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

2021年09月12日11:10:08 科技 1644


2019年,中本聰創立比特幣,在此基礎上,區塊鏈的概念誕生了。


Gartner管理諮詢公司認為區塊鏈有五大要素:分布式、加密、不可篡改、通證化、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

什麼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 - 天天要聞

(來源:《區塊鏈的真正商機》)

為什麼“去中心化”對區塊鏈如此重要呢?這要從比特幣的創世之前說起。


01,溯源


1993年,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和其他幾個人創建了“密碼朋克郵件名單”的加密電子郵件系統,簡稱“密碼朋克”,以對抗受到政府監控的互聯網電子郵件。埃里克·休斯在《密碼朋克宣言》里闡述了密碼朋克的使命與目標:

“密碼朋克致力於建立匿名系統……電子時代,隱私是開放的社會不可或缺的……我們不能期望政府、企業或其他大型的匿名組織保障我們的隱私……如果期望擁有隱私,那麼我們必須親自捍衛之。我們使用密碼學、匿名郵件轉發系統、數字簽名,以及電子貨幣保障我們的隱私。”


可見,密碼朋克是為了對保護隱私,對抗政府、企業或其它大型機構的審查。這些大型機構的共同特點是:高度中心化。


中本聰在比特幣的創世白皮書中說:

本文提出了一種完全通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得在線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並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金融機構。

傳統貨幣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信任。中央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不會讓貨幣貶值,但歷史上這種可信度從來都不存在。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錢財,並讓這些財富以電子貨幣形式流通,但銀行卻用貨幣製造信貸泡沫,使私人財富縮水。


傳統金融機構、中央銀行都是中心化機構。在中本聰看來,這些中心化機構的存在,是私人財富無法得到保證的原因。也就是說,只有去中心化,才能更好地保護私有權益。


保護私有權益是區塊鏈的使命,“去中心化”則是最重要的手段。對於那些把中本聰視為“比特神教”教主,把比特幣白皮書視為聖經的區塊鏈原教旨主義者來說,“去中心化”更是不可動搖的核心理念。


02,定義


Gartner管理諮詢公司對“去中心化”的定義是:維護網絡信息和網絡運行規則的是分布式網絡中的多台計算機,或者稱為多個節點。在具體的實踐中,去中心化意味着不存在單個實體控制所有計算機和信息,或單個實體制定規則。每個節點維護相同的加密副本,並保存網絡中的記錄。由所有完整節點運行的共識機制負責交易的驗證和審批。這種去中心化的、共識驅動的系統架構意味着,由中央權威機構進行組織治理已不再是必需的,同時還可以防止欺詐和惡意交易。


03,分類


從Gartner管理諮詢公司的定義來看,“去中心化”至少有兩類含義。


一是,物理的去中心化。區塊鏈系統由分布式的計算機網絡組成,有多個節點,沒有任何節點對全網具有絕對的控制力。少量節點故障或作惡並不影響全網的安全運行。這是區塊鏈網絡的去中心化。


二是,治理的去中心化。網絡內的不同節點由不同利益主體控制,靠共識機制協調運營,而不需要中央權威機構。這是區塊鏈政治的去中心化。


其實,去中心化除了指降低中央權威機構的影響外還有另一種含義:去中介化。中介機構也是一種中心化機構,中介機構的主要特徵是信息中心化。在區塊鏈的世界中,除了需要隱私保護的信息外都是透明的,信息撮合的角色由代碼執行,中介機構不再必要。所以隨着區塊鏈的普及,中介機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去中心化也意味着去中介化。


事實上,區塊鏈也不是任何方面都去中心化,它的代碼邏輯就是中心化的。區塊鏈的底層代碼是固定的,雖然開源,但不可篡改。這是區塊鏈邏輯的中心化。


04,共識


常見的用於去中心化治理的共識機制有POW、POS、DPOS。

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如:比特幣(BTC);

POS:權益證明機制,如:以太坊(ETH);

DPOS:授權權益證明機制,如:柚子幣(EOS)。


區塊鏈大佬長鋏在2014年提出了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理論,被廣泛使用。該理論提出,任何一條區塊鏈不可能同時滿足安全、性能和去中心化三方面的要求。上述三種共識機制在解決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問題上也各有特點。POW的安全性最好,但算力上有中心化傾向,性能則很差。POS在三方面基本處於折衷狀態。DPOS的性能最好,安全性一般,去中心化最差。

