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注意!OpenAI巨資加碼,AI原生IDE要爆發了

2025年05月06日21:22:09 科技 1439

五一假期剛結束,OpenAI 又搞出了兩個大新聞。

北京時間 5 月 6 日凌晨,OpenAI 宣布放棄營利性轉型,公司將繼續作為一家監督和控制營利性組織的非營利組織,同時原本組織下的營利性有限責任公司將轉型為具有相同使命的「公益公司」(簡稱 PBC,仍可以是營利性公司)。

與此同時,根據彭博社 5 月 6 日上午報道,OpenAI 已同意以約 3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18 億)收購 AI 編程助手開發商 Windsurf。如果說「組織結構轉型」的影響主要是中長期的,那這件事則不僅可能影響 OpenAI 的未來,還有現在。

鯨吞Windsurf,OpenAI意欲何為?

事實上,在生成式 AI 落地的眾多方向上,AI 編程一直是比較特別的一個,甚至被視為生成式 AI 第一個殺手級應用場景,這不僅在於 AI 編程的「源頭造水」,也在於程序員群體對於新技術的敏感和擁抱。

按照微軟今年公布的數據,GitHub Copilot 的用戶已經超過了 1500 萬,比去年增長了 4 倍。另外根據微軟去年 7 月財報中披露,GitHub Copilot 的年化經常性收入(ARR)達到 3 億美元,占 GitHub 整體收入增長的 40%。

OpenAI 也沒有理由錯過,問題只是自己從頭打造,還是收購已有產品。據外媒報道,OpenAI 就曾考慮過直接收購 Cursor,只是被拒,加之監管壓力選擇了放棄。

而作為 AI 編程助手,Windsurf 並非無名之輩,去年年末發布後就立刻引起了大量的討論,可能也是 Cursor 爆火之後的第一次。彼時,不少開發者在試用後也將其譽為「唯一能與 Cursor 匹敵的 AI 工具」。

程序員注意!OpenAI巨資加碼,AI原生IDE要爆發了 - 天天要聞

圖/ Windsurf

事後來看,Windsurf 更非曇花一現,在全球一眾 AI 編程助手的大浪淘沙之下,直到今天,Windsurf 依然被視為 GitHub Copilot、Cursor 最有力的挑戰者,甚至在 AI 編程的表現上具備了超越 Cursor 的實力。

就在收購消息傳出的幾個小時前,OpenAI 公布了一份題為《Evolving OpenAI’s Structure》的聲明,宣布將保持原本非營利組織對公司的控制權,而將營利性實體轉型為和 Anthropic(Claude 開發商)一樣的公益(營利)公司。

同樣的,OpenAI 員工、投資者以及非營利組織(作為大股東)也都擁有該公益(營利)公司的股權。

但在組織結構調整的當下,OpenAI 可能比以往都更需要一個具象的產品錨點,來平衡使命驅動與商業現實,證明它依然由「非營利使命」主導,並且有能力通過產品而不只是模型,直接撬動最具變現潛力的應用場景。

AI 編程的盡頭,是再造一個 AI 原生 IDE

在 GitHub Copilot 已成行業霸主、Cursor 風頭正盛的當下,OpenAI 為什麼偏偏選中了 Windsurf?如果說這筆收購值得花上 30 億美元,那 Windsurf 到底「值」在哪兒?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Windsurf 並非空降的新玩家,它的前身正是在開發者圈小有名氣的 Codeium(做 GPU 虛擬化),並且在 2023 年以插件形式推出了 AI 編程助手 Codeium 的第一個版本。

但去年底更名為 Windsurf 之後,這家公司開始脫離「智能補全工具」的傳統印象,全力押注一個全新的概念:

AI 原生 IDE(綜合開發環境)。

程序員注意!OpenAI巨資加碼,AI原生IDE要爆發了 - 天天要聞

圖/ Windsurf

現在來看,Windsurf 的押注顯然起效了,搭配深度集成的 AI Agent(智能體)Cascade,最終實現的 AI 編程效果驚艷了一眾已經被 Cursor 衝擊過的開發者。

這裡需要一提,目前絕大部分的 AI 編程助手,包括(微軟)Github Copilot、(阿里)通義靈碼、(百度)文心快碼、(字節跳動豆包 MarsCode 等等,都是以插件形式接入主流 IDE,如 VS CodeXcode 以及 JetBrains IDE 等,再利用 AI 能力幫助編程。

