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監管下,比特幣等虛擬幣去中國化是大概率事件

2021年09月13日23:29:11 科技 1396

去中國化是大概率事件,當然至於外面如何波浪滔天

網絡上,包括在知乎,有一幫虛擬幣的吹捧者,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毫無底線,道德感,罔顧事實,只為拉更多旁觀者下水,好為共同的龐氏騙局蓄力。

看過其中一個鼓吹邏輯,拿比特幣歷史說事,說屢次遭打壓,然後屢次反彈,然後得出結論這次依然能反彈。

在多重監管下,比特幣等虛擬幣去中國化是大概率事件 - 天天要聞


第一,如果看歷史的話,比特幣歷史有不光彩的一頁,交易無人監管,平台監守自盜,虛假交易,操縱價格,頂層從業人員毫無職業操守道德!

第二,比特幣,以及其他虛擬幣,沒有任何價值,純屬就是龐氏騙局炒作的產物,而龐氏騙局之所以稱之為局,做局時間一定是很長的,諸如龐氏騙局第一人,龐氏本人一局就做了二十多年,最後崩盤的時候盤子已經好幾千億了,真崩只需要一次就夠了!


所以所謂的反彈也只是人為的操弄而已,而且沒有監管,背後的主謀們其胃口和圖謀更是膽大包天!

作為散戶小白,想靠這些一夜暴富,財務自由,終歸都是虛幻泡影!

自個好好想想,有這好事,莊家憑啥要便宜你~就因為你長得帥?

虛擬幣表面看是美女,實際上是蛇蠍~

草根玩家,請記住,碰幣者必碰壁~

2、清掃虛擬貨幣,為區塊鏈開路

在多重監管下,比特幣等虛擬幣去中國化是大概率事件 - 天天要聞

加密貨幣作為一種不受監管,且不具備貨幣基本屬性的“貨幣”正不斷被人們進行炒作。各種不法分子更是通過加密貨幣逃脫監管,進行資金非法籌集、轉移等犯罪行為,不斷的擾亂經濟的穩定性。此外,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更是需要耗費大量的電能進行“挖礦”,其結果只是毫無實體價值的虛擬貨幣,這對長期堅持“實業興邦”發展方針的中國而言,就如同家裡進了一隻偷吃的老鼠一般。國家也是對加密貨幣進行嚴打嚴管。早在前些年,國家便發表了眾多公文提醒民眾警惕並遠離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在國內也一度被打壓熱度,然而,由於2020年疫情的原因,虛擬貨幣死灰復燃,自從2021年起,其熱度不斷攀升。

這次,國家深切認識到,虛擬貨幣就像是一個癌細胞,只有根除才能避免其擴散,於是毫不留情的出手了,先後出台多份文件,劍指虛擬貨幣,關停國內內蒙古、新疆、雲南、青海、四川等“挖礦”重災區的“礦機”。央行也在6月約談各大行和支付寶等提供虛擬貨幣交易的機構和企業,至此,國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行動已成定局。

為何說是“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呢?其原因在於支撐加密貨幣開發的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一種信息通訊技術,加密貨幣僅僅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應用方向,但加密貨幣代表不了區塊鏈。

區塊鏈因其加密性、透明化、信任度、可追溯、不可更改、分布式等諸多優點解決了當今互聯網的許多痛點,它也成為了互聯網發展的又一次革命性創新。國家更是將區塊鏈技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次。技術是中性的,用之好則好,用之壞則壞,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清掃,正是為區塊鏈的發展去除了蛀蟲,讓人們能正確認識區塊鏈,並引導區塊鏈向著有利於社會和國家發展的方向前進。

在多重監管下,比特幣等虛擬幣去中國化是大概率事件 - 天天要聞

當然,加密貨幣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其繼承了區塊鏈的諸多優點,能夠很好的保證數字貨幣的可信度和安全性。現今市場上流通的各種虛擬貨幣,其根本還是缺乏監管以及缺少一個權威機構為其背書。

貨幣作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必須是要接受國家監管和保持穩定的,因此,國家也基於區塊鏈技術推行出了一套“加密貨幣”,即數字人民幣。和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不同的是,數字人民幣是受到國家監管的,不法分子如果通過數字人民幣進行非法交易,反而會因為數字人民幣所具備的可追溯性減輕執法人員的壓力。政府以國家實體經濟為數字人民幣提供後盾,能保證數字人民幣長期的穩定性,避免了像比特幣那樣今天漲、明天跌的大幅波動。

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社會各行各業當中,新一代文件系統XFS也以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致力於發展實體經濟,讓區塊鏈與社會各個領域有機結合。XFS包羅萬象,從數據存儲出發,進而實現數據的同步交流和傳輸,解決當前互聯網的諸多痛點,滲透到企業工作、政務執行、社會民生等諸多方面,加快國家數字化建設的進程,達到“2025年,區塊鏈技術領先世界水平”的戰略目標。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