什麼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 - 天天要聞

(來源:網絡)

上述三種共識機制都是用在公鏈上,公鏈的節點是開放的,節點無需得到授權,可自由決定加入和退出。去中心化是這種自由的基本保證。與公鏈對應的是聯盟鏈。聯盟鏈的節點必須得到中心化權力機構的授權才能加入,聯盟鏈適合應用於行業或大企業內部。所以,聯盟鏈的去中心程度較低。


聯盟鏈因為有中心化權力機構存在,在性能上能夠處理得更好。聯盟鏈一般採用拜占庭容錯共識機制,即BFT-POS機制。該機制又可分為實用拜占庭容錯機制(PBFT)和代理拜占庭容錯機制(DBFT)。這兩種共識機制各有特點,前者適用於節點數量眾多的聯盟鏈,後者則為節點數量較少的聯盟鏈採用。


05,治理


大部分人並不關心網絡的去中心化,那是計算機專業人士的工作。治理的去中心化則跟每個人息息相關。


區塊鏈世界有個專有名詞“DAO”,指分布式自治組織,其管理模式就是去中心化治理。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不能說哪個更好,只能說各有特點。一般來說中,中心化治理效率高,去中心化治理更加公平。


關於“去中心化”的治理有三種態度。


第一種態度認為,公平優先。區塊鏈項目必需是徹底的去中心化(特別是公鏈項目),任何中心化的企圖都是對自由的剝奪。畢竟比特幣就是為自由和隱私而生的。希望區塊鏈能構建一個更加自由的烏托邦。堅持這種理想的人是區塊鏈原教旨主義者。


第二種態度認為,效率優先。傳統的公司治理把績效作為核心目標,績效包括效率和效果。公平則放在次要位置。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的口號也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現在則把公平提到了跟效率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是國家治理的進步。對企業來說,如果認為企業是股東的(法律上就是這麼認為),績效就還是比公平重要。而去中心化治理似乎效率不高。我把這類人稱為古典管理主義者。


第三種態度認為,要平衡效率和公平的關係。要辯證看待“去中心化”。在效率優先的同時兼顧公平。因為效率關乎項目的生死,對一個活不下來的項目談公平沒有意義。


長鋏認為:

“去中心化”並不是一個描述結果的詞,而是一個描述過程的詞,結果的去中心化並不意味着過程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本意是指,每個人參與共識的自由度。他有參與的權力,也有退出的權力。在代碼開源、信息對稱的前提下,參與和決策的自由度,即意味着公平。可見,“去中心化”並不是什麼新詞,它其實就是亞當·斯密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市場的自由競爭。

去中心化既不是要消除中心,更不是自由主義者所理解的具有政治含義,它完全是一個中性的詞,核心理念是自由競爭。


我贊同第三種態度,我把這類人稱為實用管理主義者。


06,啟示


因為區塊鏈的出現,“去中心化治理”成為管理的重要課題,我認為DAO是管理創新的大方向。今天DAO的理論還很零碎,管理學需要圍繞DAO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


自百年前泰勒提出科學管理以來,管理思想總在創新發展。那麼在這些變化的背後有沒有始終不變的東西呢?我認為有。如果用一個詞概括管理思想,我認為是“中庸”。即使“DAO”的出現,中庸思想依然有效。


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庸之道就是在極端之間找到平衡,管理是中庸的智慧,也是平衡的智慧。對“DAO”來說,絕對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有問題,都不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於DAO,主要有兩類含義:


一是多中心化。從過去的絕對單一的權威演變成多權分立共治,在保證效率的同時也能兼顧去中心化的民主和適度公平。

多中心化有點像美國的政體,橫向上三權分立,縱向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也沒有隸屬關係,多個彼此獨立的權力體系協調運行。


二是弱中心化。中心機構的權力弱化,多個分布式機構擁有更多權力。這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中心機構因為權力過大造成的腐敗,也能避免權力過於集中可能造成的大惡。

