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2025年05月25日12:40:18 科技 7716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一向在意公眾形象的蘋果,因為 ai 拉胯,這次被扒乾淨了。

作者|moonshot

編輯|靖宇

ai,已經熱了快三年了。

各大科技巨頭爭先恐後下注入局,可偏偏在這個熱潮中,最接近我們生活的蘋果,卻看起來離 ai 最遠。

最大的巨頭,在最熱的潮流面前,好似隱身了。

去年 6 月 wwdc 上,蘋果慢吞地發布了 apple intelligence,可如今快一年過去,對大部分用戶來說,apple intelligence 依舊只聞其聲、不見其形。

全世界都看到蘋果的 ai 做不好了,但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知名蘋果分析師 mark gurman 剛剛在外媒發出一篇長文,題為《why apple still hasn』t cracked ai》(為何蘋果仍未攻克人工智能),揭露了蘋果內部對 ai 態度的搖擺,內部的鬥爭和難以克服的技術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gurman 用的是「still hasn』t(仍未)」,這詞就已經給蘋果的現狀定了調。

本文將通過重組原文以呈現蘋果在 ai 領域的歷史、現狀、問題根源及未來挑戰,剖析蘋果為何在 ai 賽道上步履維艱,讓 ai 成為其阿喀琉斯之踵。


01

14 年前的 siri,概念已是大模型

2011 年 10 月 4 日,喬布斯去世前一天,他留給蘋果的遺產 siri 問世了。

彼時 siri 宛如科幻成真的產物,它能聽懂用戶的語音指令,能預訂餐廳、查找電影院或叫出租車,蘋果再一次把未來科技概念變成了主流產品。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伴隨着一代神機 iphone 4s 共同發布的 siri|圖片來源:apple

當時,喬布斯對打造搜索引擎興趣不大

一位曾與他共事的人說:「喬布斯不相信用戶會主動去搜索東西,他認為蘋果的職責是精心挑選並向用戶展示他們想要的內容。」這一理念,如同喬布斯的許多信念一樣,在他去世後依然深刻影響着蘋果公司。

喬布斯首次接觸到當時還是 app store 里一款應用的 siri 時,他立刻被吸引了。

siri 的聯合創始人 dag kittlaus 回憶,siri 的終極目標是「你可以對着互聯網說話,助手會為你處理一切。你甚至無需知道信息來源,應用和網站發現的問題也將被解決。」這正是當下大語言模型最廣泛的應用場景。

喬布斯立刻意識到,siri 遠不止一款應用,他很快聯繫了 kittlaus,邀請 siri 團隊到家中面談,在長達三小時的會面中,喬布斯提出收購他們的公司。kittlaus 起初拒絕收購提案,但耐不住喬布斯連續 24 天每天致電勸說。

最終,kittlaus 同意出售 siri,喬布斯馬上把 siri 列為蘋果的頂級開發項目,並且在他的生命末期也全情投入在 siri 的研發上

當時 siri 引領了智能語音助手市場,然而幾年後,谷歌、亞馬遜、小米等競爭對手紛紛推出了更先進的語音助手和智能音箱,而 siri 卻看不到顯著進步。

伴隨 siri 的啟動,蘋果也開啟了機器學習的研究,但主要用於面部和指紋識別、智能建議(比如根據交通狀況提醒你何時出發)、改進地圖,以及當時的重點項目:頭顯和汽車。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使用 siri 查詢天氣|圖片來源:apple

最初幾年 siri 的開發重點只集中在基礎任務上,如提供天氣信息、設置定時器、播放音樂和處理短信。

看行動,蘋果早早就布局到了 ai 行業,他們曾收購了多家小型 ai 公司,包括機器學習公司 laserlike、tuplejump、turi。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甚至考慮以約 40 億美元收購 mobileye global inc.,這可能是蘋果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

mobileye 做的是加速自動駕駛系統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開發。但最終蘋果放棄了這筆交易,2017 年英特爾以 150 億美元收購了 mobileye。

所以看方向,蘋果並沒有把 ai 投注到語音助手領域。

那時,僅成立半年的 openai 宣稱將製造「通用」機器人。但 siri 還像它被收購時一樣,在無數台 iphone 上制定鬧鐘、查詢天氣、播放音樂。


02

期望、內訌、排擠


有錢、有地位、有實力的蘋果,為什麼在 ai 上栽了跟頭?或許也只有資深蘋果分析師 mark gurman 能接觸到這麼多內幕消息,他用了極大篇幅報道了蘋果內部在 ai 上的內訌。

