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23 Ultra用戶入手小米13 Ultra:拿它當相機來用

2023年04月21日18:00:12 科技 9096

快科技4月21日消息,酷安一位三星galaxy s23 ultra用戶曬出了他剛剛入手的小米13 ultra手機,他將小米13 ultra當作相機來用。

該機主打的就是影像,後置1英寸索尼imx989以及3顆索尼imx858,這4顆鏡頭都採用了非球面鏡片,極大的釋放了光路設計的自由度,可以在非常有限的體積里,實現更高的畫質表現。

不僅如此,小米13 ultra 1英寸主攝支持可變光圈,主攝光圈值可以在 f/1.9和f/4.0兩擋之間調換,配合小米影像大腦可以自動根據場景來設置光圈值,當然你也可以在專業模式下手動去調整。

三星S23 Ultra用戶入手小米13 Ultra:拿它當相機來用 - 天天要聞

此外,小米13 ultra帶來了第二代徠卡色彩光學。除了徠卡經典與徠卡生動等徠卡濾鏡外,這次還加入了徠卡漂棕與徠卡單色藍兩種新濾鏡。

當然,你也可以自定義攝影風格,可以提前預設畫面偏好,不再局限於徠卡影調。這還沒完,這次小米13 ultra還帶來了全新的街拍模式,雙擊音量下鍵即可在0.8s之內啟動相機,迅速抓拍。

核心配置上,小米13 ultra搭載高通驍龍8 gen2芯片,採用6.73英寸3200×1440屏幕,前置3200萬像素,電池是5000mah。

該機起售價是5999元,已在各大平台上市發售。

三星S23 Ultra用戶入手小米13 Ultra:拿它當相機來用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博主: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手機頭部品牌 競爭遠未結束 - 天天要聞

博主: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手機頭部品牌 競爭遠未結束

【CNMO科技消息】據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轉發的數據,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功登頂後,第二季度小米以1141.76萬激活量再次蟬聯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隨後,有博主引用相關數據表示,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中國手機頭部品牌。小米手機 據博主分享的數據,在AI手機時代來臨之前,智能手機...
破局內卷,上汽大眾半年答卷詮釋合資2.0轉型路徑 - 天天要聞

破局內卷,上汽大眾半年答卷詮釋合資2.0轉型路徑

中國車市的2025年上半年,空氣中瀰漫著價格戰的硝煙與“反內卷”的呼聲。當工信部、行業協會接連發聲,呼籲行業回歸價值競爭的本質,市場的分化也日益清晰。與新勢力陣營正在加速洗牌不同,今年以來,主流合資車企的銷量普遍增長,呈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在這其中,一汽豐田、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等頭...
前華為車BU王軍挂帥加盟,吉利智駕要改寫行業格局? - 天天要聞

前華為車BU王軍挂帥加盟,吉利智駕要改寫行業格局?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汽車行業關注”,或者添加微信公眾號:autoWechat,每日收穫最新最快最熱門的精彩汽車資訊。如果您有好的原創文章或者獨家爆料,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日前,重慶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最新人事任命,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部(車BU)創始人王軍正式加盟,出任吉利智駕生態-千...
華為化身“價格屠夫”,16GB+512GB突降3500元,鴻蒙OS+衛星通信 - 天天要聞

華為化身“價格屠夫”,16GB+512GB突降3500元,鴻蒙OS+衛星通信

對於那些想要拍出精美照片的小夥伴,絕對是不能吝嗇的,而就一款優質的影像旗艦絕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了,就在如今手機市場之中,那些拍照較好的旗艦機型,在價格層面也均是不便宜的,而對於想要低價格入手影像旗艦的小夥伴,就選對時機還是很有必
6817台新能源車,從深圳首航! - 天天要聞

6817台新能源車,從深圳首航!

7月8日,全球第二大汽車運輸船——比亞迪“深圳號”滾裝船,經寧波舟山港和深圳小漠國際物流港(以下簡稱“小漠港”)“南北接力”裝船,搭載着6817台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駛向歐洲。首次通過地跑形式集港實現“出廠即出港”在本次出口的新能源汽車中,1105台首次通過地跑形式集港,從深汕基地工廠抵達小漠港裝船僅需5分鐘,...
賓利中國發文打假:有人冒充總部發布低價銷售方案 - 天天要聞

賓利中國發文打假:有人冒充總部發布低價銷售方案

7月8日,一家名為賓利品彙(廈門)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近期,公司發現市場上有部分機構或個人假冒“賓利總部”名義,擅自對外發布低價銷售方案,且未向總部報備。此類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賓利品牌的聲譽,並侵害消費者及合法授權方的權益。該公司強調,其是英國賓利家族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
10.05千克算11千克?你寄快遞遭遇過“重量刺客”嗎? - 天天要聞

10.05千克算11千克?你寄快遞遭遇過“重量刺客”嗎?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包裹實際稱重為10.05千克計費重量卻按11千克算(圖源:江蘇消保委)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表示將快件重量向上取整計算運費的操作,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多付費的感受,更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廣大消費者要注意“重量刺客”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