弱中心化有點像歐盟的政體。表面上有個代表歐洲的中央政府,實際上各成員國依然擁有很大的主權。


多中心化和弱中心化既不同於獨裁體制的一言堂,也不是完全去中心的烏托邦。它們是去中心化治理的中庸之道。


我認為創業項目(哪怕是追求去中心化的公鏈)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堅持中心化啟動,積極擁抱去中心化,在過程中推行“漸進式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個漫長的過程中,切不可操之過急。


小結:

一,“去中心化”有優點,也有缺點;

二,“去中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三,“去中心化”是過程,不是結果;

四,“去中心化”是未來,不是現在。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徐起預熱 realme GT6,驍龍 8 Gen 3+ 大電池 + 直屏旗艦定位 - 天天要聞

徐起預熱 realme GT6,驍龍 8 Gen 3+ 大電池 + 直屏旗艦定位

今天早些時間,realme 副總裁徐起發文表示 “高端旗艦大都是曲屏,是時候來一台震撼人心的直屏旗艦了”。為即將發布的 realme GT6 宣傳預熱。綜合近期爆料來看,realme GT6 同樣將會採用時下流行的大容量電池 + 高速閃充方案,具體為 5800mAh 電池 +120W 有線充電功能。其他配置規格方面,據悉 realme GT6 還將搭載高通驍
傳音 Spark 20 Pro 海外發布,天璣 6080 芯片 + 高顏值素皮背板 - 天天要聞

傳音 Spark 20 Pro 海外發布,天璣 6080 芯片 + 高顏值素皮背板

近日,傳音面向海外市場發布了一款名為 Spark 20 Pro 的新機。 Spark 20 Pro 的一大亮點在於外觀方面該機提供黑、白、綠三種配色方案,其中綠色版本為素皮材質且背板印有花紋,矩陣鏡組進行了圓弧處理且鏡組擁有金色邊框鑲嵌,整體顏值較為在線。具體配置,傳音 Spark 20 Pro 搭載聯發科天璣 6080 處理器,正面為一塊 6.7...
企業聯手共創辦公新生態,激發徐匯創新活力 - 天天要聞

企業聯手共創辦公新生態,激發徐匯創新活力

6月13日,辦公空間服務商WeWork中國與瑞安辦公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關係,聯合推出Hybrid Easy 2.0創新辦公升級計劃,並在國際傳媒港社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化雙方在辦公領域的創新合作探索,同塑造徐匯乃至全國的未來辦公新生態,引領辦公行業的新一輪發展趨勢。此次合作不僅僅是兩個企業的聯手,更是徐匯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榮耀暴增103%,蘋果下跌17%,這個市場有點意思 - 天天要聞

榮耀暴增103%,蘋果下跌17%,這個市場有點意思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海外最能展現國產品牌實力的是歐洲市場,因為這個市場不僅成熟而且消費者非常挑剔。此前這裡是蘋果、三星的天下,但現在伴隨着國產手機的進入,三星、蘋果的位置並不是那麼穩。
高端與品質是一種生活態度,三星 AI神超薄大容量洗烘套裝上手 - 天天要聞

高端與品質是一種生活態度,三星 AI神超薄大容量洗烘套裝上手

提到三星家電,無數消費者腦中就會瞬間冒出很多標籤。諸如,極致的設計語言,簡約實用中透露着無限的科技美學;高端家電品質生活首選,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使用體驗上,不存在絲毫妥協之處;AI FOR ALL的大背景下,單品的高度智能為基礎,全場景互聯讓生活充滿了智慧感。三星白色家電產品中最讓筆者嚮往的是BESPOKE 繽色鉑格...
蘋果計劃推出超薄iPhone 17 Slim,設計或將擴展至MacBook Pro和iPad Pro - 天天要聞

蘋果計劃推出超薄iPhone 17 Slim,設計或將擴展至MacBook Pro和iPad Pro

今年的iPhone 16系列即將進入量產階段,而蘋果公司對iPhone 17系列的規劃也已開始。據知名爆料者古爾曼透露,蘋果正致力於為2025年的iPhone 17系列開發一款超薄手機,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今年的iPad Pro,機身將比普通款更為纖薄。這款新機將被命名為iPhone 17 Slim,取代現有的Plus版本,屏幕尺寸為6.55英寸,略小於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