2018 年,蘋果從谷歌挖來了 john giannandrea(業內稱其為 jg)擔任 ai 負責人。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蘋果 ai 負責人 john giannandrea|圖片來源:apple

jg 此前負責谷歌的搜索和 ai 部門,帶領團隊在谷歌相冊、翻譯和 gmail 等產品中部署 ai 技術。

「jg 不僅在谷歌被視為僅次於 ceo 的最具影響力高管,還曾擔任互聯網先驅網景的首席技術官。」一位參與招聘的人士表示:「還能找到比他更合適的人嗎?」

對蘋果來說,挖來 jg 不僅可以重挫競爭對手谷歌,他更被期望成為讓蘋果轉型為 ai 領頭羊的第一步。

在當時蘋果官方發布的新聞稿里,庫克表示「機器學習和 ai 對於蘋果公司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它不僅會徹底改變人們與技術進行交互的方式,而且已經為用戶的生活帶來了顯著改善。能夠與 john 攜手並肩,我們感到非常幸運。作為 ai 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必將能夠推動我們在這一關鍵領域的長足發展。」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john giannandrea 於 2018 年加入蘋果負責 ai 和機器學習|圖片來源:apple

然而,七年後回看,這種期望和樂觀已蕩然無存。蘋果的 ai 不僅沒有起色,反而落後得更遠。

核心問題是:

高管們對 ai 的路線認知不統一

一些負責軟件工程的高級高管認為,蘋果應在 ios 中更凸顯 ai。2014 年左右,一位高管就表示:「我們很快意識到,這是一項革命性技術,威力遠超我們最初的理解。」但他們無法說服主管 ios 的 craig federighi 認真對待 ai「很多建議都石沉大海。」

然而庫克卻意外地看好 ai,一位曾與他共事的人說:「庫克是蘋果內部最看好 ai 的人之一。他一直對 siri 落後於 alexa 感到沮喪。他還對蘋果未能在智能音箱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感到不滿。」

負責人 jg 對 ai 的判斷卻一直在搖擺。

2018 年 jg 加入蘋果時,根據其他高管回憶,他認為蘋果封閉的軟件生態系統是一個獨特優勢,能即時向數十億設備部署最新的功能。

但 jg 很快發現,蘋果需要額外投入數億美元,用於大規模測試以及圖像和文本標註來訓練大模型。jg 從谷歌挖來頂級 ai 研究員,並組建了負責測試和數據分析的團隊。而後 jg 將矛頭對準 siri,撤換負責人,提議砍掉 siri 很少使用的功能。

然而,jg 的努力常常受阻。據多位同事透露,軟件負責人 craig federighi 不願在 ai 上投入巨資,他不認為 ai 是移動設備的核心能力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craig federighi 是發布會老熟臉,一直負責蘋果軟件團隊|圖片來源:apple

一位長期在蘋果工作的老高管說:「craig 不是那種會說『我們得干件大事,需要更多預算和人』的傢伙。」

其他領導者也有類似保留意見,一位老高管說:「在 ai 領域,你得先投入才能知道產品是什麼。這不是蘋果的做事方式。蘋果在開發產品時,早就知道最終目標是什麼……我們慣常的策略是晚入場,憑藉超 10 億用戶,穩紮穩打,最終擊敗所有人。」

但對 ai,這策略行不通。2022 年 11 月 chatgpt 的發布,打了蘋果一個措手不及。

一位高級高管表示,在此之前蘋果「甚至連 apple intelligence 的概念都沒有。」

另一位高管說:「openai 的動作並非秘密,任何關注到市場的人,都應該看到並全力投入進去。」

chatgpt 發布一個月不到,craig federighi 就開始用生成式 ai 為軟件項目寫代碼了。據知情人士透露,他突然看到了 ai 的潛力,聯合了 jg 和其他高管開始與 openai、anthropic 等 ai 公司會面,抓緊學習和了解最新的模型和市場動態。那時起,craig federighi 就要求 2024 年的 ios 18 中要儘可能多地加入 ai 功能。

jg 又開始組建開發大語言模型的 ai 團隊,此時他們已經落後競爭對手多年了。

據多名員工透露,蘋果內部各類產品開發團隊都負責了一部分 ai 研發,結果導致技術、進度、兼容性很難統一。

在 2024 年的 wwdc 上,apple intelligence 如約而至,但能力有些捉襟見肘。

蘋果生成式 ai 的能力的確落後,據彭博社的報道,蘋果公司內部有一款能處理基本的圖像生成的聊天機器人,但該機器人比 chatgpt 落後至少 25%,在處理大多數查詢時的準確性明顯不足。