不過也有少數,如 Windsurf、(字節跳動)Trae 則是重新開始打造 AI 原生 IDE。雖然放棄主流 IDE 意味着靈活性的降低以及開發習慣的遷移成本,但相應地,這種架構帶來了更強的上下文感知、更深層的功能集成,以及對完整開發工作流的覆蓋能力。

程序員注意!OpenAI巨資加碼,AI原生IDE要爆發了 - 天天要聞

圖/字節

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更不受限的原生 AI 編程能力。

而支撐 AI IDE 理念的一個核心,則是名為 Cascade 的 AI 編程智能體系統。與 AI 插件不同,Cascade 被設計為主動理解開發者意圖的系統:

它能感知項目結構和上下文,判斷哪個文件可能出錯,在你還沒開始寫函數的時候,就建議你是否要寫這個函數;你只需要說一句「重構一下這個組件」,它就能自動在多個文件之間跳轉、修改、測試並返回結果。

這不是另一個插件,而是一個在 IDE 中擁有操作權的 AI 合作者。

而除了智能體本身,Windsurf 的交互設計也在開發者圈內贏得了很多好評。相比過去 IDE 偏工程化的界面,Windsurf 的界面更輕量、更貼近新一代開發者對「自然語言即代碼」的期待。無論是代碼補全、注釋生成、測試生成還是代碼導航,其操作路徑更短,用戶幾乎無需離開編輯區就能完成大部分動作。

程序員注意!OpenAI巨資加碼,AI原生IDE要爆發了 - 天天要聞

圖/ Windsurf

但毫無疑問,Windsurf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在產品形態上選擇了一個極具前瞻性的定位:自研 AI 原生開發環境,而非作為插件附着於 VS Code、JetBrains 等既有平台。

這也意味着它不僅掌控了編輯器的界面與底層邏輯,也有機會重構整個開發工作流,從而掌握更高的產品主動權。

相比之下,GitHub Copilot 依託微軟生態,擴展性受限;Cursor 雖然功能強大,但基於 VS Code 改造,仍受限於原有 IDE 架構,且本身尚未開放給企業客戶大規模使用。

從今天來看,也從 OpenAI 的視角來看,Windsurf 或許還沒有 Cursor 出圈,但如果 AI 編程助手的最終形態是 AI 和人類在同一個 IDE 中並肩作戰,Windsurf 很可能才是那個更接近終點的。

Windsurf收購案帶給中國 AI 編程助手的啟示

Windsurf 是 OpenAI 在 AI 編程上的關鍵支點。與此同時,對於阿里、字節、百度騰訊等已經在 AI 編程助手領域有所布局的國內巨頭而言,OpenAI 對 Windsurf 的收購,無疑會帶來一輪新的震蕩。

目前,國內大部分 AI 編程助手——如通義靈碼、文心快碼、騰訊雲代碼助手、豆包 MarsCode,均是採用插件形態接入 VS Code 或 Xcode 等主流 IDE,功能上也大多集中在代碼生成、注釋補全、測試生成等場景。

程序員注意!OpenAI巨資加碼,AI原生IDE要爆發了 - 天天要聞

圖/百度、阿里

這類插件型助手雖易部署、上手快,但依賴 IDE,也意味着無法掌控底層邏輯與開發環境的主導權。

相較之下,Windsurf 所代表的「AI 原生 IDE + 智能體」路線,直接將產品從工具組件變為主場景,在上下文感知、主動任務執行、開發流方面的體驗都有明顯的優勢。

不過對於國內廠商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

今年 1 月,字節跳動就率先做出了反應,面向海外推出 AI 原生 IDE——Trae,隨後又在 3 月推出了國內版本。毋庸置疑,對於中文語義的理解能力是 Trae 的一大優勢,對中文開發者當然更加友好。

程序員注意!OpenAI巨資加碼,AI原生IDE要爆發了 - 天天要聞

圖/字節

更核心的是,中國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群體,以及持續增長的 AI 開發需求,一旦找到切入點,可以更快速地形成規模效應。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國內廠商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AI 工作流重構」——不僅做一個聰明的插件,而是做一個從開發到測試、從前端到後端都能深度協同的 AI 合作者,那今天 Windsurf 代表的未來,並不是中國廠商無法參與的命題。

寫在最後

OpenAI 要收購 Windsurf,顯然已經不是在做一個 Copilot 替代品,而是在押注一個全新的 IDE 秩序。從插件進入平台時代,從靜態調用變為主動協作,AI 編程助手的角色,正從「輔助」變為「共事」。

對國內 AI 廠商來說,這既是一場技術演進的加速賽,也是一場產品戰略的思維突圍。是繼續在主流 IDE 上優化插件體驗、卷功能細節,還是放手一搏,重構一個更適合自己的 AI 編程平台?

