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國內手機市場傳來了好消息,那就是繼華為Mate60和小米14系列熱銷後,Redmi k70系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開售5分鐘就賣爆了60萬台。當然,紅米K70系列的成功並非偶然,背後是一系列關鍵決策和艱辛歷程。
在K70系列發布會上,盧偉冰表示紅米全球銷量已經突破了10億台,同時他還分享了四個小故事,這些故事記錄了紅米的發展歷程,以及其關鍵時刻所做出的重大決策。首先,故事一講述了紅米如何從4000萬元的研發費用差點打了水漂出發。當小米公司在2011年推出第一代手機時,雖然獲得了成功,但面臨著對海外供應鏈的過度依賴。政府提出希望小米能夠研發一款主要採用國產元器件的手機,以帶動國產手機供應鏈的發展。
這一挑戰成為了“紅米計劃”的起點,紅米團隊歷時一年,投入了大量研發成本,最終推出了第一款紅米手機。然而,在關鍵評審階段,意外發生,導致產品品質不達預期。雷總決定取消H1,推倒重來,再做一款H2。這樣的決定最終造就了紅米品牌的成功,帶動了國產供應鏈的發展,結束了山寨機的時代。
故事二則描述了紅米團隊如何開啟金剛品質革命。面對用戶對屏幕易碎的痛點,紅米團隊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終採用了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也就是GG5。儘管這增加了產品成本,但其高品質贏得了用戶的青睞,帶來了Note7的成功。
故事三則講述了紅米打響真旗艦的第一槍。面對用戶對旗艦手機的需求,紅米團隊決定做一款最完美、領先的全面屏手機。經過多次討論和技術方案的調整,最終推出了K20系列,成為紅米的第一款旗艦產品。K20系列不僅滿足了用戶對全面屏的追求,還成為了米粉心中的“真旗艦”。
最後,故事四描述了紅米如何攻克2K屏幕技術難題。面對屏幕供應依賴進口和分辨率要求的挑戰,紅米與華星合作攻克了2K屏幕技術。經過長期攻關,最終實現了中國頂級屏幕的問世,為中國屏廠攻克了2K屏幕技術樹立了樣板。
這四個故事記錄了紅米在關鍵時刻所做出的重大決策,這些決策不僅推動了紅米自身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進步。值得一提的是,盧偉冰在發布會上再次強調了未來十年將與國產供應鏈企業合作,共同打造2萬億產值的宏偉計劃。
目前,已經有約300家國產供應鏈合作夥伴與小米展開了合作。回顧過去的十年,這一路上,雙方相互成就,共同推動了中國手機產業鏈的進步。這次提出的兩萬億新宏圖計劃是Redmi面向全球市場的新十年規劃。Redmi致力於與國產供應鏈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共創、共享兩萬億的綜合產值。這個宏圖計劃的目標不僅是為了實現巨大的經濟價值,更是為了帶動國產供應鏈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邁向全球舞台。
總的來說,紅米的成功故事激勵着更多國產手機品牌和供應鏈企業,激勵着他們不斷創新、突破,走出一條屬於中國的產業發展之路。讓我們期待未來更加燦爛的輝煌,期待着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更加美好明天。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