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手機的開創者,每一代iPhone的發布,都會使全球數億網友徹夜難眠,只為一睹芯片臨世的震撼瞬間,iPhone14的發布,也同樣獲得了足夠高的關注,9月份蘋果在華銷量同比增長30%,除了華為,沒有任何一家國產手機廠商可與之爭輝。
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iPhone 14或將成為蘋果商業帝國由強轉衰的“標誌”!
據美國投行Jefferie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從進入10月後,iPhone在我國市場的銷量持續下跌,尤其是最後一周,iPhone的銷量跌幅超過了27%。
iPhone在我國市場銷量的暴跌,在美科技界引發了大地震,多家美媒先後發文表示:iPhone在中國市場周銷量的暴跌,標誌着iPhone的表現已經無法激起中國用戶強烈的購買慾,但讓蘋果不能接受的是,富士康很有可能加速蘋果脫離中國市場!
對於“蘋果脫離中國市場”的這種評價,美媒的立場還是很中立的,並沒有表現出替誰說話的意思,原因有二:
首先,蘋果創新能力持續低迷,華為開始收復失地
自從iPhone14上時候,就一直飽受爭議,“靈動島”等多項被蘋果稱之為偉大創新的新功能,被指抄襲安卓手機廠商,進一步驗證了外界對蘋果創新能力不足的猜測。
另外,iPhone14系列再一次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擠牙膏”,只有iPhone14 Pro/Pro Max搭載了備受用戶期待的A16處理器,讓本欲購買iPhone14/14 Plus的用戶切切實實感受了一次“吃蚊子”的滋味。
反觀被老美打壓三年的華為,隨着華為Mate 50系列手機的上市,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再度發生變化,蘋果不再是“一枝獨秀”。
中紀委曾表示:華為Mate 50的上市,標誌着華為吹響了收復手機市場“失地”的號角!正如中紀委評價的這樣,華為Mate 50憑藉著強大的性能,征服了無數消費者,幾百萬台機器瞬間被搶購一空,甚至不少消費者因搶不到華為Mate 50而“因愛生恨”,宣稱華為在玩“飢餓營銷”,迫使華為提升產能。
其次,富士康遭遇重大危機
作為蘋果的“御用工廠”,富士康拿下了iPhone絕大部分的訂單,但不幸的是,富士康的產能在未來三個月的產能或將受到嚴重影響。
近日,富士康大批員工“徒步返鄉”的消息持續霸佔“熱搜榜”,引起了網友們的公憤,不少網友甚至表示:此生再也不進富士康!
當下正是iPhone 14搶佔市場的關鍵時刻,如果富士康因缺乏大量勞動力而影響iPhone 14的生產,這將會讓銷量本就不理想的iPhone 14雪上加霜。蘋果雖然可以從富士康那裡獲得巨額賠償金,但將會失去一部分市場,且這部分市場很難再收回。
郭台銘曾表示,富士康在大陸建廠,就是在賞大陸人飯吃,如今,富士康員工用兩條腿給其深深地上了一課:不是富士康賞大陸人飯吃,而是大陸人在賞富士康飯吃!
也正是基於以上兩點,美媒才認為蘋果正在脫離中國市場,將再也無法在中國市場掌控雷電。如果蘋果今後失去在中國市場的話語權,富士康會承擔連帶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