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315丨拜博口腔非法獲取用戶信息近年投訴量激增,律師稱情節嚴重可追刑責

2025年03月16日00:30:35 科技 3991

上游315丨拜博口腔非法獲取用戶信息近年投訴量激增,律師稱情節嚴重可追刑責 - 天天要聞

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大數據“獲客軟件”竊取消費者隱私信息的相關行為。其中,知名連鎖品牌拜博口腔被曝購買非法獲客軟件“火眼雲”。

上游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拜博口腔所在的口腔行業,近年來因電話騷擾在市民服務熱線12345上投訴量激增。多位市民表示,在瀏覽口腔健康內容或諮詢後,就會頻繁接到拜博口腔的推銷電話。

據晚會報道,企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火眼雲”獲客軟件,被拜博口腔等口腔機構用於非法獲取用戶信息。該軟件可偷取企業公眾號關注者、微信群成員及文章閱讀轉發者的手機號碼,甚至通過抓取短視頻評論區關鍵詞強行獲取用戶電話、微信賬號。

上游315丨拜博口腔非法獲取用戶信息近年投訴量激增,律師稱情節嚴重可追刑責 - 天天要聞

拜博口腔被曝購買非法獲客軟件“火眼雲” 視頻截圖

“在公眾號上預約洗牙,當天就收到3條短信和2個電話推銷種植牙套餐。”“在短視頻平台評論過‘牙疼’,第二天就有自稱拜博客服的人員加微信。”此次曝光證實,這些騷擾行為或許與“獲客軟件”直接關聯。

網友“金中女青年”曾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表示,自己天天接到口腔醫院的騷擾電話,她甚至總結出了口腔醫院騷擾電話的套路,“先是智能語音,發現你說話了就轉人工。你反問她是哪家口腔醫院,她就不說話,如果你告知她要做項目,她會回復你有專人報價。”

而據澎湃新聞相關報道,口腔診所拿到的市民信息正是來自一些合作的第三方企業。這些第三方企業專門負責廣泛撥打電話,來“挖掘”出有需求的市民,進而再將這些市民信息出售給民營口腔診所,以便進一步營銷邀約。而一旦“挖掘”出有需求的市民,信息會以“一條100元”的價格出售給合作的口腔門診。

當晚,上游新聞記者撥打了重慶泰康拜博口腔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聯繫電話,但截至記者發稿前未能接通。

企業從三方數據公司非法獲取用戶信息數據,是否需要承擔共同侵權責任?記者諮詢了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的吳增民律師。吳增民表示,企業未經公民同意而獲取其個人信息或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如通過爬蟲技術竊取),並利用這些信息進行電話營銷或其他形式的騷擾,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吳增民談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可以包括非法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這些信息並進行騷擾。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或者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用於非法目的,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他認為,對於企業通過購買公民個人信息並用於電話營銷或其他形式給公民造成騷擾的行為,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上游新聞記者 周蕎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微信右上角的加號,原來這麼好用,隱藏着4個實用功能 - 天天要聞

微信右上角的加號,原來這麼好用,隱藏着4個實用功能

微信右上角的加號原來這麼好用,還隱藏着四個實用功能,真的是太好用了。在使用微信聊天的時候會發現在聊天頁面右上角有一個加號,平常都知道打開之後可以掃一掃付款,也可以掃一掃添加好友。除了這幾個用途之外,其實右上角的加號還隱藏着四個非常實用的小功
最後的幻覺:小米為何仍不肯離開印度? - 天天要聞

最後的幻覺:小米為何仍不肯離開印度?

撰文 泰坦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交織的棋盤上,小米正在印度進行一場越來越艱難的“持久戰”。面對印度政府的高壓政策、巨額罰款和持續的技術圍堵,小米的處境已形同“戰略圍困”。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儘管盈利被嚴重壓縮、市場份額下滑、前景黯淡,小米依然沒
央視曝光:大眾點評給刷好評開綠燈 - 天天要聞

央視曝光:大眾點評給刷好評開綠燈

記者接到消費者反映,他們在網絡平台上吐槽某商品不好用的差評帖,莫名其妙就消失了。並且發現在好多直播電商平台的差評區里,充斥的竟然都是各種好評和誇誇帖。究竟是誰,在互聯網各大平台上操控輿情,興風作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