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躺在病床上,大嫂在家睡大覺,幾天後小叔子給她轉了一筆錢!
建文在工地上忙着,忽然收到大哥建海的電話。現在是早上七點半,這個點打電話,難道是家裡有事了?
果不其然,大哥說母親突然腦梗,人就坐在家門口不動,剛剛媳婦繡花已經把母親送到醫院了,現在需要人去陪護。
建文聽到這話,也大概是明白了什麼意思,這是大哥想讓自己回家陪護母親,而他就不回家了。建文心領神會,就說等忙完手裡的活,立刻回家。
只是工程上的事情還沒有完結,而且他想要把錢給要了,就耽誤了2天,不過還好,這兩天,嫂子繡花在醫院,兩個姐姐也去了,所以也不是那麼著急。
等他來到醫院的時候,看到母親手能夠動一下了,看來這恢復的還不錯,自己也就放心一點。晚上的時候,大嫂就說想回家拿點衣服,已經在醫院3天了,身上都快臭了。然而,大嫂回家後,就在家裡呼呼大睡,沒有再來過,一個周后,建文給大嫂轉了一筆錢。
1.
前幾年父親去世了,家裡就剩下一個老母親,大嫂就在老家陪着母親,偶爾可能是去外地打一段零工,賺點零花錢啥的。
早前,建文就跟大姐二姐商量,要不每個月給大嫂一點錢,讓她全職在家照顧母親,這多好,也不用操那麼多心。
但是大嫂不樂意,一來她喜歡睡覺,吃飯也是沒規律,自己想起床就起床,想吃飯就吃飯,她很討厭那種規律的生活,二來,大哥家有2個兒子,這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前幾年大哥剛蓋了房子,現在饑荒都沒有還完,所以大嫂斷然不肯在家伺候母親的。
不過母親倒是看得開,覺得自己還能夠動,不至於讓人伺候,她為了展示自己能走能動,還常常開着建文給她買的那個三輪車到集鎮上買點水果或是油條啥的。建文總是擔心她會在路上出了意外,但母親只是說自己身體好的很,不讓孩子們挂念。
父親去世的那一年,建文和媳婦離婚了,現在孩子跟着自己。
這個事情,現在除了母親,大家都知道了,就連鄰居也知道。建文之所以不告訴母親,是因為當年為了給他娶媳婦,父母沒少費勁,尤其是母親,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挨家挨戶的去找媒人給自己說親,又是送煙又是買糖果啥的,但是家裡窮,沒有人樂意嫁過來。
後來,父親就包了地,兩個人忙的不行,又加上建文攢了一點點錢,這才算是把房子給蓋起來,後面幾年,也終於結婚了。
好不容易結婚,媳婦懷孕又有病,生了孩子之後,孩子又有病,那幾年,建文的生活過得水深火熱,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想要幫忙,但又無能為力,一來是年紀大了,沒有收入來源,二來,建文的媳婦潑辣,不講理,蠻橫,從結婚的第三天就開始罵公婆,結婚不到一個周就非要分家,孩子滿一歲的時候媳婦說這個家沒法過下去,最後建文不得已帶着她出去打工。
幾年下來,一直到孩子十幾歲的時候,媳婦還是每天都在跟建文打架罵架,建文看這日子也沒法過下去,就選擇了離婚。
離婚那天,也是媳婦逼着離婚的。
那天剛好是父親去世的日子,所有的孩子們都回來了,就連村裡的鄰居都過來幫忙,但是建文的媳婦死活不回來,要回來也行,但必須要離婚。
建文氣得不行,就在電話里說,只要你回來,咱就離婚。
就這樣,他媳婦很高興的回來了。
回來的那幾天,也就是天天在家睡覺,只有下葬的那天,才回來露個面,穿了一身紅。
很多人指指點點,她卻高興的不行,或許是終於要離婚了吧。
不過對於建文來說,他不想讓母親知道這件事,生怕母親知道後會心情不好,萬一倒下了,那就是個罪人了。就這樣,即便是離婚了,建文還是一直瞞着母親。
而他,也回家很少了,因為只要不回家,母親就不會問他關於老婆孩子的事情。
2.
