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貿港建設持續推進的進程中,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作為國際自由貿易的重要基石,其重要性愈發凸顯,正深刻影響着自貿港建設的質量與成效。
近年來,海南聚焦“南繁種業”“深海科技”等關鍵領域,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積極探索創建知識產權特區,在全國率先構建起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五合一” 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形成“一個部門集中管理、一支隊伍綜合執法、一個平台統籌服務”的創新模式,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典型範例,該經驗做法先後入選國務院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海南南自由貿易港製度集成創新案例等多項案例。此外,知識產權特區依託多家知識產權國家平台,創新建立“知小二”專業服務團隊,提供知識產權全類型、全流程專業服務,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服務萬里行”優秀案例,在全國宣傳推廣。
在版權領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充分發揮自貿港政策與區位優勢,大力推動版權與影視產業深度融合。2024年12月,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期間,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與園區企業華代(海南)元宇宙版權服務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實現國際版權實質性交易,助力5部優秀國產電影版權成功“出海”,為自貿港版權產業國際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在產業培育方面,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雙方局屬公司合資成立的華代(海南)元宇宙版權服務有限公司,在版權代理、貿易領域具備先發條件,承載着推動海南版權產業市場化發展的重要使命。然而,公司發展面臨現實困境。海南本地作品創作產出相對有限,同時,專業版權服務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該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突破瓶頸,支撐產業長遠發展,實現公司的可持續運營,成為擺在海南版權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在新興的人工智能生成物領域,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勇於開拓創新,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生成物登記機制等前沿業務。目前,相關工作聚焦於法理界定與技術實現兩大關鍵環節,在學術研究和實踐探索層面同步推進。這一探索彰顯了海南在版權相關前沿領域先行先試的決心,對於完善數字版權保護體系、推動版權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陳博文 攝)
面對各種挑戰,海南積極探索應對之策。今年1月,在多部門聯合引薦下,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與華代(海南)元宇宙版權服務有限公司針對作者柴曉明《柴曉明本〈道德經〉(注音版)》著作權登記的需求,第一時間成立專項服務小組,推行“全流程嵌入式服務協同”模式。該模式貫穿賬號註冊、材料預審、證明完善、技術核驗直至證書印發的全業務鏈條,通過深度介入各個環節,實現服務流程無縫銜接。服務過程中,工作人員主動作為,不僅協助作者完成賬號註冊、信息填報等基礎工作,還針對登記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及時溝通協調,確保材料準確完備,於2月底完成作品登記,實現了服務效率與專業水準的雙提升,為後續探索精細化版權服務路徑、助推自貿港版權代理走向市場化開闢了道路。
《柴曉明本〈道德經〉(注音版)》公佈於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道德經三味》。《道德經三味》被中央黨校出版集團(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列為重點推薦圖書,曾在2020年中國國際圖書博覽會亮相。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團隊展現出的專業素養與高效作風令人讚歎,全程緊密協作確保登記工作一路暢通,我很快就完成了作品版權登記手續。國家級平台的服務水準含金量很高,期待未來有更多全國的作品在海南實現版權登記,享受專業的版權服務。”談及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的著作權登記經歷,作者柴曉明給予高度評價。
(《柴曉明本〈道德經〉(注音版)》作品登記證書(電子版))
當下,依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綜合服務樞紐港,構建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線下設立各類知識產權服務窗口,線上搭建知識產權綜合服務樞紐港(公共服務平台)網站,匯聚各類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力求為用戶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
展望未來,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將繼續在知識產權領域深耕細作,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強化人才培養與引進,探索創新發展路徑,着力破解發展難題。“知小二”團隊也將以專業化服務繼續護航創新主體高質量發展,共同為自貿港建設注入更強勁的知識產權動力,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邁向新台階。
(中國日報社海南記者站 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