為了提供消費者真正想要的 ai 產品,蘋果只好去找谷歌、anthropic 和 openai 等競爭對手談判。

這又在內部產生了分歧,jg 力主採用谷歌的 gemini,理由是 openai 對個人數據的保護和持續發展力不如谷歌。但蘋果的企業發展團隊並不這麼認為,他們看好 openai,於是 wwdc 上宣布,siri 無法處理的請求將轉給 chatgpt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主打 apple intelligence 的 iphone 16,至今仍未「兌現」|圖片來源:apple

蘋果缺乏自研的 ai 聊天機器人讓很多高管感到不安,但 jg 並不認為大模型是 ai 的未來。

據多名員工透露,jg 認為,ai agent 能真正取代人類還有多年時間,且大多數消費者和他一樣不信任生成式 ai。

這些員工們說,這解釋了為何 jg 未全力打造面向消費者的 chatgpt 競品。他們透露,jg 曾表示,消費者不想要 chatgpt 那樣的工具

在蘋果內部,jg 因延遲和失誤承擔了大部分指責。而據多名員工透露,jg 一直難以融入蘋果核心高管圈「那些高管共事數十年,運營公司如同家族企業。」

jg 的位置就很尷尬,他是一名來自外部的空降高管,難以在蘋果推動核心變革。據一位了解他的員工表示「jg 本該更積極地爭取大筆資金,但他不是推銷員,是技術專家。」

也有人說,jg 不夠親力親為,也未嚴格要求員工。一位高管說:「蘋果其他工程團隊都全力以赴,按時交付,而 jg 的團隊不是這樣,他們執行力不足。」這種「寬鬆」的印象還延伸到福利上。

與其他硅谷巨頭不同,蘋果總部員工需自付食堂餐費。但在 apple intelligence 趕工期間,jg 的部分工程師常獲免費餐券,引發其他團隊不滿。一名員工說:「蘋果不提供免費餐食,可他們團隊比別人晚一年交付,還能吃免費午餐。」這些細微之處的區別對待,引發了蘋果內部不同團隊之間的分裂。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左:庫克 中:jg 右:craig federighi |圖片來源:彭博社

而 jg 所謂缺乏緊迫感可能不僅是性格問題,還有對 ai 理解的哲學考量。

他一直對 ai 發展節奏持保守態度,對聊天機器人的價值存疑,他認為 openai、meta、谷歌等對手的威脅並不迫切。

一些蘋果的同事們表示,jg 堅持認為用戶想要的 ai 助手是設備的主界面,而非某款應用。儘管遭遇延遲和挫折,他仍堅守這一願景。

今年 3 月,jg 被剝奪了所有產品開發控制權,包括 siri 和機器人項目。據其他高管透露,庫克對 jg 打造新產品的執行力失去了信心。

jg 保留了對 ai、大語言模型開發、ai 分析及部分開發團隊的監督權。據內部人士透露,一些高管討論過縮減 jg 的職責或讓他逐步退休的想法,但 craig federighi 等人擔心,若 jg 離開,他帶來的頂級研究員和工程師可能也會隨之出走。

目前,jg 選擇留下,他對同事表示,在蘋果 ai 工作步入正軌前,他不想離開。他還坦言,不再負責 siri 讓他鬆了一口氣。


03

技術落後,隱私的十字路口


科技巨頭的失誤不能簡單歸咎於 jg 一個人。

營銷和廣告團隊提前宣傳了未完成的功能,craig federighi 是軟件項目的最終決策者,庫克則設定了整個公司的產品開發文化。

就連前首席財務官在採購 gpu 時也過於保守,蘋果沒有利用市場主導地位和現金儲備,還是按慣例慢慢採購 ai 硬件。結果全球大部分 gpu 被亞馬遜、微軟等對手搶購一空,導致蘋果的 ai 模型訓練速度更慢了。

據蘋果及其他公司高管透露,蘋果的 ai 員工數量遠少於競爭對手,採購用於訓練和運行大語言模型訓練的 gpu 也較少

對蘋果而言,錯過潛在的顛覆性技術並不致命。畢竟蘋果常常會讓同行先探索新技術去驗證市場,而後再打磨產品,向用戶推出設計精良、也更易用的版本。

這種策略也塑造了用戶對蘋果「不求最新,但求最好」的印象。一直以來,蘋果都憑藉精心打造的產品、精選內容和每年一次的軟件更新,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