父親去世後,大哥就讓大嫂留在家陪着母親,不過這也只是日常。
村裡的人情世故,這幾年都是大哥在維護。
誰家孩子結婚,誰家有了新孩子,誰家老人去世,有的時候可能關係已經走的很遠了,但是沒辦法,當年父親在世的時候,兩家也有來往,現在這些事情,都輪到大哥頭上了,他要代表這個家庭,去跟人家走動,有的可能是還禮,有的可能是親情,母親年紀大了,走不動道,兜里也沒錢,這些事情,也只有大哥來操辦。
建文跟大哥似乎是達成了某種默契,一般家裡有人情世故的事情,都是大哥回來,拿份子錢也是大哥拿錢,直到年底的時候,兩兄弟再把錢給平攤一下,如此了好多年。
其實大哥也想讓建文回來,畢竟人情這個東西,不是錢的問題。很多時候東家要的不是錢,而是你人到,這就足夠了。
這幾年,都是大哥在露臉,但說實話,等以後建文辦事了,是很難的,畢竟常年不在家,雖然是大哥在維護關係,但人家只認臉,只是覺得這都是建海的事情,誰還記得建文?
不過建文也不在乎這些了,他甚至說,等以後就在外地買房子,等母親百年之後,不回老家了。
他常常跟母親打電話,囑咐她不要在家裡那麼辛苦,就好好過日子就好。
其實不單單是建文,大姐和二姐也時常會來看看母親,不是帶點雞蛋就是帶着水果啥的,有時候可能就過來吃頓餃子,然後就走了。
兩個姐姐現在都有了孫子,也是比較忙,一直在家照顧孩子,他們來的也不是很頻繁,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大嫂在家裡照顧母親。
不過大嫂有個習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喜歡睡覺。
她太喜歡睡覺了,每天中午才醒,自己下個麵條,然後又去睡覺,半夜醒來再吃個飯,再去睡覺,如果沒啥事,基本上一天都在睡覺。
當初讓她留在家裡陪父母,所有人都覺得不大靠譜,但除了她,還能有誰呢?
也如大家所想,就是這樣。大嫂還是喜歡睡覺,不過她會偶爾去看看母親,也有時候會幫忙做個飯啥的,家裡的垃圾,也是大嫂幫忙處理,甚至母親想要在院子里種點什麼蔬菜,大嫂就會去集鎮上給她買點種子,回到家,又是翻新土地,又是幫忙種蔬菜,還幫着澆水打理,也有時候,嫂子去集鎮上,會帶上母親,當然這個是大哥安排的。
大哥擔心母親一個人在家寂寞,就讓大嫂沒事的時候帶着她去集鎮上逛逛,就算是不買啥東西,出去看看也是好的。
自然,除了這些,大嫂平時還是喜歡睡覺。
母親向來不喜歡麻煩人,有時候就自己騎着她的三輪車去集鎮上看看,或者是去田間地頭看看。
直到有一次,她摔倒了,那車子重重的砸在她的大腿上,這可把建文兩兄弟給嚇壞了,不過還好,沒有太大的問題,就是腫了。
那段時間,大嫂每天騎着車帶着母親去村診所打點滴,大概就照顧了兩個周,這才有了好轉。
3.