機會當然在,但窗口期可能不會太長。技術決定下限,產品定義上限,而決定是否抓住這次機會的,不只是技術實力,更在於選擇的勇氣。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豆科植物也有“智能門禁系統”?這個關鍵角色能幫忙“關門禦敵” - 天天要聞

豆科植物也有“智能門禁系統”?這個關鍵角色能幫忙“關門禦敵”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獲悉,該中心王二濤科研團隊研究發現,豆科植物具有一套巧妙的“信號識別系統”,能夠精準辨別根瘤菌。當根瘤菌靠近時,會分泌一種名為“結瘤因子”的信號分子。植物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能夠識別這一信號。那麼,信號如何在植物細胞內傳遞?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質內的類受體激酶蛋白...
轉轉集團五一 “狂飆” 背後:從40%增長到近萬條投訴下如何平衡擴張與用戶體驗? - 天天要聞

轉轉集團五一 “狂飆” 背後:從40%增長到近萬條投訴下如何平衡擴張與用戶體驗?

今年五一假期,轉轉集團以舊換新政策下的業務增長數據亮眼:平台回收訂單總量同比增長40%,全國門店交易訂單量環比增長50%,其他個護小電、廚房家電等細分品類回收訂單量暴增。黃金回收克重總量同比激增367%,二三線城市交易量增長超200%。這一系列數據背後,是政策紅利與消費升級共同催化的結果。然而,在高速擴張與業務量...
王忠林在武漢調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時強調 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 天天要聞

王忠林在武漢調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時強調 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5月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在武漢市調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夯實支點建設的產業支撐。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存...
華為鴻蒙PC發布在即,相關概念股大漲!常山北明走出2連板,九聯科技20%漲停 - 天天要聞

華為鴻蒙PC發布在即,相關概念股大漲!常山北明走出2連板,九聯科技20%漲停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郭美婷5月,華為鴻蒙PC漸行漸近。3月,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就早早開始預告鴻蒙新成員降至,市場對此滿懷期待。所謂鴻蒙PC,即搭載首個全棧自主可控的國產電腦操作系統——鴻蒙操作系統的電腦。這也意味着自手機、平板、車等設備之後,華為鴻蒙宇宙又將增一塊新版圖。 截圖自華為官網...
提“智”向新,奔向未來——當前機器人產業觀察 - 天天要聞

提“智”向新,奔向未來——當前機器人產業觀察

機器人踏着“貓步”在T台走秀、進入工廠協助造車,教育、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都有了機器人的幫助……今天,機器人已得到廣泛應用,走進你我的生活。伴隨着技術日新月異,機器人產業加快提“智”向新。特別是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對培育具身智能、發展智能機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政策端、市場端同頻共振,新賽道日漸...
揚州一乳企要求用戶補牛奶配送費,被拒後停送退款 - 天天要聞

揚州一乳企要求用戶補牛奶配送費,被拒後停送退款

近日,揚州市民尹先生向現代快報(報料熱線:025—96060;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反映,他通過當地乳企江蘇維揚乳業有限公司的微信小程序,為家住郊區的老母親訂購了牛奶,沒想到才送了半個多月,乳企就要求他補繳每瓶0.3元的配送費。尹先生認為自己下單時並沒有標明要收取配送費,拒絕了該要求。沒想到乳企停止送奶,...
聯想和華碩筆記本怎麼選? - 天天要聞

聯想和華碩筆記本怎麼選?

聯想和華碩的筆記本哪個好選筆記本就跟挑手機似的,每個牌子都有自己拿手的地方。今天咱們就用人話聊聊聯想和華碩這兩大品牌,幫你省去查參數的麻煩。一、這倆牌子最擅長啥?聯想就像個靠譜的上班族:商務本鍵盤舒服得很,尤其ThinkPad小紅點設計,敲
以創新技術引領智能建造新時代,蔚建科技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 天天要聞

以創新技術引領智能建造新時代,蔚建科技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近期,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度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榮譽稱號。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蔚建科學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的認可,更是對其在智能建造領域突出貢獻的肯定。作為寶山區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蔚建科技的成功也是寶山區智能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寶山高新區,成立於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