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助殘日之際,山西省平順縣政府攜手山西省博物院、阿里巴巴公益及魔豆媽媽,在平順縣特殊教育學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助殘活動,旨在鼓勵殘疾人群體更好地融入社會,共享和諧美好的生活。
此次活動不僅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鍛煉才能的平台,更是展現了科技在助殘事業中的獨特魅力和巨大潛力。平順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岳開英校長在活動中分享了孩子們學習木雕和直播技能的精彩故事,這些技能不僅讓孩子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更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活動中,平順省級非遺傳承人任安勤揭幕了他與特校孩子們合作完成的木雕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孩子們在木雕技藝上的進步,更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創新嘗試。同時,山西省博物院“你身邊的博物館”項目的專家也為學校師生帶來了古建築主題的相關課程及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知識視野。
(圖說:山西省博物院“你身邊的博物館”公開課)
現場,阿里公益“橙點同學”與平順特殊教育學校達成試點合作,設立無障礙職業技能學習專區,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在全國探索和推廣特殊教育學校的技能培訓,促進鄉村助殘事業發展。
(圖說:橙點同學與山西平順特殊教育學校達成試點合作)
木雕手藝人、淘寶主播,平順特校的孩子找到了新工作
平順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岳開英介紹,學校現有128名學生,存在智力、肢體等不同缺陷,以往孩子們從學校畢業之後很難找到工作,如今,在數字化和科技助殘的改變之下,這裡的孩子有機會成為木雕手藝人、淘寶主播、ai數字標註師…
木雕課現在已經成了平順特校的固定課程。在阿里鄉村特派員林冬虹的推動下,去年冬天開始,非遺傳承人任安勤和家人來到學校,給孩子們教授木雕手藝。此次活動現場,任安勤還特別展示了他和特校孩子合作創作的木雕作品——明式傢具燈架,結合了木雕、機械原理和雕花寓意,令現場觀眾廣為讚歎。
(圖說:平順特校的同學們正在上木雕課)
木雕不僅是技術活,也是對作品形態、文化和結構理解的過程,對學習木雕的特校學生來說,是基本功的一部分。“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全國古建築遺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有着深厚的底蘊。為配合平順開展這次助殘活動,山西博物院“你身邊的博物館”也走進特校開展教育,專家為學生們帶來了趣味講解,並針對木雕學習中的斗拱及木結構建築非遺木工製作工藝,為特校師生提供了古建築主題的課程及體驗,不僅讓學生們體驗了山西文物的魅力,也讓他們日後在從事木雕工作時有了更深的理解。
梁江濤和王旭兵就是跟隨任安勤學習木雕的兩位特校學生,打磨、拋光、上油,經過半年的學習,輕度智力殘疾的他們已經可以完成簡單的木雕作品。在今年6月的畢業季,他們將前往由魔豆媽媽、阿里公益、淘寶愛心商家援建設備的非遺木雕工坊工作,特殊的木雕手藝人們正式出師。
(圖說:梁江濤、王旭兵拿到了木雕工坊的錄取通知書)
同樣,肢體殘疾、今年即將畢業的張夢格和楊宇樂,她們通過主播培訓,在平順電商直播基地順利上崗。“剛開始會猶豫,自己適不適合做這個、有沒有來對地方。上手的時候就沒有猶豫了。” 從開始的不適應、壓力大,兩位女生都通過老師們的專業培訓和鼓勵,和與數字人的學習中找到了自信、積累了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平順縣被評為山西省2023年度“直播最強縣”,平順原產地商品官方旗艦店運營團隊在阿里公益的指導下,多次斬獲省、市直播一等獎。如今,直播和木雕已成為平順縣的亮點產業,讓特校的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
“孩子們長大了還能跟現在一樣快樂嗎?他們能擁有自己自力更生的未來嗎?”談起推動這些助殘就業項目的初衷,林冬虹動了情,她和眾多助殘人士一起,給了這些孩子很多的愛,希望為孩子助跑。
“橙點同學”與特校合作設立無障礙學習專區,助力殘疾人職業培訓和就業
此次系列助殘活動,不僅為特校的孩子們提供了職業培訓和就業的舞台,還舉辦了阿里公益“橙點同學”與平順特殊教育學校的合作授牌儀式。
阿里公益“橙點同學”職業教育公益平台將設立無障礙學習專區,通過與特校的合作,探索和推廣針對殘疾人的定向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一方面,因地制宜,率先嘗試非遺木雕、文物修復等有平順特色的創新課程,另一方面,孩子們也可以在線學習和認證現有的電商直播、設計、ai標註等課程,提升職業技能。
(圖說:橙點同學開設無障礙學習專區)
此外,“橙點同學”還將為特校的老師提供師資培訓機會,提高老師們的實踐教學能力,並引入ai研發更多前沿的課程資源,讓特校的教育緊跟時代發展。
“橙點同學”教育公益項目負責人張雷介紹說,橙點教育公益項目成立的初衷就是為更好的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讓人人成才、人人出彩。“我們在平順特校已經有了很好的嘗試,未來,將把平順經驗推向全國更多的特校,以學校為載體、用互聯網的方式來推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特別是鄉村殘疾人的創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