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2024年02月22日21:02:04 科技 2381

“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 天天要聞

財務造假“花樣”多。

作者 | 趙普

編輯丨高遠山

來源 | 野馬財經

又一個“隋田力概念股”將因財務虛假被終止上市。

2月5日, *st新海(002089.sz)收到將被終止上市的通知,原因是公司被查出連續6年財務虛假,且連續3年實際歸母凈利潤為負,將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股票已經於自2024年2月6日(星期二)開市起停牌。

有意思的是,*st新海財務虛假的原因與2023年被曝光的江蘇舜天(600287.sh)長達13年的百億財務虛假案十分類似,都是因為參與“專網通信虛假自循環業務”而出現財務虛假。

“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 天天要聞

據公開資料顯示,江蘇舜天與*st新海參與的專網通信業務,都是與隋田力等人合作開展。2021年,隋田力因牽扯了15家上市公司、造成上百億財務黑洞而成為“a股名人”,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合作專網通信業務完成資本騙局。

如今,隋田力雖然已經歸案,但“專網通信”大騙局的餘波仍在a股震蕩。

“踩坑”專網通信騙局,

*st新海6年虛增37億元

*st新海收到的中國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2024)14號,簡稱“《決定書》”)顯示,因參與專網通信業務以及會計處理不當,*st新海2014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及2019年半年度報告財務數據均為虛假記載。

其中,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新海宜合計虛增收入約37.41億元,合計虛增銷售成本約32.17億元;2014年至2019年,新海宜合計虛增利潤約5.67億元。

“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 天天要聞

圖源:企業公告

經測算,新海宜2016年至2018年實際歸母凈利潤均為負值。其中,2016年虛增利潤總額約1.49億元,是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203.33%。

針對上述財務造假的違法行為,中國證監會分別對新海宜、時任董事長張亦斌、時任董事會秘書徐磊、時任財務總監奚方、時任財務總監戴巍等給予400萬元、200萬、60萬元、50萬元以及15萬元的罰款以及警告。

此外,時任*st新海董事長張亦斌還收到證監會下發的《市場禁入決定書》,張亦斌被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野馬財經”梳理髮現,張亦斌、*st新海的上述財務虛假主要是因為參與了“專網通信”虛假自循環業務。

2014 年 3 月,新海宜董事長張亦斌與隋某力、鄭某彬、吳某森、聶某龍、 吳某、胡某平等人合夥開展“專網通信”業務,併入股成立蘇州新海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海宜信息”)、 蘇州新海宜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新海宜電子”)。

公開內容顯示,專網通信產品的虛假生產加工及購銷,上下游、產品確定、合同簽訂、資金支付、 虛假實物流轉都由隋田力操控,相關業務構成虛假銷售循環。

“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 天天要聞

圖源:罐頭圖庫

*st新海董事長張亦斌在申辯中稱,公司不知悉也沒有能力知悉專網通信業務虛假,是受害人,不存在任何違法違規的故意或過失;新海宜和張亦斌為專網通信業務投入巨大人財物資源;此外,張亦斌作為董事長已勤勉盡責,對於隋某力團伙設計的專網通信自循環業務概不知情、均未參與

但中國證監會複核後,對上述申辯不予採納。

《決定書》中顯示,在業務開展之初,張亦斌就知悉隋某力控制專網通信業務,其生產、流轉、銷售等環節均不真實。在 2015 年底至 2016 年初,張亦斌已經開始懷疑專網通信業務。

其中,新海宜本部的專網通信業務全部為貿易形式,僅為簽訂購銷合同,無實物流轉。新海宜本部銷售的專網通信產品並不接觸實際貨物,而是由隋某力指定的物流公司運輸,並非所有的業務均有實物流轉。

此外,新海宜電子雖進行了少量加工組裝,但相關證據不足以證明有真實生產。例如,部分產品的生產為委外加工,但加工過程沒有任何增值,支付的委外加工費為張亦斌支付給吳某、胡某平的回款獎勵;部分原材料領用時間及產成品入庫時間早於原材料入庫時間。

隋田力的“專網通信”騙局有何“魔力”?