經過這件事後,大嫂也有所收斂,不過還是那麼喜歡睡覺。
當然,收斂的還有母親,她也不那麼敢開車了,平時就在家門口坐着,最多也就是去村口溜達溜達。
年紀大了,不能一直這麼坐着,不然容易犯困。
有天早上,大嫂還在睡覺,門就被鄰居拍響“繡花,趕緊起來,你老婆婆不行了。”
大嫂迷迷糊糊,但聽到“不行了”之後,還是立刻清醒起來。
她急忙跑過去看母親,就發現她坐在家門口,一動不動,這個時候鄰居就說,她大概就是早上起來,把門打開,然後就坐在家門口動不了了。
這應該是腦梗,動不了。
繡花嚇得不行,趕緊給醫院打了電話。
只是,這是縣城最邊緣的一個村莊了,救護車來也需要2個小時,一來二去,就是4個小時。
繡花也是慌了,接連給大姐二姐打電話,又給建文兩兄弟打電話,電話里都快哭了出來。
在這個時候,繡花趕緊去找母親的身份證和戶口本,她慌得離開,把家裡所有的地方都翻了一個遍,什麼小兜,什麼床鋪,什麼柜子,都找了一個遍,還拿了幾條被子和衣服,等救護車來的時候,繡花就和大姐一起把母親給送到了車上。
在路上,繡花一直抱着母親,一直安慰她不要害怕,馬上就到醫院,等到了醫院就好了。
繡花一邊安慰,一邊不停地問醫生還有多久才能夠到地方,心急如焚。
到了地方之後,繡花和大姐又是送母親去做檢查,又是給母親挂號,繳費,找東西。
樓上樓下,跑來跑去。
大姐年紀大,而且母親身邊不能沒有人,所以跑樓的事情,也只有繡花來辦。
從進醫院開始,大嫂不停地奔跑,直到後來推進病房,這才算是把人給穩住。大嫂也得到了喘口氣的機會。
此刻,已經下午三點半了。
大嫂大姐都沒有吃飯,大嫂又下樓去買了飯給帶上來。
而建文也知道了這件事,跟大嫂打電話說馬上就回去,但這裡還需要處理一點事情,要晚一點。
一來是工程上的事情,二來是孩子的事情。他離婚了,現在孩子跟着自己,他可以請假回家照看母親,但是孩子怎麼辦?
他就跟前妻打電話,溝通了這件事,又開車給送了過去,這一來二去的,耽誤了幾天。
等所有事情安排好,建文就馬不停蹄的開車回來了。
這幾天,母親大小便失禁,不能說話,動彈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是靠人工來完成。
白天還好,大姐二姐可以幫忙換尿布,也可以給她喂點水喝,但是到了晚上就不行。
母親一天要打好幾瓶點滴,她排水厲害,一夜要醒好多次,前幾天都是幾個人給她換尿不濕,大家都沒有經驗,而且母親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體格還是那麼大,翻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三個女人就這樣來回的翻弄母親的身體,幫忙照顧着。
每到夜裡,母親都要醒過來十幾次。她們三個就如此輪流着照顧,一替一個睡覺。
也只是幾天,三個人都憔悴的不行。
也剛好,建文就回來了。
4.
晚上的時候,嫂子就說要回家拿換洗的衣服,身上穿的,已經臭了。
晚上,建文開車把大嫂送回了家,他又拿了一些拖鞋、凳子、被子、衣服等等一系列生活用品,連夜又回到了醫院。
大嫂說等明天早上,睡醒了,就坐公交車過去。
結果,第二天大嫂中午才醒過來,她打電話問了問醫院的情況,知道現在很多人都在陪護,而且母親的病情已經控制住,也不需要那麼多人在這。
大嫂聽了開心,就說那自己這幾天在家好好睡睡覺,等過幾天就過去接班。
建文讓她不用來了,這幾天實在是辛苦,等過幾天,如果出院了,再說其他的。
後來的兩個周,建文和兩個姐姐,還有2個侄子2個外甥,來回的替換着照顧,有的人睡上半夜,有的人睡下半夜。
雖然是替換,但還是經不住熬夜,這每天都疲憊的睜不開眼。
有時候建海給建文打視頻,在視頻里都能夠見到建文的疲憊,眼睛裡都是血絲,人也老了不少,鬍子拉碴的。
建文說,再住一個周,就應該出院了,出院後,這母親身邊就不能離開人了。
這話出來,建海也是明白什麼意思。
他就說,這個事情不用商量了,每家每月拿500塊錢給到繡花就行,讓她在家照顧老母親,其他的人該幹活幹活,該上班上班。
幾天後,母親出院了,建文也請假了很長一段時間,該回去上班了。
他安排好了一切,就走了。
一段時間後,他給大嫂轉過來一萬塊錢,說這是一次性給一年的,讓她在家好好照顧母親。
繡花就說,一年也才6000啊,怎麼還多給了幾千呢?
建文就說自己是兒子,不能跟着大姐二姐給的錢數,他應該多給一點,畢竟大哥家還有2個兒子呢,大嫂不出去打工,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繡花說著不用,還要退回來,但被建文給拒絕了“拿着吧,就你一個人在家照顧老人,也是辛苦了,別還回來了。”
人早晚有走的那天,就是希望,老人別受罪,這就是最好的了。
如今大嫂在身邊,其他人也放心很多,至少母親身邊有個人陪着,已經勝過了很多人。