蘋果也是這麼想的,在 5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被股東問及 ai 延遲的問題時,他表示只是需要更多時間以達到蘋果的質量標準,「沒有太多其他原因,只是比我們預期的時間長了一些。」

但問題是,多長算長呢?蘋果已經在 ai 上投入了大量資源卻收效甚微。何況 ai 是一項更快、更複雜的技術。

回顧歷史,蘋果最成功的產品都建立在內部開發的核心技術上,比如 iphone 的多點觸控,mac 的自研 m 系列芯片。但在 ai 上,很難看到蘋果的技術力。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蘋果 m 系列自研芯片已經全面滲透進硬件線里|圖片來源:figma

何況在 ai 上,蘋果有着一個其他巨頭都沒有的技術瓶頸:數據利用。

多年來,蘋果一直把保護用戶隱私作為宣傳賣點,如今這成為了他們 ai 開發的阻礙。

坐擁 23.5 億活躍設備的蘋果,掌握的網頁搜索、用戶習慣、通信數據超過許多競爭對手。但蘋果對 ai 開發者訪問數據的限制遠嚴於谷歌、meta 和 openai,這使得蘋果的研究人員只能去用第三方授權數據集和合成數據(專為訓練 ai 創建的人工數據)。

一位了解蘋果 ai 和軟件開發的人說:「蘋果在 ai 上,每件舉動都有千百個否決,你得與隱私警察鬥爭才能有所進展。」一位持類似觀點的高管說:「看看 x 的 grok,它不斷進步,因為他們有所有 x 的數據。蘋果拿什麼來訓練自家 ai?」

蘋果站在了數據和隱私的十字路口,以往宣傳的優勢變成了技術上的劣勢。在草莽中狂奔的 ai 市場里,蘋果顯得過於「文雅」了。


04

牽一髮動全身


蘋果在 ai 上的勢弱,影響的可不止是 apple intelligence。

去年,蘋果終止了耗資數十億美元、歷時十年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部分原因也是因為 ai 無法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承諾。

根據 gurman 的推測,ai 上的失敗可能危及蘋果未來的產品計劃,包括 ar 眼鏡、機器人以及能識別周圍物體的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蘋果錯誤投注在了造車上|圖片來源:apple explained

如果蘋果未來無法給硬件注入 ai,不僅會顛覆蘋果公司「硬件是軟件的載體」的價值觀,還會影響蘋果引以為傲的軟硬件生態鏈。

蘋果服務高級副總裁 eddy cue 曾對同事表示,蘋果在科技界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上個月,蘋果設備上的谷歌搜索量下降。eddy cue 表示:「22 年來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ai 是原因。」他承認用戶越來越依賴大語言模型來獲取信息。

eddy cue 指出,蘋果不像埃克森美孚(美國著名石油公司)那樣提供不可或缺的商品,他擔憂 ai 之於蘋果,可能就像當年 iphone 之於諾基亞,諾基亞倒在蘋果前面,而蘋果可能倒在 ai 前面。

他甚至直言稱 iphone 十年內可能變得無關緊要,「聽起來很瘋狂,但確實可能。」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蘋果公司服務高級副總裁 eddy cue|圖片來源:apple

更大的挑戰還來自外部,據知情人士透露,為符合歐盟預期的新規,蘋果正着手修改操作系統,將允許用戶將默認語音助手從 siri 切換為第三方選項。

這意味着若蘋果在語音助手上還沒有重大突破,用戶未來可能就不用 siri,改用 openai、anthropic、meta、alphabet、x 甚至 deepseek 的 ai 助手了。

蘋果沒有坐以待斃,據員工透露,蘋果在蘇黎世的 ai 辦公室正在打造一個完全基於大語言模型的 siri,旨在讓 siri 更具對話性和信息整合能力。該秘密項目被稱作 llm siri。

蘋果還在得克薩斯、西班牙和愛爾蘭的辦公室有數千名分析師,來審查 apple intelligence 摘要的準確性,比較數據偏差,評估 ai 幻覺的頻率。

至於蘋果自研的聊天機器人,現在一些高管想把 siri 打造為真正的 chatgpt 競品。

為此,公司開始讓 siri 訪問開放網絡,整合多源數據。據員工透露,蘋果內部測試的聊天機器人在過去六個月取得顯著進展,部分高管認為其性能已媲美 chatgpt 的近期版本。

