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稱百度副總裁謝廣軍的女兒在網上參與對他人的“開盒”行為。3月17日,謝廣軍發文承認此事並致歉。(新聞回顧>>百度副總裁道歉)
3月18日,據媒體報道,百度安全負責人陳洋在公司內網發布說明,表示在接到舉報後,已經展開了調查並完成取證,結果顯示,“謝廣軍女兒開盒事件”數據並非從百度泄露。
其中提到兩點:一是百度內部做了數據的匿名化、假名化處理,並做了權限分離,沒有人能有權限拿到數據,謝廣軍也沒有數據庫的任何相關權限。
二是通過對此次“開盒”事件脈絡的模擬調查,發現可以在海外社交媒體群里找到大量個人信息,而且很多信息都是免費的。
什麼是“開盒”?有何來頭?
據報道,“開盒”最初意思與“人肉搜索”相近——每個人的網絡社交賬號就像一個個盲盒,打開盒子獲取某個人的個人信息,就是所謂的“開盒”。“開盒”源於明星飯圈文化。在飯圈內,只要你冒犯到他們喜愛的藝人,甚至只是中立評價,粉絲們一言不和就“開盒”。
2024年6月央視新聞曾報道稱,“開盒”是一種新型網絡暴力違法犯罪行為,是指不法分子惡意公開他人照片、真實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社交賬號、銀行流水、上網記錄等個人隱私信息,煽動網民進行攻擊謾罵。遭遇過“開盒掛人”困擾的,既有公眾人物,也有普通民眾。
“開盒”這種新型網絡暴力,會給不少“被開盒者”帶來難以癒合的傷害。其暴力行為不僅在網絡上,還會延續至現實生活中。一位“被開盒者”稱,他的家庭住址被人發布在網上後,他陸續收到一些陌生人寄來的不明物體,其中還有劇毒、腐蝕性化學品。一名“開盒者”在清明節時,去“被開盒者”家附近,焚燒對方的照片,並做成視頻在網上發布。
公眾人物成為“開盒”靶子
2023年6月前後,張馨予、趙露思等多名藝人被非法曝光個人信息的消息引發熱議。網絡流傳的截圖顯示,這些藝人針對當時網絡熱傳的虐貓事件發聲,反對“處刑式虐待動物”、反對傳播血腥直播視頻,被飯圈“開盒”群體盯上,其身份證、手機號、社保卡等個人信息遭曝光。一楊姓網絡作家爆料稱,已經有9位藝人的隱私遭“開盒”曝光。
2023年9月,知名主持人楊迪也曾發文稱自己被“開盒”,個人信息遭泄露,很多人打來騷擾電話,讓他不得已換了手機號。
2025年1月27日,知名女棋手戰鷹在個人微博發文向柯潔道歉,稱其在1月26日晚直播時做出了讓柯潔感到受傷害的言行和舉止(模仿柯潔直播片段),這是不妥當的。事後,有多個討論區發布了戰鷹疑似被柯潔粉絲“開盒”的帖子,隨後引發雙方粉絲罵戰。
“開盒”為何連素人都不放過?
據報道,“開盒”的對象,早期主要涉及知名藝人,隨後蔓延到網紅群體,最後連普通素人都不放過。本次引發熱議的“百度副總裁女兒‘開盒’事件”,被“開盒”的孕婦就是一個素人(普通網友)。
據央視新聞2024年6月報道,視頻博主小李(化名)很喜歡某款網絡遊戲,經常在網上發布視頻分享遊戲經驗。一天,他突然收到一位陌生網友發來的圖片,標出了他的照片和家庭地址,手機號也被作為“教育熱線”公布在網上。隨後,他不斷被各種電話、短信騷擾,白天晚上連續不停。不堪其擾的小李只能暫停手機號碼。但騷擾並沒有停止,有不明身份的人在他經常活動的網絡平台發布了很多侮辱他的視頻,並多次提到他喜歡的那款遊戲。小李猜測,可能在玩遊戲時與對方起了分歧。
受害者小李自稱不知被“開盒”原因,很惶恐。
素人為何也頻頻成為“開盒”的網暴對象?有報道分析稱,“開盒”已成為一種成本低廉、方便高效的網暴手段,不法分子越用越順手。其次,相對明星、網紅博主而言,素人對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意識更淡漠,被“開盒”後的維權手段、反擊意識都較弱,“開盒”風險較低。
此外,“開盒”已形成一條從盜取、販賣到實施騷擾的黑色產業鏈,不法分子通過境外平台“開盒”大量人員,傳播個人信息並以此獲利。這種產業化的運作使得素人更容易成為目標,且難以防範。
“開盒”者可能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3月18日,知名律師、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記者,在刑事責任方面,根據《關於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規定,組織“人肉搜索”,違法收集並向不特定多數人發布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253條之一規定的,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人肉開盒”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另外,“開盒”後在網絡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以侮辱罪、誹謗罪定罪處罰。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還可能涉嫌尋釁滋事罪。公開辱罵他人承擔行政責任還是刑事責任,要根據情節是否嚴重來決定。如果導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或網絡點擊量超5000次、轉發超500次則涉嫌刑事犯罪,行為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在行政責任方面,《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並處500元以下罰款。在民事責任方面,這種行為也需要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包括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素人遭遇“開盒”該如何處置?
重慶信安網絡等級測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普通網民首先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有些個人信息盡量少上網,“只要你沒有把個人信息放到網上去,別人獲取的可能性就會變小,即使他採取技術手段來盜取,難度也會大得多。”
如果素人遇上被人“開盒”或被人用“開盒”相威脅,應該如何應對?相關法律專家稱,首先要保持冷靜,以防事態擴大或失控,立即收集證據,比如聊天記錄、郵件、短信、圖片、視頻等,以備後續報警或維權使用。二是及時報警,向警方提供所收集的證據,方便警方迅速展開調查或提供相關保護。三是採取法律手段堅決維護自身權益。如果“開盒”行為已經給自己造成了實際損失,如個人隱私泄露、名譽受損等,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