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起,國產汽車品牌在國內銷量就一直攀升,2022年4月,國產品牌在國內銷量更是首破50%佔比,今年一月,以比亞迪、長安等一系列車企為首的國產品牌乘用車銷量更是達到國內市場汽車銷量的51.6%。但這裡明顯缺少一位“大佬”的存在,那就是奇瑞汽車。

奇瑞作為國產汽車品牌的“大哥”之一,早2007年時,奇瑞就以38萬的銷量坐上了國產汽車“老大”的位置,並且此後一直到2011年,奇瑞之一也都穩坐榜首之位。其實在2022年的調查中,當時的奇瑞汽車還以1.67%的佔比位居第四,為什麼今年卻“隱身”起來了呢?

民間流傳一句話“多生孩子好打架”,對於這點上奇瑞汽車可謂是“深有感觸”,從奇瑞到瑞麒、威麟、開瑞、觀致再到現在的捷途、星途、凱翼,奇瑞汽車可以說是一直沒有停下腳步,但也以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印證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事實。

2009年奇瑞發布了中高端乘用車品牌瑞麒,作為奇瑞第一次衝擊高端市場的嘗試也可謂是大手筆,旗下代表產品瑞麒G5底盤由意大利公司打造,調校上更是由英國公司負責,甚至還大手筆請來了球星代言,但是瑞麒這個高端品牌自誕生4年多時間內,總銷量卻僅有12萬台,其中代表產品G5、G6兩款產品銷量卻不足1400台。可能也是因為瑞麒的銷量答卷過於難看,定位高端品牌卻發布了M1和M5兩款車型,起售價更是拉低至3.88萬元,這一步“謎之操作”也算是成功將瑞麒這個高端形象擊垮。

2013年底,觀致汽車正式上線,並且推出觀致3車型,2016年觀致5正式上線。為了打造觀致品牌,奇瑞汽車又一次不惜成本,和AVL合作研發1.6T發動機,整車由麥格納設計,招來了原大眾汽車北美公司執行副總裁石清仁、原寶馬MINI設計總監何歌特等國際化人才,可謂是從設計到供應都與國際化品牌看齊。但是觀致汽車搭載的雙離合變速箱動力表現一般、低速頓挫明顯,外加上較高的產品售價等原因導致觀致汽車銷量一直低迷,以平均每年虧損14億的成績最終在2017年結束。

但奇瑞就是如此“頭鐵”,2018年發布全新高端品牌星途,2019年,星途品牌累計銷量僅有1.4萬台,而2020年累計銷量也不過1.8萬台,2021年星途銷量有所回暖,但卻遠遠被對手甩在身後。論產品質量、用料、性能來說,星途表現確實不錯,尤其是2.0T發動機上市,但卻依然難以達到銷量預期,這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個人認為第一,變速箱一直存在短板,作為三大件之一的變速箱確實一直是奇瑞汽車的短板。
第二,便是與母品牌奇瑞的差距過小,在星途攬月上市之前,星途車型都可簡單理解為奇瑞換殼車型,無論是尺寸、動力還是駕駛質感也都大差不差,導致星途與奇瑞也產生了一定的品牌內耗。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便是品牌建設做得過於一般,眾所周知,奇瑞汽車這個造車“理工男”一直有一個傳統,那便是重產品輕營銷, 而品牌建立又如果木桶一般,任何一塊短板都將影響整體建設,而奇瑞在這方面明顯不如吉利和長城。
第四,便是市場定位模糊,從市場定位來看,更像是內飾設計、配置更高端的奇瑞,缺乏自身的品牌標籤。

總結:比如領克主打年輕、運動,坦克主打硬派、越野,而星途究竟主打什麼?好像真的有些模糊不清,比起其他自主品牌,奇瑞可謂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前前後後花費幾百億打造高端品牌,瑞麒銷聲匿跡、觀致賣身保能、星途目前來看也有些後繼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