蘋果 AI 的崩塌真相:從喬布斯願景,到高管失誤的困局 - 天天要聞

等了一年的新系統,結果是個調色盤?|圖片來源:apple

蘋果內部人士透露,對於下個月的 wwdc,公司計劃重點升級現有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並新增一些功能,比如 ai 優化的電池管理、虛擬健康教練。

而 siri 的重大升級,甚至一年前「畫的餅」不太可能在 wwdc 上過多提及了。消息人士稱,儘管蘋果內部對「llm siri」寄予厚望,但蘋果準備在營銷中將 apple intelligence 與 siri 分開

他們一方面擔心全面落後競品的 siri 拖累公司的 ai 宣傳。另一方面,蘋果也不敢再提前數月宣布新功能了。

還記得 siri 聯合創始人 kittlaus 嗎?他目前對 siri 的 ai 化依舊樂觀,他說:「所有模型公司都不知道助手是什麼,而蘋果自 2010 年以來一直在研究這一概念。」他認為,蘋果只需讓 siri 變得更智能:「蘋果有設備和品牌,只要給 siri 『換個腦子』,它完全有機會成為首選助手。」

十四年前,siri 的問世讓蘋果站在了智能交互的巔峰,喬布斯的遠見點燃了語音助手市場,也孕育了如今我們用自然語言就能暢談的聊天機器人。

然而,今日的蘋果卻在 ai 賽道上步履維艱,apple intelligence 的遲到與失色、siri 的停滯與落伍、自動駕駛的失敗……

能拿到內部消息的 mark gurman 揭示的不僅是蘋果表面上在 ai 的遲滯,更是內部戰略的搖擺、技術路徑的困境、以及核心文化與時代脈搏的摩擦。

那些曾讓蘋果引以為傲的產品策略和企業文化,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科技格局的 ai 面前,反而成了蘋果的絆腳石。

蘋果的未來正因 ai 的短板而蒙上陰影,庫克說,只是時間問題。可時間,蘋果還有多少?

至少下個月的 wwdc,我們不會看到期待的答案。


*頭圖來源:apple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面向全球發出警告:誰配合美國,封殺昇騰芯片,決不輕饒 - 天天要聞

中國面向全球發出警告:誰配合美國,封殺昇騰芯片,決不輕饒

文/王新喜芯片行業正在上演中美關稅戰的翻版。前段時間,中美關稅談妥,美國突然變臉,不準各國使用華為AI芯片,公布了三條新的AI芯片出口管制措施。1)任何國家使用華為Ascend芯片均視為違反美國出口管制。2)限制AI芯片用於中國AI模型:警告企業若美國AI芯片被用於訓練或干預中國AI模型,將面臨後果。3)要求美企審查合作...
珀萊雅準備出海反向收購;董明珠喊話孟羽童“回家吃飯”;群邑贏得lululemon新業務 | Morketing周刊342期 - 天天要聞

珀萊雅準備出海反向收購;董明珠喊話孟羽童“回家吃飯”;群邑贏得lululemon新業務 | Morketing周刊342期

親愛的讀者朋友,微信改了推送規則不星標就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星標《Morketing》公眾號,及時接收每日新鮮的推文!一周要聞速覽珀萊雅準備出海反向收購珀萊雅預備通過海外併購來填補其細分賽道的空白。在5月19日舉行的珀萊雅(603605.SH)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侯軍呈表示,公司考慮通過巴黎分公司進行併購,...
榮耀平板 10 海外發布:12.1 英寸 LCD 屏、驍龍 7 Gen3 處理器 - 天天要聞

榮耀平板 10 海外發布:12.1 英寸 LCD 屏、驍龍 7 Gen3 處理器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榮耀在海外“悄悄”發布了榮耀平板 10 新品,其定位中端,配備 12.1 英寸 LCD 屏、搭載驍龍 7 Gen3 處理器,售價暫未公布。據介紹,榮耀平板 10 的屏幕分辨率為 2560×1600(刷新率預計為 60Hz),支持 10.7 億色顯示。平板機身厚度約 6.29mm、重約 525g(含電池),提供「青色」和「灰色」
618最值得入手的超高刷電競顯示器,聯合創新27G2T體驗 - 天天要聞

618最值得入手的超高刷電競顯示器,聯合創新27G2T體驗

自從三月搬到新家以後,我就一直在腦海里計划著如何設計專屬我自己的電競空間。於是從買桌椅開始,一步一步完善我的電競空間。三月初也算是簡單布置了一下我的電競空間吧。先和大家小小的彙報一下我的電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