟全面屏時代的手機是小米mix那樣。
但不管怎麼說,好消息是對iphone用戶來說,終於有機會擺脫“萬年不變”的外觀了。
如果今年iphone 17外觀大變,你會考慮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