據“經濟觀察網”2021年報道,隋田力通過實際控制的海高通信、大江通信等19家公司與15家上市公司展開虛假貿易。

概括來說,隋田力要求上市公司在指定的公司採購專網通信產品,並且預付100%貨款,一旦上游供應商逾期供貨,上市公司便會形成巨額壞賬。

在這種模式下,隋田力以一己之力,引爆了15家上市公司,造成了上百億的財務黑洞。

這麼多上市公司或主動或被動的參與其中,主要是還是對“專網通信”業務痴迷。

據《證券日報》之前報道,專網通信是各國公共安全部門實現有效指揮調度的必備裝備,主要用於政府、軍隊、武警、鐵路、軌道交通、石油、公安等特殊行業。專網通信業務涉及的主要產品為數據鏈通信機、便攜式機站等專網、通信設備及用戶終端

“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 天天要聞

圖源:罐頭圖庫

聯繫上文《決定書》內容可知,在隋田力的“專網通信騙局”中,*st新海參與的是虛假生產加工及購銷等環節,但其中很多環節都是由隋田力一方實際控制。

這與江蘇舜天的情況有類似之處。通過參與隋田力的專網通信業務,江蘇舜天在2009年至2021年的13年中,虛增營業收入約103.33億元,虛增營業成本約93.99億元,虛增利潤總額約9.34億元。

據中國證監會公開內容,2009年起,江蘇舜天與隋田力洽談開展專網通信業務,江蘇舜天內部稱為“通訊器材內貿業務”。

江蘇舜天與上游供應商以及下遊客戶的業務洽談、合同簽訂、發票流轉、資金收付、貨物驗收等環節主要由江蘇舜天業務人員與隋田力方人員對接,且合同模板、產品、型號、購銷價格、物流等由隋田力一方提供

江蘇舜天參與的專網通信業務中曾出現上下游企業均由隋田力或其他同一主體控制的情況,同一公司或被隋田力控制的公司也曾在不同時段作為供應商和客戶出現。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專網通信業務”是合同、資金、票據流轉構成閉環的虛假自循環業務,無商業實質,不應確認相應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利潤。

而江蘇舜天的獲利方式,是通過在隋田力主導的專網通信業務中墊資以及少部分業務作為通道,不承擔產品風險,根據墊資規模和期限獲取利潤(或通道費)。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屢禁不止,

投資者如何索賠?

截至2月6日,2024年開年以來已經有*st新海、*st博天(603603.sh)相繼因財務造假被勒令退市,同時,另一家上市公司*st左江(300799.sz)也因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正在等待最終結果。

相對於*st新海的“被動踩坑”,*st博天虛增收入和利潤的方式就比較“主動”了。

“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 天天要聞

圖源:企業公告

“野馬財經”梳理髮現,博天環境的造假方式,主有三:

一是對已終止的設備銷售業務不及時進行會計處理,並通過簽署虛假委託付款協議的方式,抵消虛增收入引起的往來款項,涉及合肥清溪項目

二是對已竣工結算的項目不及時進行會計處理,並通過簽署虛假委託付款協議的方式,抵消虛增收入引起的往來款項,涉及兗礦榆林 100 萬噸/年煤間接液化示範項目污水處理廠及回用水處理工程總承包項目等 epc 項目

三是使用無商業實質的驗工計價憑證確認工程進度,並通過簽署虛假債權債務轉讓協議、委託付款協議的方式,隱瞞虛增收入的情況,涉及雷州市村級生活污水處理 ppp 項目等 ppp 項目

*st博天通過上述多種方式虛增或虛減營業收入、利潤,導致2017年至2021年連續五年年報虛假記載。其中,2020年及2021年資產負債表連續2年均存在虛假記載,虛假記載金額合計達到 5 億元以上,且超過該 2 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凈資產合計金額的 50%。

因上述違法情形,*st博天將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除了*st博天和*st新海,另一家上市公司*st左江(300799.sz)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24年1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證監會通報*st左江財務造假案階段性調查進展情況》顯示,已初步查明*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專網通信”騙局續集:隋田力概念股造假退市,董事長不知情? - 天天要聞

圖源:中國證監會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多家上市公司被曝出財務造假情況,且多為連續、多年財務造假,投資者在提高警惕的同時,也可以根據相關法律進行索賠。

其中,除了江蘇舜天(600287.sh)連續13年的百億造假案,還有*st奇信(002781.sz)連續8年財務造假,且涉嫌欺詐發行股票和債券;啟迪環境(000826.sz)在建工程涉嫌財務造假;st國安(000839.sz)在2009年~2015年連續7年財務造假,累計虛增利潤總額約10.12億元;*st華儀(600290.sh) 2017年合併財務報表涉嫌虛增營業收入3.47億元,虛增利潤總額6699萬元,調賬之後2016年至2019年連續四年歸母凈利潤均為負,也可能觸及上交所上市規則中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表示,根據《證券法》第53條、第55條、第85條:發生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虛假陳述這三種證券違規行為,應當對投資者承擔民事賠償賠償責任。

“財務造假是虛假陳述,投資者可以依照證券法第85條索賠。” 臧小麗律師提示稱,根據不同案情和索賠流程,投資者的訴訟周期還是比較長的,花費兩三年時間的也比較常見。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花樣”多,如何才能避坑?評論區聊聊吧。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